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死的年代的书评 (9)

Jiawen 2020-02-08 23:36:16

爱与死的年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有好多处地方让我读得难过,读得落泪。 格雷贝尔在长达两年的前线战事后终于获批三个星期的假期,回来之后却看见自己曾经熟悉的家乡早已遭受轰炸,变得面目全非。人们不得不流落街头,居无定所,但仍艰难而带有希望地四处寻找自己的家人,希望亲人没有被炸倒的建筑压死。...  (展开)
ENCLeo 2021-09-14 19:03:04

焦虑与希望的:《爱与死的年代》

大家好,我是花枭。 德国作家雷马克曾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争带来的阴霾和回忆中写出了大名鼎鼎的《西线无战事》。除去这本书外,雷马克的许多作品都显得有些逊色,不为人知。但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雷马克不仅参加过一战,在二战时期也曾因其犹太人的身份遭到纳粹党迫害...  (展开)
先生的Mérida 2021-10-02 13:37:40

当我的灵魂成为一片废墟时,我还活着吗?

最近我读了雷马克的书—《爱与死的年代》,很早前我读过他的一本书,书名是《西线无战事》,那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两本都是以战争为背景叙述的书,核心主体是反战,两本书的主人公都是参战者,作者用参战者的视角和内心活动来表明对战争的怀疑和厌恶。 雷马克的书大多...  (展开)
五行缺水 2019-09-17 22:06:12

《爱与死的年代》:战争是老早已经失败了

原文地址: http://www.qh505.com/blog/post/5474.html 这棵植物摆动着,随即孤零零地立在那儿,映衬着他那沉下去的脑袋所感知到的缩小了的视野,沉寂而且分明,带着微小事物那种整洁样子所能给予的安慰和所有的宁静。它越来越大,直到它充塞了整个的天空,于是他的眼睛闭上了...  (展开)
示播列 2019-07-07 20:02:27

雷马克:世界反战文学的不朽旗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控诉,也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这是德裔美籍小说家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扉页上的著名献词。这本反战小说自从1929年出版以来,迅速被翻译为全球多个语种,累计销量超过3000...  (展开)
twinsanne 2019-03-27 11:13:04

他以写作对抗狂热的时代,见证半个世纪的残酷与浪漫

他以写作对抗狂热的时代,见证半个世纪的残酷与浪漫,这些故事是他一生的影子。 他是全世界拥有读者最多的德语作家之一,文学名匠茨威格、君特•格拉斯推崇的大师,影响诺奖得主鲍勃•迪伦的经典名家。 从德国小城到前线战场,从瑞士乡间到巴黎街头,从好莱坞到曼哈顿,埃...  (展开)
努力奋斗的大爷 2024-06-21 17:39:28

战争中的悲惨景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主角在战争节节败退的时候,从前线回到家乡休息3周假期。 由于休假期间已经是德国节节败退的阶段,因而家乡也已经遭遇了持续的轰炸。因而到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父母的下落。在战争期间,所有人都人心惶惶,党卫军看谁都像是叛徒,那景象有些红卫兵的感觉。特别是那些没有权...  (展开)
西柚Sheep 2022-04-11 23:12:37

特殊时代的爱

特殊时期又读雷马克。《西线无战事》写了一战,《爱与死的年代》写了二战。无论是哪一本都带有自传性质。雷马克十八岁时参加过一战,在战场上亲眼目睹了纳粹主义的残暴,看到了战争的真相,梦想破灭,信仰崩塌,人性泯灭,那一代是垮掉的一代,是彻底被摧毁的一代,迷惘的一代...  (展开)
𝙅 2020-05-27 11:13:30

爱和死亡,火和雨点,烟和废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聚焦于一位普通士兵,当已经意识到战争注定失败,发动战争注定错误时,还会心甘情愿在战场上奉献生命吗?整本书都在透露着这样一种虚无感。 爱和死亡,火和雨点,烟和废墟。盼望着,等待着那个春天的到来,春天或许并未姗姗来迟,只不过这不是人们期待的那个春天。 战争的可怕...  (展开)

订阅爱与死的年代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