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翻译的非常拗口
感觉翻译的很……
依旧发人深省
以少著而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作者无疑是天才
刑法学经典之作
简短干练,很多观点对现在还有借鉴意义,不愧是刑罚哲学的扛鼎之作!对一些基本问题用比喻和反问阐明了观点和理由,值得反复思考!
两百多年前的法学著作,其局限与闪光之处都像镜子一般,照出人类如今的进步与让人遗憾的野蛮。
和伏尔泰一样,我相信这样一部著作,必定能清除在众多国家的法学理论中依然残存的野蛮内容。
翻译确实晦涩…很多地方觉得跳的太快16
言简意赅。
第一个世界读书日 给狗子
站在后辈的立场上批评其局限是不公正的。“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甚至“法益侵害”,每当想到视如常识的定理却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结果,总能点起对未来的希望。先贤的思想与愿望总如不可熄灭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进的方向。
很看不下去,坚持看完了......是作者的语言离现在太久远了还是翻译奇怪?距今几百年,仍然有发人深省的语句。
半天時間搞定(一點到九點),寫讀書會策劃,還是可以的。
处处是箴言,处处是真语。法律是正义之光,应有一颗悲悯的心。
一本闪耀着人道主义光辉的刑法名著,刑法不是冰冷的,法律也有温度。每章篇幅都很短,读起来也很轻松,读完后觉得还应该去读读卢梭、孟德斯鸠和休谟。
法学生没看过几本专著,好不容易大四快毕业的时候看了一本竟然还没标注
受益匪浅。全书精华在27章之后。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支配立法者双手的残暴精神,往往也操纵着杀人者们的双手。正义的法律是基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是功利主义的,从而是非报复性的(以恶制恶破坏公共秩序甚至是刑罚的对象)。
这是贝卡里亚26岁时写成的。正如前言所写,在随后250年进程中令严酷的刑罚越来越焕发出人性。 真正暴君的出现,总是控制舆论以支配勇敢开始的。勇敢这东西,要么闪烁在真理的光辉里,要么飞腾在欲望的火焰上,要么表现在危险的愚昧中。 ——切萨雷·贝卡里亚 “只要法律还没有采取在一个国家现有条件下尽量完善的措施去防范某一犯罪,那么,对该犯罪行为的刑罚,就不能说是完全正义的,即必要的。”
翻译太差,不过在绕口的翻译中也能看到贝卡里亚的思想光辉。导读里只有介绍作者生平有吸引力,其他只是无聊的赘述,无意义的“增订版”。
> 论犯罪与刑罚(增编本)
11 有用 索多玛义人 2016-08-10 11:05:23
翻译的非常拗口
8 有用 𝙈𝙚𝙧𝙧𝙮 𝙜𝙤 𝙧𝙤𝙪𝙣𝙙 2018-10-25 09:20:56
感觉翻译的很……
2 有用 奥巴马弟奥巴牛 2017-03-22 08:58:15
依旧发人深省
1 有用 木斋 2018-08-27 12:00:33
以少著而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作者无疑是天才
2 有用 麻瓜 2019-07-01 09:04:57
刑法学经典之作
2 有用 陈日斤 2019-12-18 14:30:11
简短干练,很多观点对现在还有借鉴意义,不愧是刑罚哲学的扛鼎之作!对一些基本问题用比喻和反问阐明了观点和理由,值得反复思考!
2 有用 Ataisnothere 2018-12-14 14:04:28
两百多年前的法学著作,其局限与闪光之处都像镜子一般,照出人类如今的进步与让人遗憾的野蛮。
2 有用 丛林小茂茂 2016-08-02 11:21:33
和伏尔泰一样,我相信这样一部著作,必定能清除在众多国家的法学理论中依然残存的野蛮内容。
3 有用 whxygywm 2020-05-06 09:18:14
翻译确实晦涩…很多地方觉得跳的太快16
1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8-11-13 10:55:20
言简意赅。
1 有用 如是说 2021-04-24 13:03:03
第一个世界读书日 给狗子
0 有用 完全感觉摇滚 2022-02-20 02:48:30
站在后辈的立场上批评其局限是不公正的。“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甚至“法益侵害”,每当想到视如常识的定理却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结果,总能点起对未来的希望。先贤的思想与愿望总如不可熄灭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进的方向。
0 有用 Bonjour 2022-02-27 00:51:39
很看不下去,坚持看完了......是作者的语言离现在太久远了还是翻译奇怪?距今几百年,仍然有发人深省的语句。
0 有用 煮鹤焚琴 2022-01-23 23:07:26
半天時間搞定(一點到九點),寫讀書會策劃,還是可以的。
0 有用 Zz 2021-12-01 17:38:24
处处是箴言,处处是真语。法律是正义之光,应有一颗悲悯的心。
0 有用 庸人自扰 2022-04-13 16:26:40
一本闪耀着人道主义光辉的刑法名著,刑法不是冰冷的,法律也有温度。每章篇幅都很短,读起来也很轻松,读完后觉得还应该去读读卢梭、孟德斯鸠和休谟。
0 有用 马其顿花生酱 2022-04-07 23:41:38
法学生没看过几本专著,好不容易大四快毕业的时候看了一本竟然还没标注
0 有用 这波我五杀 2022-04-23 01:10:17
受益匪浅。全书精华在27章之后。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支配立法者双手的残暴精神,往往也操纵着杀人者们的双手。正义的法律是基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是功利主义的,从而是非报复性的(以恶制恶破坏公共秩序甚至是刑罚的对象)。
0 有用 土地测量员小K 2022-03-01 17:29:16
这是贝卡里亚26岁时写成的。正如前言所写,在随后250年进程中令严酷的刑罚越来越焕发出人性。 真正暴君的出现,总是控制舆论以支配勇敢开始的。勇敢这东西,要么闪烁在真理的光辉里,要么飞腾在欲望的火焰上,要么表现在危险的愚昧中。 ——切萨雷·贝卡里亚 “只要法律还没有采取在一个国家现有条件下尽量完善的措施去防范某一犯罪,那么,对该犯罪行为的刑罚,就不能说是完全正义的,即必要的。”
0 有用 Enderの杯具 2024-01-13 17:23:43 广东
翻译太差,不过在绕口的翻译中也能看到贝卡里亚的思想光辉。导读里只有介绍作者生平有吸引力,其他只是无聊的赘述,无意义的“增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