牛棚杂忆的书评 (41)

小马甲 2023-01-03 19:11:05

忘记历史的人注定会重演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3年1月3日,我终于在通勤的路上读完了这本书。 首先我想记录一下为什么想要读这本书,2022年11月,在上海,乌鲁木齐以及我的家乡呼和浩特发生了一些事情,我身处海外,每天被各种国内国外的信息裹挟这,心里极度愤恨和煎熬。那几个星期,是我第一次深刻感觉到时代洪流波涛汹...  (展开)
向量积 2023-07-09 00:31:41

一些闲话

关于“牛棚”,实际上他们还有一个名称,就是干校。而干校的条件到底如何,其实并不难查相关资料,比如我们这里举个栗子。 这些人不会告诉你“牛棚”条件大部分不错,而且还有工资……至于你问他为啥去那,你去看名人的百科或者传记,统统宜粗不宜细了…… 至于我们的大教授,...  (展开)
笑笑 2022-06-12 17:10:49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写在前面,一条我很喜欢的书摘:“现在人们有时候骂人为‘畜生’,我觉得这是对畜生的污蔑。畜生吃人,因为它饿。它不会说谎,不会耍刁,决不会先讲上一大篇必须吃人的道理,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然后才张嘴吃人。而人则不然。我这里所谓‘非人’,决不是指畜生,只称他为‘非...  (展开)
yy2018 2017-04-22 23:18:20

牛棚杂忆

我感到悲哀,是因为我九死一生经历了这一场巨变,到头来竟然得不到一点了解,得不到一点同情。我并不要别人会全面理解,整体同情。事实上我对他们讲的只不过是零零碎碎、片片段段。有一些细节我甚至对家人好友都没有讲过,至今还闷在我的心中。然而,我主观认为,就是那些片段...  (展开)
Man波. 2024-11-26 03:25:13

还是斗轻了

传奇劳保季羡林,下乡4个月伤痕40年,不让我住小洋楼我就伤痕[流泪],明明就是去五七干校劳动,偏偏说是牛棚,让别人真以为被关在牛棚,让这些资产阶级文人他们过几天农民过了几千年的日子在他们笔下就成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季羡林是胡适的头号粉丝,真有一种巴不得脱离人民群...  (展开)
小鱼酷读 2023-01-09 15:56:20

一段应该被正视的历史

我的父母都是50后,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时候他们10多岁的样子,听父母说比他们大点儿的人那时也会搞大串联,坐火车到处跑,闹革命。 爷爷那时候是生产队队长,还和奶奶一起救助过一个被革命的人,那家人一直到爷爷奶奶去世都很照顾我们家,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还帮过忙。可见那个年代...  (展开)
三爷慢慢悠悠地 2019-12-20 10:47:58

评《牛棚杂忆》

人定胜天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情怀,然而物质的客观存在并不随主观意志转移,做不成的事情花费再多人力物力也不能达成。新中国初年,激于苏美航天事业的进步,我们国家也曾想过依靠人定胜天的精神力量从飞行员中培养出一批可以分庭抗礼的航天员——想一想杨利伟是之后多少年的事情...  (展开)
Shuusuke 2019-06-27 14:06:52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看得我是咬牙切齿,wdnmd不敢相信居然还有人拿季羡林骂聂元梓破鞋来给聂元梓洗白。相比那些无辜被批斗的人,批斗会上受到的侮辱,“破鞋”这个词简直是全世界最文明的词!看了这段历史才发现有些中国人,为了从折磨别人中得到快感,对待同胞简直比日本侵略中国时还要凶残。 “...  (展开)
居居呀! 2018-10-11 22:02:36

血泪交杂的时代

季老先生怀着对“受害者”和“造反派”两方面的期待,盼了十二年却无一不沉默不语。他想这些经验一旦泯灭,以千万人遭受难言的苦难为代价而换来的经验教训就难以发挥它的“社会效益”,这对人类全体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损失,由此产生《牛棚杂忆》。对今天的我而言,读到“十年...  (展开)
momo 2018-02-27 00:37:12

生活杂记

我是2月20号左右看完这本书的,过年闲的无聊,去共青团的微博上搜索书单,就看到了这本书。对于季老的经历以及季老描述的场面,我无法感同身受。 我不会在北大教书,也不会遭遇精神迫害。我有亲情,有友情,有平凡的工作,有爱好。最伤心不过是没有对象,但是还好,我年轻。信...  (展开)
Tortoise 2025-03-05 11:28:17

令人不寒而栗的“折磨论”

读《牛棚杂忆》的时候,我总是频频想起乔治·奥威尔的《1984》,只是,后者为虚构,读时总给人一种压抑、沉重、恐怖的气氛,前者却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的情景,读来有更多的愤怒、不解、悲伤,时而气得想拍案而起,时而又不禁潸然泪下。 每一个单位的大小头头都成...  (展开)
随意走走看世界 2024-08-13 22:07:08

季老文末,十年浩劫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我们反思

虽然对于那段历史有些了解,看完这本书之后,还是让人心里很不舒服。眼前浮现出季老描述的那一个个活生生的场景,仿佛能够听到,落在老教授脸上一个个响亮的耳光,在变态心理驱使下,发明的各种惩罚方式。正如季老所说,他们的目的就是变着花样折磨你。人性,充分展露之后,是...  (展开)
Nistil 2024-08-05 16:08:30

活下去

读完《牛棚杂忆》,我并没有十分沉重的感觉。时至今日,我们能接触非常丰富的作品,其中关于那个特殊年代的作品中,有太多肉体折磨与精神摧残,太多的的生离死别,让人不忍猝读。但是《牛棚杂忆》这本书,并不是血泪的控诉,而是平静的、甚至有些冷酷的把自己经历的磨难,以及...  (展开)
爱读书的楚楚 2024-07-22 21:14:59

历史的回响

季羡林老先生的《牛棚杂忆》是季老对自己在“文革”期间不幸遭遇的回顾,更是沉重历史的真实写照,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无尽的震撼与反思。 . 季羡林老先生用平实的语言,将自己在“文革”中的种种经历娓娓道来,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流出的血与泪。从被戴上“反动权威”和“黑帮...  (展开)
酸菜鱼夫人 2024-07-20 15:29:55

季羡林:那是一个人类劣根性完全“解放”的年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了季老的《牛棚杂记》,我一直在想:走过了那样一个为所欲为的时代,经历了惊天动地的风暴洗礼,他是依靠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又有着怎样的生命力活到了98岁高寿?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他几乎把老命搭上所取得的经验。 而这经验之所以记下来,对季老而言,不是诉苦也不想报复...  (展开)
爱做梦的米诺陶 2024-04-16 16:09:44

对于文革,我们一直缺乏的是直面的勇气

上世纪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给新中国的历史留下了一笔惨痛的记忆,称为“十年浩劫”。但由于种种原因,几十年来国家和社会均缺乏对文革的勇敢直面和深刻反思。季羡林先生晚年将自己的文革经历诉诸笔端,形成这本《牛棚杂忆》,给我们留下珍贵的记录和思考。 文革前,季老在...  (展开)
旅程左右万里 2024-04-12 22:08:01

这本书的重要性

我认为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一直到现在,所有书籍中,对今天的中国最重要最有益的一本书,起码是我这几十年读过的所有书中。季老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这场浩劫是人类近代史的最大耻辱,空前,我希望是绝后。对这场浩劫的记录本应该大书特书,这样才能更好更彻底的反思,但是很...  (展开)
房凌 2023-10-29 12:04:12

大风大浪之后的余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怀揣着好奇的心情想要了解文革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看完《牛棚杂忆》后心情是无比沉重的,文革十年动乱远比我想象的惨烈。季老在文中说到写这本书的初心是以一名作家的职责,把这十年间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仅此而已。即使在谈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批斗、毒打、折磨,季老...  (展开)
始于甲午 2023-07-14 19:35:03

谁在牛棚里,谁在牛棚外

高中就听说这本书,十多年后才读完。十多年前就有人问我,如果我回到那十年,我会是个什么角色。十多年来时不时会想想这个问题,也许能做的就是默默地待着,跟着走,熬过这十年。回头看,季先生就是这么熬过来的,不卑不亢,不离不弃,运气好,身体好,人缘好,季先生能熬过那...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1条)

订阅牛棚杂忆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