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的书评 (41)

忘记历史的人注定会重演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3年1月3日,我终于在通勤的路上读完了这本书。 首先我想记录一下为什么想要读这本书,2022年11月,在上海,乌鲁木齐以及我的家乡呼和浩特发生了一些事情,我身处海外,每天被各种国内国外的信息裹挟这,心里极度愤恨和煎熬。那几个星期,是我第一次深刻感觉到时代洪流波涛汹... (展开)
一段应该被正视的历史
我的父母都是50后,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时候他们10多岁的样子,听父母说比他们大点儿的人那时也会搞大串联,坐火车到处跑,闹革命。 爷爷那时候是生产队队长,还和奶奶一起救助过一个被革命的人,那家人一直到爷爷奶奶去世都很照顾我们家,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还帮过忙。可见那个年代...
(展开)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看得我是咬牙切齿,wdnmd不敢相信居然还有人拿季羡林骂聂元梓破鞋来给聂元梓洗白。相比那些无辜被批斗的人,批斗会上受到的侮辱,“破鞋”这个词简直是全世界最文明的词!看了这段历史才发现有些中国人,为了从折磨别人中得到快感,对待同胞简直比日本侵略中国时还要凶残。 “...
(展开)

令人不寒而栗的“折磨论”
读《牛棚杂忆》的时候,我总是频频想起乔治·奥威尔的《1984》,只是,后者为虚构,读时总给人一种压抑、沉重、恐怖的气氛,前者却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的情景,读来有更多的愤怒、不解、悲伤,时而气得想拍案而起,时而又不禁潸然泪下。 每一个单位的大小头头都成...
(展开)

季老文末,十年浩劫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我们反思
虽然对于那段历史有些了解,看完这本书之后,还是让人心里很不舒服。眼前浮现出季老描述的那一个个活生生的场景,仿佛能够听到,落在老教授脸上一个个响亮的耳光,在变态心理驱使下,发明的各种惩罚方式。正如季老所说,他们的目的就是变着花样折磨你。人性,充分展露之后,是...
(展开)

季羡林:那是一个人类劣根性完全“解放”的年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了季老的《牛棚杂记》,我一直在想:走过了那样一个为所欲为的时代,经历了惊天动地的风暴洗礼,他是依靠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又有着怎样的生命力活到了98岁高寿?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他几乎把老命搭上所取得的经验。 而这经验之所以记下来,对季老而言,不是诉苦也不想报复... (展开)
对于文革,我们一直缺乏的是直面的勇气
上世纪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给新中国的历史留下了一笔惨痛的记忆,称为“十年浩劫”。但由于种种原因,几十年来国家和社会均缺乏对文革的勇敢直面和深刻反思。季羡林先生晚年将自己的文革经历诉诸笔端,形成这本《牛棚杂忆》,给我们留下珍贵的记录和思考。 文革前,季老在...
(展开)

谁在牛棚里,谁在牛棚外
高中就听说这本书,十多年后才读完。十多年前就有人问我,如果我回到那十年,我会是个什么角色。十多年来时不时会想想这个问题,也许能做的就是默默地待着,跟着走,熬过这十年。回头看,季先生就是这么熬过来的,不卑不亢,不离不弃,运气好,身体好,人缘好,季先生能熬过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