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亡 短评

热门 最新
  • 51 久道 2015-06-23 18:33:32

    太罗嗦,其实不是没新货,比如秦将杨喜亲见霸王之死而其后裔为司马迁姻亲的考证,扶苏陶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典故为伪,秦军变为汉军,垓下之战的前阵为陈下之战,垓下之战的复原等说都可以,但啰嗦了就没意思。作者认为项王之败死在坑杀秦军,其实没搞懂,项王真正是死于汉政权的秦制军国民总体战。

  • 32 冰山之默 2015-05-01 00:55:17

    楚汉相争,刘项对峙于荥阳。刘邦形势危急,派著名说客陆贾诣项羽请和,羽不许,陆贾险被杀。就在危急存亡之时,一个名叫侯生的人主动请缨,他成功说服项羽接受和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并且当天就带回了被项羽作为人质扣押了三年的刘邦父亲和妻子。然而这个侯生第二天就谢绝了一切封赏,消失在历史中。他是怎么说动项羽接受了对刘邦极为有利的和约、他究竟是谁、他之后去了哪里,完全没有任何记载。他就象一朵天边彩云,用一天时间改变了历史,之后完全消失,只剩下史记中短短三十字的记载,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 17 小护士毒舌猫-虞兮虞兮奈若何 2016-01-07 12:41:23

    有史记在前,后人基本也就只能写到这水平了。这本没那么飘,杂想乱入还是有点多。

  • 13 tiiiiin 2016-05-06 06:34:25

    与之前两本差的太多。 这本就是《史记》翻译加圣地巡礼。

  • 7 木华 2015-12-30 11:12:43

    迄今为止我读过的关于楚汉战争最好的一本著作。与大部分黑白分明刻意渲染善恶的章回体小说不同,本书并未以垓下决战结束,最后一章探讨的“最后的秦军”简直神来之笔。如果有人觉得此书不好,那一定是因为他读书太少,没读过别人写的楚汉战争。

  • 5 愚公 2017-05-13 16:43:09

    李开元这部楚亡是紧接秦崩,以楚汉之争为主要背景的历史作品,从资料上主要是依据史记并加以翻译润色而成。保持了非常好的文学写作的特征,从人物与事件交互的角度,很好的对历史上这场亡秦之后的统一战争进行了描绘和刻画,虽然主人公是刘邦,但是李开元还是花了大量的笔墨就楚霸王的身世和死后进行了详细的描绘,让我们能够在千年之后依然能够对其波澜壮阔的一生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但总体上的感觉,这本书不如秦崩更有历史的冷静,反而陷入了历史叙事的常态,对于战争的各个角色不惜笔墨进行刻画,反而失去了一种清晰描绘的线索感。总觉得为了写这本书,而增加了笔墨,缺乏对于历史线索和背后更加深入的思考。本书最后附有李开元先生对于父亲的纪念,历史学也算是家学传承。

  • 5 nobodyknows 2016-05-04 15:05:23

    虎扑步行街的历史第一武将评选韩信要夺冠了,找本书温习一下淮阴侯的事迹

  • 3 寒鲲 2016-12-16 12:17:48

    结合最新历史学研究成果出炉的一部楚汉战争史普及读物,系历史学者手笔,严谨有据的同时能做到文笔畅达,实为文史两顾的不俗之作。

  • 4 Tradition 2018-12-24 22:15:15

    李开元系列特点在于历史地理的考证,古史资料少,如果没有历史地理的考证,很难了解古人用兵的精要,所以中国古代军事史研究必然要用历史地理考证和战场考察补充军事史料之严重不足

  • 2 吸濡之鱼在江湖 2015-10-24 17:58:31

    历史地理和古战场考察的部分最有价值。每次写到考察时都要晒晒谁谁接待,哈。最后追想谁让司马迁得知了垓下之围的细节,这块也有意思,探究了史记中涉及的本朝史的史源,也算回击了一些民科虚无主义的“唉呀,当时这种场合怎么可能有第三者知道细节,所以这肯定又是司马迁文学化写作编的情节”的说法。

  • 4 启风 2016-04-27 15:15:19

    好读,又不失严肃。楚汉史料稀少,李开元在重新整理之余,合理推断了一些细节,比如陈平如何离间项羽、范增。

  • 2 张眼 2017-06-18 11:33:45

    书中最精彩的段落仍然是史记里的那些经典段落,而李开元自己的观点和历史考证倒也是颇有价值的。至于他发的那些感悟,说难听点,也就只是高考作文的水平。作者想学司马迁,然而最终也只能是狗尾续貂。

  • 2 凌霄 2015-08-24 15:08:01

    我是奔韩信和项羽而来,我觉得对项羽败亡的分析还是比较深刻的。尾声里对中国古代佛教前时代宗教总结很独特,关注生而忽略死所以有哲学而没有宗教。 全书给我一种说不出来的不痛快感,除了项羽垓下败亡和乌江自刎非常壮怀激烈外,其它并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文中反复提及文学与历史间的关系听多了也很烦燥,觉得作者好生的啰嗦。对了,副标题里的韩信最后的结局干脆没提……

  • 1 爱地人 2016-06-12 04:25:43

    将汉承秦的历史图表,确定为秦崩后楚兴,楚亡后汉立,也算是找回了此前朝代继承关系的一块拼图。用最常见的材料(尤其是《史记》),却写出不一样的历史,主要来自于:一、近似文学虚构的想象力;二、用实地地理去复盘历史的记忆。已豆列。

  • 2 宇文飞升 2016-03-25 18:32:04

    对楚汉争霸中各战役地理阵型还原较详,是最大亮点,故不失为开卷有益的历史读物,至于李氏自我期许的所谓“以文补史”“打通文史哲”,只能呵呵

  • 2 伏波山人 2016-11-17 15:51:49

    倒是比上一本好一点,没有沦为流水账。依旧穿插着不少新观点,不过由于是叙述类的历史,对新观点的解读没有那么深入,同时李教授对一些模糊的事件痴痴不忘,强行解释这点就不太好了

  • 1 惜园 2023-05-25 20:19:06 山西

    病中读毕,感觉比《秦崩》要“简单”很多。相比于获得新知,此书更多是一种怀旧。特别是有关韩信的部分,毕竟汉中是我除了故乡和长春之外最熟悉的城市。当年的陈仓道大致是今天的宝成铁路,去年坐火车去略阳,路上曾作一联,落款即是“惜园主人口占拙对于秦巴山下、嘉陵江畔”,今日想起,恍如昨日。 另:本书解决了我读《秦崩》时的两个疑惑:1、秦南部军并没有“五十万”之多;2、“共天下”观念的瓦解离不开张良。 OS:张良真了不起。但是,辩士侯公在和刘邦的对话里,却有这样一句:“如果只是以貌取人,请问大王用将为何不用陈平而用韩信,运筹为何不用张苍而用张良?”啊!我不能接受张良不是美男子!(开玩笑🤔)

  • 2 溼骨林蛞蝓 2016-12-28 21:31:47

    用通俗笔法常见史料写史也能出新意的典范。但本书对项羽着笔太少 远不如太史公项羽本纪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