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的原文摘录

  • “对相机说话的大自然不同于对眼睛说话的大自然。” (查看原文)
    nolix 3赞 2019-03-31 10:57:16
    —— 引自章节:Safari这个词。
  • 影像不是失物、离去的情人、失去的睡眠、掉了一颗纽扣的衬衫。但摄影是不带武器,就无法完成的一种活动。它不像文字,把记忆当成精致的、可拆卸带走重组还魂的建筑物。影像存在于一时一地,也只存在于一时一地。即使同一地点、场景,等待一样的光线……嗯,等待光线,多么不精准的语言。事实上,地点不可能同一,人物已老去数秒至数天,而光线波长从不曾一致。不过摄影者还是认真地背着相机的重量,等待光线和快门机会的到来。他们心底总会有想象的画面,并且相信那画面必然在转角处出现,就像人一生中总会等到一个珍重的告别之吻。 (查看原文)
    cyrene 2赞 2017-02-28 21:49:20
    —— 引自第35页
  • 这两点竟意外地完全定义了我心目中生态摄影者所要追求的:他们终其一生在发现光与相机所能捕捉的野地和野性,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追猎光的标本。而他们面对自身的照片时,将会追忆、重温那个他们曾经亲临的现场,然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才是光与相机所捕捉的。 (查看原文)
    cyrene 2017-02-28 21:44:44
    —— 引自第28页
  • “美”必然是人类语汇里,最充满歧义的字之一。从砖头旁冒出的细叶碎米荠到西伯利亚冰原,从孩子墙上的涂鸦到莫奈捕捉的光影,从苏格拉底的辩论到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笔下的矛盾人性,都可能存在着令人炫目、心折的美,但这些美却各自不同。 苏格拉底弟子色诺芬曾在《回忆录》里提到他的老师和柏拉图对美的看法。苏格拉底认为审美有三个重要范畴:首先是能将自然之美再现的“理想美",其次则是通过眼睛表达灵魂的”精神美“,最后则是具有实用型、功能性的美。 卡帕在一名参与西班牙内战的士兵中弹瞬间按下快门,埃迪·亚当斯则在越战期间,当一个越南警察局长当街枪决一名越共时按下快门。唐·麦卡林不仅拍下那些扣扳机的画面,他还拍下比夫拉独立战争中一个手拿着法国玉米牛肉空罐头的白化症儿童……这些照片我们绝不忍以美或诗意来形容,但那其中确有力量,像是虚空中有人伸出一只手,抓住云雀般握紧我们的心口。 美有时候靠近”善“一点,有时候靠近”真“一点,有时候它们彼此推开,有时又像是扶住彼此的一面墙,得互相依靠才不会坍塌,得互相温暖才不会碎成尘埃。没有人能真正厘清它们的关系,就像没有人能够到达地心,或情人的心底。这些力量的总合,我们称之为艺术的力量。 有时候我想对我来说国家很遥远,真正存在的是我们曾经度过美好岁月的场所。 (查看原文)
    Lois_ 2019-01-16 23:06:56
    —— 引自第1页
  • 将事件化为词语就等于在找寻希望,希望这些词语可以被听见,以及当它们被听见之后,这些事件可以得到评判。上帝的评判或历史的评判。不管哪一种,都是遥远的评判,然而语言是立即的。——John Berger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许多时刻文字没有出现,影像却出现了。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这扇窗终究成为他“最后一条依然坚守的壕沟,捍卫心智的壕沟”(W.Eugene Smith)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时间是什么呢?如果别人没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是知道答案的。不过如果有人问我时间是什么的话,这我就不知道了(Saint Augustine)。Borges说他对诗也有同样的感觉。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呈现了人所可能决定如何对待自然的双面性:可以用火药可以用光(Adolphe Braun)。 从快门速度的追逐,到透视知识理性的建立,美学的发现,终于来到伦理的思辨。一张不具备伦理思考刺激的野地照片,才 真的跟渔夫、猎人、漫游者过去对野地的认识没有差别。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时间并不是均匀的胶质,当兵的日子过得非常缓慢,但回忆时却觉得那段时间过得飞快。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成年人的哀伤表情仿佛两种情绪的矛盾组合:他们像被遗弃的孩子想要呐喊,却又设法不让自己喊出声音(Charles Robert Darwin)。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爱有等差,爱也计较代价,爱有时候甚至被视为是一种道德或背德……即使你爱的是同一个人。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站在那样的照片面前,影子突然和我们身体脱离,它痛苦地蹲了下来,或者发出没有人看得见的微笑,抑或是掉下比空气还轻的眼泪,影子记得的事永远比影子的主人还要多。就像一根吹熄的火柴棒,无意间从照片里被丢了出来,掉进我们心底那片非洲热带稀树savanna草原,火饥饿地复活了。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他也相信人或生物会发散着一种流出物,进入观察者的穴位使其产生知觉。而光是从眼睛中射出来的,就仿佛它是一盏灯笼,里头点着一把火。当我们看世界时,火光穿透充满水的部分朝外而去,接触到被观察者的流出物,于是一切再重回眼中才反映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一张照片的出现既是意外,也是命运。它是被拍摄动物、环境的命运,也事关拍摄者的命运。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生命如银河般发亮且流动,我们无法以一张影像完全代表生命之河,没有办法用一张照片代表云豹。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隐藏在所有东西之下的是自然的法则,在这种自然法则中存在着人类的希望( Alfred Stieglitz )。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那张照片的风景迷恋我,而且只迷恋十九岁的我,我日后再也没有机会邂逅它了。 街道不是不能消失,不是不能改变,但一条街对一个人来说,是比Ephemeral Phenomena更持久一点的物事,它通常是集体记忆、人生、创造力拼凑起来的,有时一个陌生人进到陌生地,在很短暂的时间里,就会感受到一条街是否迷人,是否值得尊敬。当这样自有生命的东西被一些更肤浅的事物取代,意味着此地的住民,或有能力参与此地决策的人,变得更没有耐心了。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我对生命有一种愿景,我尝试用照片的形式找出它的同义词,我最深刻生命体验的同义词(Alfred Stieglitz)。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 你在那片时刻似乎感觉到什么,那种差点就可以摸到的,雾霭一般的事物,悄然渗入身体,你要按下快门,你得按下快门。那张照片将是一份感情,是光阴片刻。于是你肉身的某处被开启,成为一个湖,一个可以让情感片刻栖身的地方。我们曾经按下的快门,就像放了数十年后的印书纸一样纤薄易碎,使我们追问或想象照片背后的故事让它有了骨骼。它挽救、停留、无能为力却又像是阻挡了稍纵即逝的什么。 (查看原文)
    J 2019-04-24 09:39:50
    —— 引自第1页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