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三体>中的物理学》是一部奇特而富于妙趣的科普书。作者作为理论物理学家,从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科幻小说《三体》切入,生动展现了宇宙的生死、世界的实在性和不确定性,乃至人的自由意志;同时系统分析了智子、水滴、二向箔、思想钢印等《三体》中诸多超级神器在未来出现的可能性。
如果你因为《三体》而读这本书,这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因为你会从中找到由《三体》引发的所有重大问题的权威答案;如果你还没有读过《三体》但对世界充满好奇,这本书同样是不错的选择,它会帮助你进入一个奇异的新世界。
《<三体>中的物理学》以独立的批判姿态,验证了《三体》的神奇与伟大。
《三体》中的物理学的创作者
· · · · · ·
-
李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淼,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同时也是诗人、科普作家。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89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波尔研究所学习,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先后在美国SantaBarbara加州大学、布朗大学任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助理。1999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加盟中山大学,现为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
目录 · · · · · ·
第1章 宇宙与智慧
第2章 时间与空间(上)
第3章 时间与空间(下)
第4章 黑洞和黑域
第5章 宇宙的生与死
第6章 不确定的世界
第7章 实在性,诡异的“超距作用”和贝尔不等式
第8章 智子和量子通信(上)
第9章 智子和量子通信(下)
第10章 神奇的水滴
第11章 物质的深层结构
第12章 思想钢印和自由意志--人类有自由意志吗?(上)
第13章 思想钢印和自由意志--人类有自由意志吗?(下)
第14章 三维人进入四维会发生什么?
第15章 曲率驱动星际旅行
第16章 二向箔、空间灾变以及宇宙大爆炸
第17章 彭加莱回归和熵增
第18章 引力波天线
第19章 宇宙永生?
第20章 黑暗森林
结束语
· · · · · · (收起)
第2章 时间与空间(上)
第3章 时间与空间(下)
第4章 黑洞和黑域
第5章 宇宙的生与死
第6章 不确定的世界
第7章 实在性,诡异的“超距作用”和贝尔不等式
第8章 智子和量子通信(上)
第9章 智子和量子通信(下)
第10章 神奇的水滴
第11章 物质的深层结构
第12章 思想钢印和自由意志--人类有自由意志吗?(上)
第13章 思想钢印和自由意志--人类有自由意志吗?(下)
第14章 三维人进入四维会发生什么?
第15章 曲率驱动星际旅行
第16章 二向箔、空间灾变以及宇宙大爆炸
第17章 彭加莱回归和熵增
第18章 引力波天线
第19章 宇宙永生?
第20章 黑暗森林
结束语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科学执政官说:“元首,智子一号和二号将飞向地球,凭借着存贮在微观电路中庞大的知识库、智子对空间的性质了如指掌,它们可以从真空中汲取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高能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航行。这看起来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智子是从真空结构中‘借’用能量,但归还遥遥无期,要等到质子衰变之时,而那时离宇宙末日也不远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5页 -
当今的文学可以分为两部分:主流文学和类型文学,两者日益分化。主流文学最明显的现状就是,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具有高度形式化的特点。特别是是后现代文学,它的形式已经掩盖了故事的内容,变得晦涩与破碎,以至于和普通大众的距离越拉越远。 现代文学有很重要的两种手法:解构和拼贴,这两种手法和故事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解构和拼贴都是把以往大家熟悉的东西打乱重组,赋予一个新的意义,这其实是对已经开发过的故事资源进行再利用,充分反映了文学故事资源的枯竭。对类型文学而言,虽然没有走主流文学的路子,因形式化而晦涩和远离大众,但是其故事构型已经为大家所熟知,因此故事要征服,震撼读者已经越来越困难。除非将情节极度扭曲,否则读者脑海里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正因如此,有创意的能够征服读者的故事越来越难以出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三体》中的物理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三体》中的物理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三体》中的物理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 更多书评 2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9)7.7分 196人读过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5“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入选书单 (luna)
- 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及入围书单 (luna)
- bEINg A GeEkId (大陆演员)
- 2015“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候选书单 (luna)
- 你最喜爱的原创科普图书投票候选书单 (豆瓣读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三体》中的物理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aoBai 2016-02-13 23:21:22
写得够简单了,但还是没有完全看懂。但同时也可以说,看了以后比没看之前更懂一些了,无论是物理还是《三体》。
1 有用 公子政 2025-04-18 14:02:03 辽宁
其实还可以,但作者以科学家的优越感,在书中制造了太多并不通俗,但表述为“我们都知道”的好像很浅显的知识,令人不适。当科普读物都变成了少数专业领域人士的小众自嗨,那科学也终将走向死寂……
2 有用 西西西 2018-12-15 21:49:16
翻完之后明白我对三体为啥一般般感冒了:不是很新鲜。为了这个领悟多一颗星吧。
0 有用 笔盖 2016-12-06 11:25:16
4 有用 北泅 2020-05-01 21:04:03
专业,但受众定位尴尬。对散点知识的“科普性”背景寥寥几笔带过,搭建在其上的专业又切入太深,没有知识背景的“科幻爱好者”很难读懂;而具备阅读能力的,又无需再看本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