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言 短评

热门
  • 2 Perry 2015-04-26 15:54:44

    周日上午,在三联的台阶上读完了这本新书。书浅显易读,算是对中国过去十年的一次梳理,拿来补充一点社会常识不错。摘下了出现率较高的的几个句子: 1. 可以理解的是失语,无法理解的是忘却 2. 选择性遗忘,选择性记忆 3. 毁誉参半是最好的评价 纠个错:P241的"泸漂"应为"沪漂"

  • 1 一张大脸猫 2016-01-26 12:49:55

    很期待的书。可是............,看过之后我不明白这样一本书的意义在哪?

  • 1 迈吾思 2015-05-10 19:37:36

    原来《南方人物周刊》一开始没那么多明星上封面。

  • 1 半端 2015-07-12 12:12:19

    十年人物,感觉杨锦麟没有印象中那么犀利,部分言论反而有一种很中国的圆滑和世故……不过作为涨姿势读物还算挺靠谱。中庸。

  • 0 丁丁cissy 2015-07-16 17:46:11

    半个小时翻完的书

  • 0 和光同尘 2015-07-26 19:15:05

    天气热,也忙得很。这个星期翻了两本小书,《杨言》和《十四家》。从《杨言》里随便挑了几篇,随意感受下,历史永远裹挟着现实意义,“猎狐行动”、维权律师、政府诚信、网络红卫兵、首都副中心..... 十年间,各路人物粉墨登场,十年后,有的依然独领风骚,有的出逃海外,有的被人遗忘甚至唾弃,有的从青年领袖变成负能量的代表,有的沦为阶下囚。再过十年,也许这本杂志都已经不在了.....

  • 0 富兰克木 2023-08-24 10:00:12 安徽

    很好读的一本小书

  • 0 THELMA 2016-12-24 16:15:59

    隔靴搔痒。

  • 0 喵耳兔儿 2024-11-17 00:07:54 北京

    我在公共图书馆借书时无意间发现了这本书,因为我有订阅杨老先生的频道,时不时的还在听听他的评论,于是便多借阅了这本。 想说凤凰卫视和杨老同期的实事评论员很多都已经离开了,现在敢说的真的不多了。我看这本10年前的书,感觉好敢写啊。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敏感了,人家敢写,我怎么不敢读🤣🤣。10年又10年,现在再看里面的一些人物,好反转… 想想总是要制定长期计划,光着一本书就说明了很多长期计划行不通啊。

  • 0 易轰 2020-10-19 23:43:13

    5 / 普普通通一本评论合辑。真正让我注意到的是,2004到2014年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里,全男性封面占了约165次,而女性仅仅只有20次。真心希望一本杂志在做到能说话敢说话的同时,也能做到让所有人说话,为所有人说话。

  • 0 球球kiu 2015-06-08 20:59:59

    好几个同学看了封面不认识杨锦麟我无语。书名本来叫一尊老炮感觉挺不错的,有种喷喷喷的即视感。杨言就更为内敛。梳理了这十年来的大小路径,用这种方式去记录时间与自己与社会的感受是不错的。感觉作者做评论喜欢模棱两可,我不说穿你们琢磨,这就是技巧吧。“毁誉参半是最好的评价”这句话值得一再思考,继续学习我也要写出这种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文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