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后记
《历史活着》是笔者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书评文集。2011年,上海书店出版社曾以同名出版本书,收入“海上文库”丛书。惟此丛书的体例只能容纳五、六万字篇幅,有点局促。这次翻覆积囊,把另一些敝帚自珍的文章找出来,毕竟还有不少。现在合在一起有十数万字,看起来稍具规模,可以成册了。
新版《历史活着》所收的文章,主题虽是书评,话题却仍是拉杂,时间跨度甚至更长。这里的文章,从1988年到2013年,不意间的信手涂鸦,竟至于二十五年之漫长。二十五年之于学者,已是人生泰半;然而,四分之一世纪之于我们这个变动繁巨的近代社会,不过也只是如白驹过隙一般。二十五年了,时过境迁,当初的人事,已经逐渐凋零。我们这一代人,坚守的固然在坚守,放弃的也有很多是放弃。但是,无论大家怎样总结自己的人生,曾经沧海的一代人,绝不会忘记今天自己脚下的这个世界,当初是怎样开始的。好在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历史上什么事情没有发生过?把自己短暂的人生,放回到动荡不定的时代背景之中,历史就活了,生活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现在和过去的事情,最终都应该从学理的角度去解释,而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这是像我们这类书呆子必须要相信的,否则大学也不要再办了。这里的书评,差不多就是用着“书呆子”的态度,评论着与我们有关的“近代历史”。无论历史怎样嘲弄人生,人生却不敢戏弄历史,这是好几位已故的前辈先生们在过去的亲授中要求我们坚守的底线,自然也已经成了自己的基本态度。本次编辑,把《志在“科学的中国近代史”》放在最后一篇,也是这个意思。
增订版的《历史活着》,基本保留原来的分栏,插入后加的篇目,大致按“告别帝国”(史论)、 “景风东扇”(中西文化交流)、“墓前遐思”(人物)、“诗无达诂”(杂篇)、“历史活着”(近代史)来分栏。上一版的“后记”,交代了“历史活着”的几重含义。现在踵事增华,再加一个含义。就是想说一下,从历史学领域转到宗教学领域已有十年,却仍然还保持着原先的专业兴趣。原先是专业,现在是业余。业余之时,对我们的近代历史保持着兴趣,说明这一段“历史”,在自己的心里依然“活着”。这点癖好,实在是需要现在的学生、同事和领导们包涵,见谅。
感谢杨丽华先生十多年来的鼓励,她以自己在北京、欧洲和上海的丰富经历,补充了我所短缺的阅历。她热情相邀,把增订版《历史活着》收入她负责策划的“启明文丛”中,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三联书店总经理李昕先生错爱《历史活着》里的杂乱文章,面允可以同书名在本社出版。刘靖先生在统筹本书出版中的热情,也令我难忘。还有,上海书店出版社社长王为松先生、编辑李佳怿女士,曾为旧版《历史活着》做过许多工作,这次慨允新版使用。以上种种,在此一并志谢。
李天纲
2013年6月12日,记于上海
李天纲:《历史活着》新版后记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