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的话
序言
前言
1绪论/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3
1.2研究综述/6
1.2.1核心概念/6
1.2.2研究综述/14
1.3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38
1.3.1理论基础/38
1.3.2研究视角/46
1.4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47
1.4.1研究思路/47
1.4.2研究框架/48
1.5研究区域、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49
1.5.1研究区域界定/49
1.5.2资料来源与资料评估/50
1.5.3研究方法/52
2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54
2.1计划经济时期经济社会背景/54
2.1.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54
2.1.2政府控制下整体化社会结构/56
2.1.3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管制模式/56
2.2计划经济时期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特征/57
2.2.1财政预算划拨是供给资金主要来源/57
2.2.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完善/59
2.2.3空间布局沿工业区向东向南拓展/60
2.2.4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均衡/61
2.3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62
2.3.1单一化供给主体结构/62
2.3.2政府垄断供给的制度设计/64
2.3.3综合供给模式/66
2.3.4供给模式特征/67
2.4小结/68
3转型期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69
3.1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空间分布格局/69
3.1.1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空间分布规律/69
3.1.2公共服务设施属性特征空间分布/74
3.1.3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社会分异/77
3.2转型期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特征/105
3.2.1供给主体及资金来源多元化发展/106
3.2.2多层次公共服务设施网络逐步形成/107
3.2.3空间布局社会分异特征显著/107
3.2.4城市规划指导作用得以体现/108
3.2.5商业、体育及社区服务设施发展快/109
3.3转型期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110
3.3.1多元化供给主体结构/110
3.3.2供给模式多样化的制度设计/116
3.3.3供给模式类型/118
3.3.4供给模式特征/127
3.4小结/131
4转型期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案例分析/132
4.1花都区中小学教育设施供给模式案例/132
4.1.1花都区中小学教育设施发展演变/132
4.1.2计划经济时期:一元多层级的政府垄断供给模式/132
4.1.3转型期:中小学教育设施供给市场化和社会化/135
4.1.4转型期:政府主导的中小学教育设施多元化供给综合模式/140
4.2越秀区医疗服务设施供给模式案例/143
4.2.1越秀区医疗服务设施发展演变/143
4.2.2计划经济时期:一元双系统的政府垄断供给模式/144
4.2.3转型期:医疗服务设施供给市场化和社会化/145
4.2.4转型期:政府主导的医疗服务设施多元化供给综合模式/148
4.3事件分析:花都区中小学“撤点并校”之惑/150
4.3.1典型性:中小学教育设施供给中的“国退民进”趋势/150
4.3.2相关者分析: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152
4.3.3撤点并校特征:政府垄断供给决策背景下公众被动选择/155
4.3.4撤点并校动力机制:行政目标主导下的政府责任转嫁/160
4.3.5撤点并校模式启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中的公众需求导向缺失
/164
4.4小结/168
5转型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形成机制/169
5.1转型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变化/169
5.1.1供给模式主体结构变化特征/169
5.1.2供给模式制度设计变化特征/171
5.2转型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形成机制/172
5.2.1供给模式形成的制度政策因素/172
5.2.2供给模式形成的市场因素/181
5.2.3供给模式形成的社会因素/183
5.2.4供给模式形成的综合作用机制/187
5.3小结/189
6转型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重构/190
6.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转型效应分析/190
6.1.1供给模式主体结构调整效应/190
6.1.2供给模式决策机制转型效应/191
6.1.3供给模式监督机制演变效应/192
6.2城市职能定位与城市管理模式变革/194
6.2.1传统公共行政与城市管制模式/194
6.2.2新公共管理与城市经营模式/195
6.2.3新公共服务与城市治理模式/196
6.3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基础的供给模式重构/199
6.3.1供给目标重设/199
6.3.2供给主体重组/201
6.3.3供给机制重构/208
6.3.4综合供给模式/210
6.4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重构的实施路径/212
6.4.1政府行为的规范/212
6.4.2市场企业组织行为规范/213
6.4.3非营利组织行为的规范/214
7结论与讨论/215
7.1主要结论/215
7.1.1转型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是不公平空间生产的过程/215
7.1.2转型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综合演变/216
7.1.3转型期供给模式形成体现了结构一能动性互动机制/217
7.1.4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基础的供给模式重构/217
7.2研究创新/218
7.2.1主要创新点/218
7.2.2研究不足与展望/219
附录一案例调研过程及资料获取情况/221
附录二广州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数据库的数据结构/231
附录三调查问卷/236
参考文献/241
图片来源/256
表格来源/259
后记/261
· · · · · · (
收起)
0 有用 逆风飞扬 2023-07-20 16:41:25 广东
学到了多方共建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确实如定义所说,城乡规划组织实施有私人部门承担的内容,政府不是唯一的建设方;行文太僵硬了
0 有用 大浦墟张怀民 2016-10-20 14:51:35
为了做项目,翻过一遍。调查问卷靠搭便车,也就是访谈是一手做的。谈不上理论创新,但是也是中规中矩。能做成这样,也是不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