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阅读的乐趣》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伴随电子出版物的兴起,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越来越热衷于快餐式阅读,这种以追求快速、简单甚至愉悦为目的的阅读方式所带来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许多人为了追求纯粹“悦读”而弃华章名著于不顾,在迅疾的流变中只愿选择图文并茂,抑或只有图片、视频的电子读物以单纯满足视觉的享受。长此以往,痴迷于此的这一群体的文字表达能力必将退化,乃至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变成没有思想的“空心人”。欣慰的是,仍然有众多的读者在线上线下体验着阅读的真正乐趣。但是,在外界干扰和诱惑愈演愈烈的情形下,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并保持深度注意力,在这吵闹的环境中安心读书呢?
作者简介 · · · · · ·
艾伦·雅各布斯,美国伊利诺伊州惠顿学院英语教授。著有《纳尼亚传奇:C.S. 刘易斯传》、《原罪:文化史》和《阅读的神学》。他关于文学、文化的评论广泛刊登于《波士顿环球报》、《美国学者》、《牛津美国》等。
目录 · · · · · ·
我们能做到!
兴致
一切尽在你的大脑中
远大抱负
追根溯源
遥远的回应
电子阅读时代
越慢越美丽
吐露真心
沉迷
来自修道院院长的劝诫
艾德勒和范多伦的胜利回归
可塑的注意力
接受训练
嘘——别说话
带着感情,再读一遍
判断,评判,行刑
身处孤独,渴求伴侣
偶然天成
这一切缘何而起
· · · · · · (收起)
兴致
一切尽在你的大脑中
远大抱负
追根溯源
遥远的回应
电子阅读时代
越慢越美丽
吐露真心
沉迷
来自修道院院长的劝诫
艾德勒和范多伦的胜利回归
可塑的注意力
接受训练
嘘——别说话
带着感情,再读一遍
判断,评判,行刑
身处孤独,渴求伴侣
偶然天成
这一切缘何而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英国作家德鲁亚德·吉卜林曾说过:“除非一个人非常了解另一个人,否则他不能向这个人推荐书,即使是最好的书。如果一个人很想看书的话,他应该虚心求教于了解他的人生经历的年长者,并且听从他们的建议,尤其重要的是,跟他多聊聊当初最吸引他的那些书。” 对他来说,读这本书不是为了准备一场演讲或者写出一篇文章,阅读本身就是结果;他读这本书并不是为了从中获取什么,只是想读它。而这不正是艺术作品对我们的要求吗?里尔克说过,艺术品一直都在对我们说:你必须改变你的人生。它要求我们也把事物作为结果,而不是过程或工具——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并热爱事物本身。在我们人生中积极、渴望向上和坚强有力的那些时刻,这种改变也许是超出我们自身能力的;但是在我们出神地读、听、看的那些时刻,这种改变绝对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在这个时刻我们能够作出选择,选择让我们的一部分天性顺从它自然的欲望。所以,最后我要对你说一句话:随性而读! 有些脑力劳动是值得为之的。当兴致的力量不够强大的时候,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情况,这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一点。当我们费劲地在休谟的散文中含义隐晦的部分艰难前行时,这种脑力劳动会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导我们学会耐心——而且几乎是肯定的,也会让我们领略谦虚的精神。在飞速旋转的精神世界中,还有什么比力量、专注、耐心和谦逊更值得我们拥有?这些美德值得追求,而且它们还能给我们带来更新、更多的快乐。 我并不赞成使用记号笔做标记。记号笔可以让你轻松而又迅速地标记一段文字,但是只是给它涂上了一种明亮的颜色;而这个过程的轻松和迅速与我所推荐的那种回应是相抵触的。有了记号笔,你可以在你自己还没来得及想清楚为什么要标记的时候,就已经把一段文字涂完了。这造成你跟书的互动非常有限,而且这些符号干了之后通常很难看清。 不要为他人的评价所左右,应该成熟冷静地对待旁人对你的阅读习惯的砍伐。 电子阅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因为我所描述的这种全身心投入地阅读一本书的过程,就是跟这本书联合起来战胜时间的过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阅读的乐趣"的人也喜欢 · · · · · ·
阅读的乐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3 条 )

《如何再次拿起书》中提到的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在中国名气不小,却是本书作者雅各布斯矛头所指,主要是因为前者大谈阅读方法,充斥着教导主任式的可怕语气,频频强调读者的责任,使阅读毫无乐趣可言: [如何阅读一本书] 八卦一下,《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之一范多伦人生经历十分传奇,本是哥伦比亚大学...
(展开)


无事乱翻书 人生好时节
唐宁有一个书架叫阅读,多么有意思,我从一面书架中选了一本最薄最不有名的书,只不过觉得它轻松简单,毫无阅读的野心,也只是想随手翻翻。 有时就是因为这点运气,有了许多不错的体验。我刚看了几页,就发现它不是我预计的那种畅销书模式,也没那么学术,只不过...
(展开)

> 更多书评 7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7.7分 21人读过
-
春潮 | 中信出版集团 (2019)7.4分 801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3)7.5分 19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5年购书目录 (思郁)
- 关于书的书 (peachbaby)
- a acheter (剧旁)
- 读书看电影 (凤凰壹力)
- booking0528@yoko (Flyinigh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阅读的乐趣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已婚奥特曼 2023-02-05 13:59:41 上海
本书是作者关于阅读、方式、笔记、写作等方面的一些看法,值得一读。 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名著固然值得读,但我们阅读,并不仅仅为了欣赏它们的伟大,更多的还是想对我们的思维进行一些调整,调整到面向更好的方向。
16 有用 流星雨 2015-10-29 13:49:16
这本书我给最高的五颗星,正因为作者在此时此地解答了我的一个很大的疑惑——为何而读书?也曾经翻阅过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但是这本被人推崇备至的书却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的印象。从2012年开始重新拿起书本,一头扎如浩如烟海的图书馆,最大的感受就是将心灵从功利主义的读书状态重新回归到少年时代那种追求心灵快乐的纯真阅读目的上。 人总归是孤独的个体,但是通过书本我们选择拥有精神共鸣的伴侣,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才... 这本书我给最高的五颗星,正因为作者在此时此地解答了我的一个很大的疑惑——为何而读书?也曾经翻阅过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但是这本被人推崇备至的书却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的印象。从2012年开始重新拿起书本,一头扎如浩如烟海的图书馆,最大的感受就是将心灵从功利主义的读书状态重新回归到少年时代那种追求心灵快乐的纯真阅读目的上。 人总归是孤独的个体,但是通过书本我们选择拥有精神共鸣的伴侣,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才是达到快乐、进步的最有效手段。书中批判的功利主义阅读观也正是我逐渐丧失阅读人情的原因。 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跑步和阅读正是我获取快乐的源头,但正如本书中强调的那样,运动成绩和阅读量的无限追求将导致背离初衷,本末倒置。此时看到本书是对自己的一种警醒,无论如何勿忘初心。 (展开)
0 有用 赛璐珞 2017-11-25 22:53:01
阅读的内容和方式,是最重要的。
2 有用 tigerfree 2015-06-21 10:41:36
且把书分三段:前半段罗嗦,中段不明所云,后半段挺好。书名翻译不到位。
0 有用 lili 2015-10-26 19:45:33
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