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短评

热门 最新
  • 1323 愤怒的橡皮 2016-01-29 19:57:10

    讲真,严重力荐《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我向来对文字有着奇怪的清高感,可这是去年读到最惊艳的收获,它的翻译令人喜出望外,属于极其少有的、让我读着读着特意去查翻译是谁的一本书。故事性本身是弱的,私以为本身麦克劳德可能没有写出的精彩和神韵,都让译者陈以侃老师润色修饰出了东方美,看得出遣词造句的推敲上下了不少功夫。此人功力文笔了得,这本《海风》的美,最起码有四成功力仰赖于译者。后来去关注了陈以侃的微博,发现是个极其有趣的人,人生态度非常轻松又漫不经心,不盲从也不激烈,自己有一亩三分田便不再东张西望那种,还会经常蹦出几句俏皮话,实则阅读量惊人,又没有当代文学界年轻人的浮浪之风,确是个有着自己一方天地的生活家。其实是这样的,越是对很多事情看起来满不在乎的人,越是能在一件事一种状态里藏着巨大的能量。

  • 807 carrot 2015-12-03 16:21:42

    难得读到一点翻译腔都没有的译作

  • 697 大瘦瘦 2015-12-11 01:24:41

    花一辈子去做自己厌烦的事,比永远自私地追逐梦想、随心所欲,要勇敢得多!

  • 457 Rottwitz 2015-07-30 00:57:34

    垩白的崖,粗粝旷寂的海岸,幽深如伤口的矿脉。麦克劳德的小说世界里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哀伤与失落,海浪一般冲刷着举重若轻的对话。每阅读一个段落都像参与了某种原始的祭典,赤裸而寒烈。某些当代作家和老一辈大师,写短篇时总想设关取巧,他们读过这些小说后应该自感羞耻。

  • 210 看不见的城市 2015-09-11 21:52:40

    这位老师中学时代的作文分数一定很高吧

  • 100 欢乐分裂 2017-03-16 15:21:10

    布雷顿角,又一个“约克纳帕塔法”式的文学模式,七个短篇虽无情节勾连,但呈现出时空上的共通和情感上的相偕,自传成分微妙嵌入其中,文本和现实的互文,读来感慨怅然;世世代代在地下煤矿匍匐耕耘,或在灰蓝怒吼的大西洋上搏击风雨,床尾映照着浪花的莹白,呼吸里充斥着咸涩的冰晶,举目皆是巉岩,人类渴求温饱和温暖的希望如此微渺而不可及;新生的一代永远在逃离,此乡非吾乡,去时和来时的路一样漫长,回溯时却已是“有病的、被污染的鲑鱼”;父亲背负了深情与忍辱负重,母亲则掉入永不复劫的黑洞,祖辈则悬挂在记忆的远古,死亡总是突如其来,脚下黑暗的虚空如亘古绵长,他们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心事,他们之间隔着岁月的鸿沟;最爱《船》《秋》《回乡》。

  • 81 小刀周遠 2015-12-31 00:19:25

    看到最后一篇,竟然已是深夜。最后的一篇看完,有种看电影的感觉,冷冽得想钻入一个温暖的所在。作者无声息地拓开了一片全新的水域。晚安,海风中所有的船只。

  • 78 小青虫gogo 2016-01-13 16:22:10

    没有评价的那么高吧。就像跋里说得文笔“考究雕琢”,也太考究雕琢了吧,我都怀疑这些是不是处女作,像是练笔的中学生,一到人物就极尽其能地从头到脚描写一遍,以为是哪个旧世纪的手法。唯一自然点儿的是同名小说,其他主题都太一致,与出生地的离合、自然与城市的龃龉、亲情、血统的传承。还有这些人真能生啊。

  • 62 巨米雨 2017-03-21 19:58:13

    我这一年来读过的最美的书,像被神亲吻过一样的散文,尤其是最后的两篇,要不是坐在火车上我一定会哭出来,我无法想象居然还会有关于家庭关系的付出牺牲纠葛的故事还能如此的打动到我。所有故事仿佛都发生在被世界遗忘的一角,然而这样的孤独又不会让人觉得陌生,因为我们所熟悉的生活本就是这样残酷和美好。这本短篇集之美,正是我心目中一直热爱的文字之美,而且也恰好证明了写作是需要过人的天赋的,只有像作者这样的人才能将文字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然翻译也是)。以后要是有人再问我,读什么样的书会激发阅读的兴趣或者说有什么书值得推荐的,那么这本一定是其中之一,我不在意对方是否会抱有过高的期望,因为对我来说,这就是文字的至高享受。

  • 47 别的熊 2015-10-06 16:42:34

    安妮普鲁的西部山脉,吴念真的九份矿区,麦卡勒斯的南方小镇,本作的布雷顿角……这些故事其实就如翁达杰所说,是地域的也是普世的。麦克劳德写的太好了,很少见到这样情绪喷薄饱满,还能掌控全篇的作品。有几个短篇里人们和外界发生了联系:《回乡》中在澡堂外等待的精英爸爸,将报纸铺在椅子上以免弄脏自己的西装;而最后一个故事里“我”认为回到故乡的自己,是一条“生病了、被污染的鲑鱼”,回到清澈的溪流里……这些细节对我这样的小城生人来说,意义重大。

  • 57 甘草披萨 2016-08-03 13:38:33

    看到第十页时眼泪就开始汩汩往外流,开篇《秋》已极为惊艳,恍若肯洛奇早期作品的文字版,愈往后典型英国文学的悲剧意味便愈发浓烈,原来作者笔下的海岛历史上正是有许多苏格兰人移民而来;自传性的时间延绵顺序让短篇具有整体性,阴冷狂啸的大海,被岩石撕裂的海浪,成为与贫瘠残酷生活辉映的文学意象;母亲们总是生了很多孩子,孩子们总是渴望离开黑黢黢的煤矿小镇,日头上的樊笼枷锁总是挥之不去;麦克劳德文笔看似平常,却满目绝望的诗意,“夜阑之时醒来,方知梦里世界好上太多”

  • 48 57 2015-08-25 11:37:08

    被最后一篇的死亡设置虐惨了,那个海角那条山路那个致命的拐角。细想几个故事都是这样,情绪浓到不行,情节几乎就要狗血,最后又都化在层层叠叠的自然环境描写中。代际之间,逃离与归来,望不到的岛屿和心中的大海。

  • 34 Rarseef 2016-04-23 22:59:10

    a series of non-plot-driven autobiographical stories. 每篇开头时都读不进去,像日记,像童年写的絮叨的记叙文,而且每篇角色定位和情节差异还不大……最终让人惊讶的是,不仅读完了,还非常惊叹。这几年读的印象深的短篇小说中,多数以精巧或聪明取胜,这部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情感,从苦闷生活里带去的让人心痛的东西。细腻平实的生活描述与对自然纯粹的爱和怀念,和两代人(或几代人)面对世事不同方向的迷惘,在最后一篇《去乱岑角的路》中交织达到顶峰。一直在想这篇原文名是the way to Rankin's point 还是Towards Rankin's point,后来发现是The Road to Rankin's Point。

  • 35 成知默 2016-10-13 11:01:45

    2016年已读104:在这部以加拿大布雷顿角为背景的小说集中,“逃离”和“困守”似乎是不可调和的、决然对立的两大主题,然而却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核,因为无论是义无反顾地离开、对所谓自由与梦想的追寻,还是被困于海角一隅的举步维艰,都是以自己的形式、与自身困境的博弈。作者说:“我们是自己心中绝望的后裔”,峭壁巉岩,风起浪涌,一代又一代人被海水冲刷,伤痕累累、精疲力竭,看似不可逾越的矛盾与鸿沟之中,相同血脉的生命支流却是一脉相承的。

  • 32 子文东🤪👻 2016-09-23 23:23:23

    最初是因为读到那篇《秋》,才知道了这本短篇集。实际上每一篇都精彩到值得反复读,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我能想象到的短篇小说的最高水平… 尤其是为此书命名那篇,昨晚一口气读了三遍。翻译也很完美,可以六星,好到我想多买几本去安利朋友……

  • 31 临时昵称 2016-03-03 15:25:10

    嗯,没那么好看啦。

  • 26 昨日之岛 2016-06-29 11:20:27

    十分考究的刻意雕琢。远远称不上一流作家。

  • 36 易易 2018-08-05 20:00:49

    文字研磨得太細就失去了味道

  • 20 远子 2016-03-23 21:28:34

    消除地理“偏见”还真是一件漫长的事情,我之前一直以为加拿大人生活很安逸,即使贫困,顶多也就在北极圈里捕捕鱼猎杀海豹,没想到还有人挖一辈子煤矿……小说是很传统的写法,但是很扎实,情绪营造得恰当好处,不寡淡也不煽情。翻译也很流畅。

  • 21 把噗 2015-09-25 21:21:38

    好棒!语调。叙述距离。情感氛围。生命体验:希尼。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