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希特文集(第一卷) 短评

热门
  • 37 [已注销] 2016-05-14 19:28:16

    虽然这个版本的选集是按照Lauth版巴伐利亚科学院版全集译出的,但是在篇目的选择上是大有问题的。几乎所有的耶拿后期与柏林时期的知识学手稿全都没有翻译过来。如果在八十年代这个缺失还能被谅解的话,那么三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近乎原封不动地再版就显得非常敷衍了。

  • 7 天狼十三 2024-04-23 20:01:09 河南

    伟大!知识学作为关于科学之科学,就Meta词缀的回指回自身而言,必须称为元—科学。诚然,费希特留下了未竟的事业,我仍愿追随他,将自己此生的Streben,献给Wissenschaftslehre,寻找知识学新进路。

  • 5 管理員 2022-02-25 10:20:42

    翻译有很多纰漏

  • 4 半废明陀 2024-05-12 14:45:51 广西

    如果真正了解斯宾诺莎的学者应该不会过于夸张地误解费希特才对,所以,历史上各种对费希特的误解(多样性)的发生机制很值得研究一下,这似乎和著名的“导论难题”同构——换句话说就是,为何不同的“自觉的神话传承者们”会打得不可开交?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做哲学的关键问题,就是费大师本人的问题,即“他们”无论怎么变更主体性框架的概念构思,其实都要遭遇(总已遭遇)最后一着(界限与分裂),即使原初结构搞得再复杂,也没有助于走出迷宫,而对“每个费希特”的刻意误解,视乎就是适时作为“风箱中的老鼠”的精神甩出的肯定产物,顾一体两面的,这种肯定产物就是费希特哲学所要展示的最终答案,一种彻底的内在性——这就是差异与重复,否定哲学与肯定哲学,非哲学——即使没有撤退可言,费大师也终究不是德里达,老实人呀(๑˙ー˙๑)!

  • 6 宴之敖 2018-09-22 23:03:00

    这一套五卷全部选自批判版第一编,即费希特生前发表的著述,故先前名为《著作选集》。梁《柏林时期的体系演变》结尾说到,《遗著选集》留待后人了,也就是本也没打算翻译手稿。(至于第三第四编,即书信与笔记,窃以为没有必要大规模翻译。)

  • 5 Philosofaker 2023-11-05 15:20:07 上海

    承接舒尔策对于心智结构的返回,1794《论知识学的概念》设想了一种未来的知识学去综合批判体系与独断论的对立:物自体被主观化地设想为通过感觉而被间接觉察,事物则借由现象被表象。欲澄清科学大厦的基础原理以及诸命题借以关联和综合的条件,就需要作为一般科学之科学的知识学。继承莱因霍尔德的基础哲学关怀,费希特同样试图从一种绝对无条件的自我规定性推导出第一条Grundsatz,进而为体系的唯一性提供辩护(体系唯一性和绝对原理存在循环论证)。知识学奠定行动必然性,具体科学却面向无限内容敞开;错误源自判断力在自由活动中对规律应用的混淆。逻辑通过抽象思维形式,知识学通过反思思维“形式的形式”,反思与抽象因此互相规定。前意识主体的绝对因果性作为努力不可表象,自我非我由于量的限制而互相规定于绝对自我之中。

  • 8 非虛構 2021-11-13 20:54:56

    费希特是德国哲学史上的一个过渡性人物,他的哲学动力来自康德,他的著作以修正康德为起点,最终导致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费希特深受康德伦理学思想的影响。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表明,他确信人是自由的伦理主体这一信念为费希特开辟了新的哲学可能性。但是,即使是康德也并不足以满足费希特,因为康德的起点并不是自己伦理主体,而是说明科学研究的经验世界。康德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只使自由的和伦理上尽责的自我成为可能,而这种证明确实不是给予的。由于费希特想为自己的哲学奠定更坚定的基础,因而进行了一些更改,这些更改最初显得非常天真,最终却产生了与康德大相迳庭的唯心主义。康德的动力是上天和内在的道德法则;费希特过分专注内在的道德法则,因而忽略了上天。

  • 0 苍生 2022-11-21 13:40:40 新疆

    选读《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在不断综合失败矛盾乍现的自我里,绝对自我已经蠢动了。 看不下去了。。。三条原理完全“够用了”。

  • 0 xu4nz 2023-04-24 17:01:30 浙江

    补标,全部知识学的基础,2022.7

  • 0 fnGzhAng 2025-02-04 14:40:53 黑龙江

    读了《论知识学或所谓的概念》

  • 0 朝阳 2024-10-31 18:11:57 北京

    读了《试评一切天启》 错字太多了,校对很不认真。

  • 0 Entelecheia 2024-09-25 11:44:16 福建

    事实行动凭借同一性承诺的第一原理设定绝对实在性的自身;凭借差异性排除的第二原理反设定相对客体性的非我;凭借反设定为成立自身而伴随的限制性第三原理综合为可分割的自我与可分割的非我相对立。全部知识学即在三大原理确立的主客设定的先验综合下展开概念辩证法的无限嵌套:理论理性由创造性的想象力通过拟定时空及范畴进行想要综合对立面而不能的交替,故其在无限次的交替综合中不断生产出感觉、直观及知性中的主客体的实体性表象,进而观念论与实在论的因果次序也在相对的交互规定中经历循环而重叠合一。实践理性悬设唯一可为本体的绝对自我为实现第一原理中自身的返回而进行向无限寻求反思的努力,不得不自在的非我阻碍及表象作为反思之手段必然被推演,伴随渴望和强制的感觉迫使自我将冲动继续而复又经历循环。从此相对成为既定,自由成为理想。

  • 0 爱之工 2024-06-27 21:21:35 山东

    对读斯宾诺莎和费希特可以摆脱诸多庸见。

  • 0 回到黑格尔 2024-04-24 14:07:37 陕西

    西哲复习参考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 0 慕容摘星 2020-06-29 12:39:57

    梁先生译的非常好,爱不释手。

  • 1 Soma 2022-01-21 18:58:32

    评价也许有苛求的成分,望见谅。 第一颗星扣在术语问题上: 1.学术翻译居然没有术语对照表,极易造成理解困难和误解的问题。 2.对费希特的几个关键术语(如“setzen”)缺乏解释,对费希特初学者不太友好。 第二颗星扣在内容上:费希特为《全部知识学的基础》额外写了两篇引言(Introduction),这个在英文版(Peter Heath and John Lachs译本)中被摘录了下来。两篇引言的篇幅较长,占全文(算上引言)约¼的篇幅,在此仍希望编者能考虑一并译出,毕竟,引言对于走进一本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再次感谢译者和编者的付出!

  • 0 student 2023-04-11 21:52:47 山东

    费希特简直是天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