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又一次内容丰富的探索
展示元素是如何结合成分子
分子又是如何结合而形成世界万物的
现实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各种元素构成的,当它们彼此结合起来时,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分子。在本书中,西奥多·格雷以他那本被翻译成23种语言的畅销科普书《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为基础,又 朝前延伸了一大步。
元素周期表是现实世界中整个宇宙的基本目录,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分子可是远远超过了元素的数量:难以数清的几十万种分子,相比之下只有118种元素。这是因为原子彼此连接的方式可能有许多种。在本书中,在数以百万的化学结构中,格雷以迷人的故事以及招牌式的精美照片,探索了其中最有趣、最重要、最有用或最漂亮的一些分子。他从原子如何结合成为化合物与分子,以及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入手,然后针对各种物质的分子是如何形成的,继续展开探索,这些化合物和分子包括肥皂和溶剂油、...
这是又一次内容丰富的探索
展示元素是如何结合成分子
分子又是如何结合而形成世界万物的
现实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各种元素构成的,当它们彼此结合起来时,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分子。在本书中,西奥多·格雷以他那本被翻译成23种语言的畅销科普书《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为基础,又 朝前延伸了一大步。
元素周期表是现实世界中整个宇宙的基本目录,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分子可是远远超过了元素的数量:难以数清的几十万种分子,相比之下只有118种元素。这是因为原子彼此连接的方式可能有许多种。在本书中,在数以百万的化学结构中,格雷以迷人的故事以及招牌式的精美照片,探索了其中最有趣、最重要、最有用或最漂亮的一些分子。他从原子如何结合成为化合物与分子,以及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入手,然后针对各种物质的分子是如何形成的,继续展开探索,这些化合物和分子包括肥皂和溶剂油、黏胶和石油、岩石和矿石、绳子和纤维、止痛片和危险的药物、甜味剂、香水和臭气弹、颜色和色素等,以及一些有争议的化合物,如石棉、氯氟烃和柳硫汞等。
许多化合物及其化学结构,被拍成了大幅的、华丽的照片,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美丽,充实在本书之中,记录了它们多姿多彩的状态。
正如格雷在《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他在此给我们展示了之前从未见过的分子的神奇。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图书,特别适合于那些渴望了解更多知识的爱好者,以及任何想要领略物质世界奥秘的人。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西奥多·格雷(Theodore Gray),美国著名科普杂志《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专栏作者,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节目嘉宾;乔布斯的好朋友;著名的科学计算软件公司沃尔夫勒姆研究公司(Wolfram Research)创建人之一。他是疯狂的元素收藏家,多年来精心收集了2000多件与元素相关的标本和物品,其收藏可与专业的博物馆媲美。他还创办了元素周期表网站periodictable.com,创作了众多独树一帜的图标式元素周期表。他发明的元素周期表桌子标新立异,获得了2002年度搞笑诺贝尔奖,并因此闻名于世。著有《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2》《疯狂科学》《疯狂科学2》等畅销科普图书。他还是Touch Press的联合创始人兼CEO,该公司出版发行过多款获得赞誉的iPad、...
作者简介
西奥多·格雷(Theodore Gray),美国著名科普杂志《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专栏作者,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节目嘉宾;乔布斯的好朋友;著名的科学计算软件公司沃尔夫勒姆研究公司(Wolfram Research)创建人之一。他是疯狂的元素收藏家,多年来精心收集了2000多件与元素相关的标本和物品,其收藏可与专业的博物馆媲美。他还创办了元素周期表网站periodictable.com,创作了众多独树一帜的图标式元素周期表。他发明的元素周期表桌子标新立异,获得了2002年度搞笑诺贝尔奖,并因此闻名于世。著有《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2》《疯狂科学》《疯狂科学2》等畅销科普图书。他还是Touch Press的联合创始人兼CEO,该公司出版发行过多款获得赞誉的iPad、iPhone应用程序,包括The Elements(《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Solar System、迪士尼动画、Orchestra、The Waste Land系列以及西蒙·温彻斯特所著的Skulls(《头骨之书:奇异的自然界生命探索》)等。
摄影师简介
尼克·曼(Nick Mann),《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一书的摄影师。除了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多地拍摄了元素与分子的照片之外,他还是一名成功的风景、运动、新闻事件摄影记者。
目录 · · · · · ·
原子、分子以及穷的化学键连接
第2 章 名字的魔力 25
正确的名字可以让一切都大不相同
第3 章 死的还是活的 47
死的或是活的,岩石或是羊毛—
· · · · · · (更多)
原子、分子以及穷的化学键连接
第2 章 名字的魔力 25
正确的名字可以让一切都大不相同
第3 章 死的还是活的 47
死的或是活的,岩石或是羊毛—
什么才是有机物呢?
第4 章 油和水 56
肥皂把这一对宿敌拉在了一起
第5 章 矿物和植物 71
有关坚硬物、油状物、糊状物的两个世界
第6 章 岩石和矿石 87
岩石、矿石和所有化合物的来源
第7 章 绳子和纤维 103
是的,绳子真的是由细长的分子所组成的
第8 章 疼痛和快感 139
止痛药和它们的表亲的族谱
第9 章 糖和双糖 157
糖,以及所有带甜味但不是糖的东西
第10 章 天然的和人造的 175
谁做的更好,是我们,还是大自然母亲?
第11 章 玫瑰和臭鼬 187
一些非常好闻的分子,以及一些
不好闻的分子
第12 章 化学把我变得五彩缤纷 199
分子们美丽的调色板
第13 章 我讨厌这个分子 217
被政治扯上的辜的、可怜的分子们
第14 章 生命的机制 229
当一个分子不是一个分子的时候?
致谢 233
其他图片来源 234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钱的气味”(尤其是硬币)不会是钱本身产生的。金属绝对是不可挥发的,所以它的气味不会被鼻子闻出来。人们在经仔细研究之后,确定硬币和其他金属表面上这种特别有特征性的气味来自皮肤上的油脂被催化分解成的一些更小的、可挥发的化合物。有趣的是,虽然自然界中基本不存在金属单质,但动物却有分辨金属特征性气味的能力。一种理论是,血液中的铁会产生非常类似的气味。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就可以说人对钱的追求实际上是嗜血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8页 -
和石灰岩一样,贝壳也是由碳酸钙(CaCO3)构成的。这并不是一个巧合,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石灰岩都是由海洋生物破碎的残骸所组成的,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石头的碎片就能看出来。想象一下,需要何等漫长的时间才能让一代又一代的珊瑚、蛤蜊、微生物等繁育后代,再死去,沉入大洋深处——然后才能形成一条由碎石铺成的小路。我们自己的生命当然远不如这有意义。我们不会留下些什么,只会在数年内变成植物的肥料而已。这些生物创造出来的群山,我们的城市就建在它们的骨殖之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视觉之旅 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视觉之旅 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的人也喜欢 · · · · · ·
视觉之旅 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视觉之旅 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Review of Molecules: The Elements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Everything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This book is not a novel or other kinds of literature. On the contrary, it is a science popularizing book. Just as it’s name, the book mainly talks about molecules which compose the world. It has both words and pictures, so understanding becomes much easie... (展开)> 更多书评 2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雨雪其雱 (⚆_⚆)
“钱的气味”(尤其是硬币)不会是钱本身产生的。金属绝对是不可挥发的,所以它的气味不会被鼻子闻出来。人们在经仔细研究之后,确定硬币和其他金属表面上这种特别有特征性的气味来自皮肤上的油脂被催化分解成的一些更小的、可挥发的化合物。有趣的是,虽然自然界中基本不存在金属单质,但动物却有分辨金属特征性气味的能力。一种理论是,血液中的铁会产生非常类似的气味。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就可以说人对钱的追求实际上是嗜血了。2020-05-06 23:20 1人喜欢
-
露兮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用“有机”这个词来区别好与坏、天然或非天然、健康食品或大工业制造的商品,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做法。化学物质就是化学物质。只有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可以用来拷问一切食品、草药和软饮料:它里面含有哪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有益处吗?它可能受到了哪些化学物质的污染,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吗?至于这些化学物质是从什么途径来的,则根本没有任何差别,除非是把它们当作某种有可能受到的污染的标志物来看待。2017-09-13 12:14
-
露兮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和石灰岩一样,贝壳也是由碳酸钙(CaCO3)构成的。这并不是一个巧合,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石灰岩都是由海洋生物破碎的残骸所组成的,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石头的碎片就能看出来。想象一下,需要何等漫长的时间才能让一代又一代的珊瑚、蛤蜊、微生物等繁育后代,再死去,沉入大洋深处——然后才能形成一条由碎石铺成的小路。我们自己的生命当然远不如这有意义。我们不会留下些什么,只会在数年内变成植物的肥料而已。这些生物创造出来的...2017-09-13 12:03
-
露兮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和石灰岩一样,贝壳也是由碳酸钙(CaCO3)构成的。这并不是一个巧合,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石灰岩都是由海洋生物破碎的残骸所组成的,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石头的碎片就能看出来。想象一下,需要何等漫长的时间才能让一代又一代的珊瑚、蛤蜊、微生物等繁育后代,再死去,沉入大洋深处——然后才能形成一条由碎石铺成的小路。我们自己的生命当然远不如这有意义。我们不会留下些什么,只会在数年内变成植物的肥料而已。这些生物创造出来的...2017-09-13 12:03
-
露兮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用“有机”这个词来区别好与坏、天然或非天然、健康食品或大工业制造的商品,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做法。化学物质就是化学物质。只有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可以用来拷问一切食品、草药和软饮料:它里面含有哪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有益处吗?它可能受到了哪些化学物质的污染,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吗?至于这些化学物质是从什么途径来的,则根本没有任何差别,除非是把它们当作某种有可能受到的污染的标志物来看待。2017-09-13 12:14
-
雨雪其雱 (⚆_⚆)
“钱的气味”(尤其是硬币)不会是钱本身产生的。金属绝对是不可挥发的,所以它的气味不会被鼻子闻出来。人们在经仔细研究之后,确定硬币和其他金属表面上这种特别有特征性的气味来自皮肤上的油脂被催化分解成的一些更小的、可挥发的化合物。有趣的是,虽然自然界中基本不存在金属单质,但动物却有分辨金属特征性气味的能力。一种理论是,血液中的铁会产生非常类似的气味。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就可以说人对钱的追求实际上是嗜血了。2020-05-06 23:20 1人喜欢
-
雨雪其雱 (⚆_⚆)
“钱的气味”(尤其是硬币)不会是钱本身产生的。金属绝对是不可挥发的,所以它的气味不会被鼻子闻出来。人们在经仔细研究之后,确定硬币和其他金属表面上这种特别有特征性的气味来自皮肤上的油脂被催化分解成的一些更小的、可挥发的化合物。有趣的是,虽然自然界中基本不存在金属单质,但动物却有分辨金属特征性气味的能力。一种理论是,血液中的铁会产生非常类似的气味。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就可以说人对钱的追求实际上是嗜血了。2020-05-06 23:20 1人喜欢
-
露兮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用“有机”这个词来区别好与坏、天然或非天然、健康食品或大工业制造的商品,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做法。化学物质就是化学物质。只有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可以用来拷问一切食品、草药和软饮料:它里面含有哪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有益处吗?它可能受到了哪些化学物质的污染,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吗?至于这些化学物质是从什么途径来的,则根本没有任何差别,除非是把它们当作某种有可能受到的污染的标志物来看待。2017-09-13 12:14
-
露兮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和石灰岩一样,贝壳也是由碳酸钙(CaCO3)构成的。这并不是一个巧合,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石灰岩都是由海洋生物破碎的残骸所组成的,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石头的碎片就能看出来。想象一下,需要何等漫长的时间才能让一代又一代的珊瑚、蛤蜊、微生物等繁育后代,再死去,沉入大洋深处——然后才能形成一条由碎石铺成的小路。我们自己的生命当然远不如这有意义。我们不会留下些什么,只会在数年内变成植物的肥料而已。这些生物创造出来的...2017-09-13 12:03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视觉之旅 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虎牙 2020-05-08
视觉之旅: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 2020年5月初,没有上一本清晰。涨知识。
0 有用 Chegel.2009.07 2019-01-31
科普部分写得零零散散,质量还行,但是照片就一般般了
0 有用 吸书鬼 2020-08-17
蜂蜜加入高果糖浆后是无法分辨的!因为成份相似!网上那些分辨方法都是加入白糖和水!
0 有用 民国八十年 2015-08-08
绝好的化学类科普书,刚好也是添加的第1000个图书。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9-10-04
按需。
0 有用 Borealis 2021-01-15
zzy大方地去“后备箱”拿来借我看 是本好书 不过我没看太仔细——可能也难怪我不是化学人(或者说可能就因为我不是化学人) 调笑说:大家在看好看的化学元素,lsy在看周总理逝世前两年在夏克巴利山上栽下的象征中巴友谊的乌桕树
0 有用 JXDTOH 2021-01-12
翻看这本书有一种旧友重逢的感觉。以前学过的东西又一点点浮现出来了,真希望能早一点得到这本书。图片精细,解释精简,很好的科普读物。 第二章就开始出现类似羟基羧基羰基,醇醚酸酯酮等基团和化合物,书中没有做深入的说明,不太影响阅读,但是没有一定高中化学基础可能会比较难懂。
0 有用 小雨喵 2020-12-17
三本元素书的收官之作,作者对于化合物的讲解生动有趣,很多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也予以弱化讲解。许多化合物的图片,抛开实验时自己合成的,也是第一次见到。对于青少年来说,应该找不到讲解比这本更专业更好的科普书了。
0 有用 小爱grace 2020-10-19
很有趣的一本书,作为一个文科系的也不觉得枯燥,因为它讲的都是身边的东西,有些还真就很好奇的,先是讲了里子,原子这样的结构,然后又分析了坚硬的石头系的化学元素,接下来还科普了肥皂的原理与选料。轻的科普了聚乙烯,棉花,毛发等的结构,什么样的纤维结构比较耐力又做成生活中的怎样的东西。重的又讲解了各种矿石以及生活应用。又从感觉上讲解了疼痛和快感,例如药品和毒品,了解了四个圈儿的结构基本都是危险的上瘾品。在... 很有趣的一本书,作为一个文科系的也不觉得枯燥,因为它讲的都是身边的东西,有些还真就很好奇的,先是讲了里子,原子这样的结构,然后又分析了坚硬的石头系的化学元素,接下来还科普了肥皂的原理与选料。轻的科普了聚乙烯,棉花,毛发等的结构,什么样的纤维结构比较耐力又做成生活中的怎样的东西。重的又讲解了各种矿石以及生活应用。又从感觉上讲解了疼痛和快感,例如药品和毒品,了解了四个圈儿的结构基本都是危险的上瘾品。在味觉上又分析了各种糖类,其实,在过量摄入时,大部分的糖类其实都是“有毒”的。嗅觉中分析了香水的香调骗局。视觉上还替食用色素正了名。总之是一本图文结合,看起来既好玩又有意义的科普图解册子。 (展开)
0 有用 吸书鬼 2020-08-17
蜂蜜加入高果糖浆后是无法分辨的!因为成份相似!网上那些分辨方法都是加入白糖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