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残留的书评 (8)

#暗蓝# 2015-10-24 14:41:32

《记忆残留》:楚门不在的世界

人们为何会对一个作家满怀期待呢?往往是因为他可以写出让人满意,并且总是出乎意料的故事。在这样的层面上,“读书少”的读者无疑会因为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体验“惊喜”而让人羡慕。但汤姆•麦卡锡的出现,对于所有读者来说可能都是一个福音——至少在《记忆残留》这部作品...  (展开)
吴情 2015-11-01 23:04:07

《记忆残留》:追寻真实但迷上虚幻,留恋操纵却走向失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吴情 关于“记忆”的小说,世界文学史上并不罕见,法国有马塞尔·普鲁斯特的长河小说《追忆逝水年华》(也译为《寻找失去的时间》),以叙述者“我”的所思所想(包括记忆)描摹出特点鲜明的主、客观世界;还有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暗店街》,写意外失忆之人苦心...  (展开)
芝枝 2015-08-11 11:13:20

一场艰涩的叙事事件

完全是冲着“英国近十年来最好看的小说”而买的。 正如遇到的很多案例一样,书封上的评语可能更针对书本的价格和销量,而不是内容。 花一个星期读完这本书,定义为:一场艰涩的叙事事件。 主人公因为一场事故而大脑受损(不知道是什么事故),吃喝拉撒以及所有正...  (展开)
庞二哥 2015-11-09 21:19:12

“我是谁”和“我能成为谁”

看题目的时候就已经大概猜出,这是一本关于失忆的小说。而在小说的一开头,作者麦卡锡也没有遮遮掩掩,而是直接就告诉我们:“记忆一片空白,像一块白板,或一个黑洞。”失忆,是文学艺术作品中十分常见的一个主题,而且屡屡会出现经典作品。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作品热衷于...  (展开)
温森陈 2015-03-14 22:34:28

试读章节

第二章 那次事故以后——我是说相当长时间以后,在我已从昏迷中醒来,记忆也已经恢复,并且断了的骨头也愈合了之后——我得重新学习如何做动作。我大脑中控制右边身体运动机能的那部分在事故中受损了。由于这损伤几乎是不可修复的,我的理疗师只好让我“重置路线”。 所谓的“...  (展开)
lieerli 2018-11-26 01:37:36

重建归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开始以为跟电影记忆碎片类似的故事,一个失去记忆的人抓住只字片语找到答案。可是如果是的话就不是鬼才作者了。这本书的独特在于故事本身走向和主角的心理状态,在混沌之中想抓住什么的微妙之感而不可名状。他把通常在我们脑海中存在并不自觉重现的场景复制到现实生活,搭出...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hermity 2015-10-26 08:52:00

想象与现实的交融

随心所欲的将脑中的残影变为现实,也许有些荒诞、有些好笑,但笑过之后又感到了一丝悲哀,如此行事也只能在小说里看到了。汤姆•麦卡锡的《记忆残留》就是这样一本书,将想象与真实交融碰撞,让人分不清真假。 这是一本看起来很有阅读乐趣的书,流畅且出人意料,永远不会知...  (展开)
冰芷 2015-10-31 23:31:00

荒诞中的合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记忆残留》被称为“英国近十年最棒的小说之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大概也在于这本书的情节实在让人难以预料:主人公“我”因事故大脑严重受损,失去记忆,生活中一切的事情都要重新学习。 换句话说,主人公是个不知道“我是谁”的人。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一、回去寻找...  (展开)

订阅记忆残留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