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天平の甍
译者: 谢鲜声
出版年: 2015-10
页数: 184
定价: 35.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新经典文库·井上靖作品
ISBN: 9787544277082
内容简介 · · · · · ·
★ 文学巨匠井上靖旷世杰作 鉴真东渡弘法传奇重现于世
★ 侯孝贤力荐:他们都不急功,一件事做一辈子
★ 朱天心、骆以军倾情推荐 获日本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
★ “天平之甍”成为日本对鉴真大师的尊称
日本天平年间,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为了寻找传戒高僧,四位年轻的日本僧人不畏艰险随遣唐使船西来,荣睿和尚与普照和尚几经周折,终得到高僧鉴真应允东渡。已在大唐五十年的老僧业行,也带上了花费毕生心血抄写的经卷,与他们一同归国。
五次渡海受挫,众人在滚滚波涛间几经沉浮,或客死异乡,或魂归大海。鉴真虽然双目失明,却不改初衷,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时抵达日本,于奈良东大寺登坛授戒,为天平时代文化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作者简介 · · · · · ·
井上靖(1907~1991),日本著名小说家、评论家、诗人。1950年《斗牛》获第22届芥川奖。代表作有《天平之甍》《楼兰》《敦煌》《孔子》等,其中《天平之甍》获日本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想起我喜欢的《天平之甍》,几个日本僧人耗费一生在异域之境抄写了上千卷经文,以四艘船载回日本,但在怒涛中因沉船而使大批经文一卷卷沉入海中。那样的残酷和虚掷。——骆以军 时移事往-----朱天心 流水十年间,从高一数学堂上一笔一笔成字成句成小说地写起到现在,虽才出了薄薄四本书,但已愈觉得再没什么题材可写了,虽然生活圈子比学生时代已大得太多,所阅人事也不少,但是一桩桩的人事都是枯荒得令人一点都不想写,我顿时才明白已读过千遍的《庄子·逍遥游》里的话: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明白后,悲从中来,原来这样逐渐枯薄的人世,除非甘心去写芥子,纵还有不世出的英雄豪杰,写来也是叫人不能懂的,只因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若果人世的深厚大若五湖四海,即若写一微微芥子也是必有可观的,如我们章回说部里的那些匹夫匹妇,如张爱玲笔下小奸小坏而我们却怜喜的人们,如我想一谈的日本作家井上靖的作品《天平之甍》。 《天平之甍》一书的背景,是日本圣武天皇天平年间,也就是相当于我们唐玄宗开元天宝时。圣武天皇天平四年(公元七三二年),天皇派遣第九次遣唐使至中国,庞大的使节团中有四名年方二十的小小留学僧,留学大唐期间除学习佛法外,还奉命负责自大唐请一位高僧回日本授戒,因为彼时日本虽然佛法兴隆,但佛界尚无一位具备三师七证可以授戒的高僧,又且有大批的流民为逃兵役赋税而混进佛界,使得佛俗混乱,纲纪大坠,为求澄清日本佛界和社会政治上的安定,也迫切需要请来这样一位中国高僧,但当时渡海难如登天,渺漫沧海,百无一至,即使为传佛法,也没人有勇气东渡,此中唯一人毫不犹疑地答应,是四位留学僧想都不敢想的“江淮之间,独为化主”的扬州高僧鉴真和尚,其时鉴真已五十五岁,相貌却仍骨格严整,巍然如山,有伟人气质,额宽,眼、鼻、口皆大而稳定,顶骨秀气,颚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听完话后,鉴真马上开口。巨大身躯所出的声音却意外的低沉,谆谆而言的语气颇吸引人。 “我听说昔日南岳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倭国王子,使佛法兴隆,济度众生。也听说过日本国长屋王子崇敬佛法,曾经做千张袈裟,施与该国的大德众僧。袈裟上绣了四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据此推想,日本诚然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既然日本有人来敦请,我同法众中,不知有谁答应渡日传法?” 没有人回答。隔一会儿,有称为祥彦的僧人说话 “到日本要渡淼漫沧海,听说百无一至。“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涅槃经》不也这样说么 话未讲完,鉴真再开口问: “有谁要去吗?仍没有人回答。鉴真三度开口: “这是为了法。纵有淼漫沧海隔绝,生命何所惜。大家既然不去,那么我就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天平之甍"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天平之甍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天平之甍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我抄写的经卷一踏上日本之地,会自己走起来,丢弃我走向各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日心绪颇不宁静,需靠井上靖的书拯救,于是翻开《天平之甍》。今年读了他的三本书——《敦煌》《楼兰》和《天平之甍》,都是篇幅不长的小书。我一方面为只能读薄书感到惭愧,另一方面又因这些言浅意深的小书而颇受教益。 《天平之甍》讲述的是日本僧人渡唐取经并迎回鉴真东渡... (展开)
《天平之甍》是甍,还是梦?
> 更多书评 49篇
-
听完话后,鉴真马上开口。巨大身躯所出的声音却意外的低沉,谆谆而言的语气颇吸引人。 “我听说昔日南岳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倭国王子,使佛法兴隆,济度众生。也听说过日本国长屋王子崇敬佛法,曾经做千张袈裟,施与该国的大德众僧。袈裟上绣了四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据此推想,日本诚然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既然日本有人来敦请,我同法众中,不知有谁答应渡日传法?” 没有人回答。隔一会儿,有称...
2020-04-14 20:00 3人喜欢
听完话后,鉴真马上开口。巨大身躯所出的声音却意外的低沉,谆谆而言的语气颇吸引人。 “我听说昔日南岳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倭国王子,使佛法兴隆,济度众生。也听说过日本国长屋王子崇敬佛法,曾经做千张袈裟,施与该国的大德众僧。袈裟上绣了四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据此推想,日本诚然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既然日本有人来敦请,我同法众中,不知有谁答应渡日传法?” 没有人回答。隔一会儿,有称为祥彦的僧人说话 “到日本要渡淼漫沧海,听说百无一至。“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涅槃经》不也这样说么 话未讲完,鉴真再开口问: “有谁要去吗?仍没有人回答。鉴真三度开口: “这是为了法。纵有淼漫沧海隔绝,生命何所惜。大家既然不去,那么我就去。” 引自第55页 回应 2020-04-14 20:00 -
普照并未劝止他,只问托钵之旅指向何处,戒融回答并没有目的地,但跟别人一样是到五台山吧,然后去天龙山,再改变方向去庐山。言下如同在讲别人的计划似的。 “庐山之后,遍走广阔的唐土,我想会碰到些什么的。” “什么是“什么?”普照问 “那我也不懂,反正这国家一定有什么的,游历这广阔的国土,一定能发现什么吧。不走动是不会知道的。” 遍走广大的唐土这件事,强烈地抓住了戒融的心。普照以为不管土地如何广大,其中并...
2020-04-14 19:47 1人喜欢
-
Jim Moriarty (是个狗逼)
-
听完话后,鉴真马上开口。巨大身躯所出的声音却意外的低沉,谆谆而言的语气颇吸引人。 “我听说昔日南岳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倭国王子,使佛法兴隆,济度众生。也听说过日本国长屋王子崇敬佛法,曾经做千张袈裟,施与该国的大德众僧。袈裟上绣了四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据此推想,日本诚然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既然日本有人来敦请,我同法众中,不知有谁答应渡日传法?” 没有人回答。隔一会儿,有称...
2020-04-14 20:00 3人喜欢
听完话后,鉴真马上开口。巨大身躯所出的声音却意外的低沉,谆谆而言的语气颇吸引人。 “我听说昔日南岳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倭国王子,使佛法兴隆,济度众生。也听说过日本国长屋王子崇敬佛法,曾经做千张袈裟,施与该国的大德众僧。袈裟上绣了四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据此推想,日本诚然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既然日本有人来敦请,我同法众中,不知有谁答应渡日传法?” 没有人回答。隔一会儿,有称为祥彦的僧人说话 “到日本要渡淼漫沧海,听说百无一至。“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涅槃经》不也这样说么 话未讲完,鉴真再开口问: “有谁要去吗?仍没有人回答。鉴真三度开口: “这是为了法。纵有淼漫沧海隔绝,生命何所惜。大家既然不去,那么我就去。” 引自第55页 回应 2020-04-14 20:00 -
普照并未劝止他,只问托钵之旅指向何处,戒融回答并没有目的地,但跟别人一样是到五台山吧,然后去天龙山,再改变方向去庐山。言下如同在讲别人的计划似的。 “庐山之后,遍走广阔的唐土,我想会碰到些什么的。” “什么是“什么?”普照问 “那我也不懂,反正这国家一定有什么的,游历这广阔的国土,一定能发现什么吧。不走动是不会知道的。” 遍走广大的唐土这件事,强烈地抓住了戒融的心。普照以为不管土地如何广大,其中并...
2020-04-14 19:47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朱天心导读补充 | 来自辛夷 | 1 回应 | 2020-06-20 |
请问这版有朱天心的导读么? | 来自半島 | 2 回应 | 2017-05-05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每满100-5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南海出版公司 (2013)8.6分 1151人读过
-
暂时无货, 3天前曾上架
-
-
作家出版社 (1963)8.9分 174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8.2分 10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天平之甍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非__想 2019-10-19
井上靖的这本历史小说讲了著名的鉴真东渡,主要谈的不是鉴真,而是几个籍籍无名的和尚:普照、荣睿、玄朗、戒融。做为主视角的普照是一名赴唐的留学日本僧人,在他的眼睛里,不同的僧人因对佛法和人生境遇的不同理解,走向殊途。同去的僧人中玄朗选择放弃佛法,还俗娶妻生子,成为了一个唐人,暮年之际渴望归乡。戒融更有棱角和自己的主张,成为了一个浪迹天涯的苦行僧,以身讲法,他的目的地是天竺。普照以一个无名参与者的身份,... 井上靖的这本历史小说讲了著名的鉴真东渡,主要谈的不是鉴真,而是几个籍籍无名的和尚:普照、荣睿、玄朗、戒融。做为主视角的普照是一名赴唐的留学日本僧人,在他的眼睛里,不同的僧人因对佛法和人生境遇的不同理解,走向殊途。同去的僧人中玄朗选择放弃佛法,还俗娶妻生子,成为了一个唐人,暮年之际渴望归乡。戒融更有棱角和自己的主张,成为了一个浪迹天涯的苦行僧,以身讲法,他的目的地是天竺。普照以一个无名参与者的身份,一个冒险家的身份,跟从鉴真完成壮举,历史不会记住他,他也仅仅只是完成了自我。天平之甍——乃是天平年间唐招提寺上的屋脊兽,一方面象征大和尚鉴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脊梁,一个精神标记;另一方面标杆照耀了世人,没有名字的人们望着它,在悲喜与平凡中,也成了时代的一部分。 (展开)
1 有用 青青园中葵 2016-12-25
甍是指放在寺院大栋两端的鸱尾。鸱尾最早的名称应该是蚩尾。“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古建筑的屋脊上,很容易看到这神兽的造型。在唐招提寺落成的天平之年,金堂屋脊的两端为唐国风格的鸱尾之甍。鉴真圆寂是天平宝字七年,年七十六,逝后三日,头部仍然温暖。
4 有用 忽然 2015-12-23
#奇怪的日子#纯粹是偶然就把这种文字吞下去了。像一片沙漠,如今却尝起来比普遍的喧嚣和矫饰更吸引人了,沉寂又流动又望不到边的感觉,感情是看不见又是无处不在的风,文字好像已经没有了也一点不是障碍,全都是澄澈的思想。然而写的确是密密麻麻的不可思议之事,让人自觉如果不信就只能是自己太庸俗了。我也是太久不看书,忽然又觉得文学真了不起。#呵呵#
4 有用 小满姑娘 2018-07-09
井上靖的文字,真是克制至极,又深情至极。那么多可以发挥的情节点,他居然生生刹住了。 为业行一哭。那些耗尽他一生心血的经卷沉入碧海的场景,太过悲痛。
7 有用 虎背熊腰小白兔 2016-07-28
意境啊,不一定非要靠词藻堆积才能烘托出来。
0 有用 Kinooo 2021-03-03
不只是写鉴真,是写那个时代。
0 有用 /nothing/ 2021-02-27
虽对佛法没有什么研究,但却从文字中感受到了僧人们对自己信念的坚持。还有鉴真一行的艰险,不亚于九九八十一难了。
0 有用 成不成 2021-02-26
人世之旅
0 有用 看见什么吃什么 2021-02-26
取经不易,历尽千险,没想到日本海在古时竟是那么难以横渡,居然还途径海南岛了?
0 有用 毒还是药 2021-02-22
又美又震撼,长久的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