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1 短评

热门 最新
  • 25 如烟 2016-02-22 18:30:19

    20160222 我们与完美金融体制的距离,就是儒家文化与契约文化的距离。等到有一日,养老、消费、融资、投资需求都可以用金融产品替代时,我们的亲情和友情才能更纯粹。经济交易留给市场,感情沟通留给亲友。父母无需儿女养,儿女不靠父母供,亲兄弟明算帐,抛却了金钱利益的家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 17 東寫西讀 2016-07-03 21:11:27

    陈志武先生一直在媒体上言说都是些常识,否定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比如“”虚拟经济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才是重点”,的确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都得依附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金融交易这种虚家伙既不能填饱肚子,也不能穿得暖和,但是价值衡量的尺度在于不在于生产实物而在于人的效用是否增加。比如说保险,得了重大疾病不用求朋告友四处举债,买了重大疾病保险保险公司就会预先支付保险金为后续的治疗和生活提供保障。再如住房抵押贷款,年轻人可以用自己未来的收入流支付房屋贷款。从这可以看出,金融虽然不直接增加物质的总产出,但是通过给人们提供丰富的跨期配置收入与消费、平滑风险事件给生活带来的冲击的工具,让人们不至于年轻时最能花钱的时候没钱花,年老时最怕花钱时钱没处花,从本质上说,金融提高了社会的整体幸福指数。

  • 10 背道而驰 2015-04-13 14:09:13

    可能自己没学过金融学,然后看这本的时候有一种被颠覆三观的冲击,然后仔细想想也的确是这样。我想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金融学入门书,理论和普及的度都拿捏的非常好,在漫长的火车上读完了这本书。不过本书的观点在倒数第二章做了全面的总结,看这一章就好了。

  • 8 LF 2017-04-23 17:16:51

    只有前言和第一章值得看,还有讲次贷危机来龙去脉的有点干货(但也不及<大空头>),其余部分都是第一章的扩写,换句话说“儒家是金融改革的大敌,法制是金融改革的前提”,两句话翻来覆去地写。

  • 6 枭禾 2015-05-03 00:04:59

    其实部分观点还是很有意思,不过对待儒家文化并没分清儒家和统治术,作为一些历史资料的科普还是挺好的,整书压缩三分之一才是佳作

  • 3 ming 2016-02-07 18:02:17

    写得通俗易懂,对金融和金融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最核心的点即资源的跨时间和空间交换,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但各章其实是用作者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章,因此有大量的重复,影响阅读体验。

  • 2 yanqiu_m 2020-08-02 21:13:21

    我以为这本书真是单纯讲金融的逻辑?结果翻了几章,发现掺杂了许多政治文化和金融的关系的主观观点输出,而且逻辑论证不够严密。很像是现有论点再找论据。经济的事儿干什么处处都要跟所有制和文化扯到一起?即使是完全不必要的时候?讲金融危机就金融危机,还要话锋一转“国有企业也是很相似。。。”(全世界哪儿的国有企业发展最快名气最大都心里有数)。至于还有“市场经济是人类解放的必经之路”(这特么是什么神逻辑啊搞金融扯什么人类解放)。看完查了下作者,耶鲁的教授,香港任教,怪不得。不明白为什么逻辑如此不严密的论证得以盛名。总之是立刻从书架上抽出来准备卖掉了。

  • 1 刘教练 2017-09-21 17:30:35

    从金融的角度分析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制度的优劣,非常本质。虽然有点啰嗦。

  • 1 揽尘 2018-04-24 09:08:37

    金融,是从空间和时间上对资源进行调配、优化。能说透这一点,对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真是醍醐灌挺。 金融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但说到底还是工具,它是对『资源』进行调配。那么,金融和生产之间是何关系?若能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才真是善莫大焉了。 本书毕竟是文章合集,有的观点翻来覆去在不同文章中反复出现,殊是不美。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所能加以削删,本书当更为可读。

  • 1 深海鱼 2018-12-28 14:22:42

    分析金融在中国发展的必要性,不过我觉得还是立场有所偏颇。

  • 3 bpovpo 2019-07-31 11:42:53

    观点并非全不足取,但作者的动机很可疑。看这书就跟听VOA News一样,需要对价值导向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如果听VOA被套进其意识形态的话,就会真以为“美帝是全世界人民的大救星”;同样的道理,本书作者在书写金融的过程中有着过于明显的唯“美”首是瞻的倾向,在批儒扬美的时候有着过多的选择性失明,简单地把三纲等同于儒家思想,进而等同于传统中国文化。结合作者的背景,你一个美国人怎么突然操心起中国经济来了?真要忧国忧民的话在拿到美籍前早干嘛去了?所以个人觉得他的很多观点不光是偏激狭隘,而很可能是背后别有用心。PS:腰封把这书比作中国的《国富论》,真是脸都不要了!

  • 1 石上泉8788 2015-08-30 17:47:11

    大家小书。全书是四个主题的杂糅:自由民主的金融基础、儒家文化的金融基础、最优的财政策略、中国近三十年的资本化证券化进程和货币供应。虽然这种杂糅的方式有点太随意,但每个主题都相当精彩,每个主题都可以写成一本巨著。

  • 1 bengtchi王掰掰 2015-09-10 15:05:05

    纠正了很多观念!!力荐!!

  • 1 Suddenly... 2015-11-20 16:54:33

    经济交易留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best choice!

  • 0 君泓 2016-06-25 13:38:46

    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 0 Breeze 2015-07-16 22:49:34

    随手翻完了,基本上跟网络上长贴的水平差不多。

  • 0 Rouge 2020-03-13 19:18:24

    我想说的 最高赞都说了

  • 0 二黑 2015-02-04 16:04:55

    这是再版么??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