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通过对主人公于而龙近半个世纪丰富复杂的个人生活的描述和对其个人性格的刻画,宏观微观相结合地表现了建国后17年,再到“文革”10年和粉碎“四人帮”后,这期间长达四十余年的社会斗争和个人在时代中的命运,并通过不断的倒叙、插叙和正叙,通过各种形式的对比,表现了“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题。
冬天里的春天(上,下)的创作者
· · · · · ·
-
李国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国文,1930年出生于上海。念过戏剧学校当过文工团员,去过朝鲜战场,做过文艺编辑;1957年因写小说《改选》,还曾被划过“右派”。1979年又写小说《月食》,重新回到文坛,此后出版过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花园街五号》、《危楼记事》和中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没意思的故事》、《电梯谋杀案》、《涅槃》、《洁白的世界》,作品多次获奖。并著有《骂人的艺术》、《苦瓜苦瓜》、《寻找快乐》,《说三道四》、《淡之美》、《十字路口》、《红楼非梦》以及《重新评点》、《莎士比亚传》等书。曾任《小说选刊》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丛书信息
· · · · ·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精装本)(共42册),
这套丛书还有
《推拿》《长恨歌》《你在高原》《英雄时代》《钟鼓楼》
等
。
冬天里的春天(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冬天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春天里也会有冬天的严寒
一个过于标签化的人物记录本,一个先入为主的三段论,一个以意识流叙事手法让人不知所云的简单故事,一本一定程度上浪得虚名的茅盾文学奖小说。 小说是以老革命家于而龙回到故乡而引入而展开,通过他三天两夜的特殊经历,透过日常的点滴生活细节,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
(展开)

过于强调写作技巧,故事性不强
倒叙加插叙的写法虽然比较特别,可是象这种主打追寻三十年前悬案的情节就很不适合了,一开始就让大家知道大坏蛋就是王维雨,一点悬念都没有,看着很没吸引力。 整部小说最吸引我的其实是关于文革的控诉,虽然作者把责任都推到江女人的身上,但是关于那个活过了长征、抗日、内战...
(展开)

血痕上的乳房——读《冬天里的春天》作
. “七十……八……” 这是挥在芦花胸脯上的第七十八鞭。遮羞的红布早就已经破碎了,在那之后的每一鞭都结结实实地抽在芦花血肉模糊的胸上,甩出一串肉珠来。其中一个乳头不知道是在第几鞭时被拉下,只留了一个空洞的眼,汩汩渗出汁来。 男人们被孩子叫回了家去。妇人是不敢发...
(展开)

血痕上的乳房——读《冬天里的春天》作
. “七十……八……” 这是挥在芦花胸脯上的第七十八鞭。遮羞的红布早就已经破碎了,在那之后的每一鞭都结结实实地抽在芦花血肉模糊的胸上,甩出一串肉珠来。其中一个乳头不知道是在第几鞭时被拉下,只留了一个空洞的眼,汩汩渗出汁来。 男人们被孩子叫回了家去。妇人是不敢发...
(展开)

时间,能记住一切,还原一切。
时间,总能悄无声息的改变一切。 所有的答案都在时间里,过了那个时间,一切都变了,能量场变了,内心的决定也变了,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有时候,有些事,急不得。时间却能打捞一些东西,也可以把很多事还原成它应有的样子。 这个世界,有些人就喜欢真...
(展开)

“不会撒谎的人撒了个谎,为什么总心虚胆怯、漏洞百出呢?而善于撒谎的人,哪怕瞒天过海,也绝不露馅,关键就是前者怀疑自己是假的,而后者相信自己的真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冬天里的春天》的作者是当代作家李国文,他于1930年出生于上海,19岁毕业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之后入党并成为了文工团员,并前往了朝鲜战场。 李国文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揭露社会阴暗面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干预,并创作了小说《改选》,因此被打击为“右派”而受到迫害。 沉沦的... (展开)>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7.6分 53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7.9分 22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6.5分 82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12)7.4分 3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特装本) (万古如长夜)
- 人文-茅奖特精装 (陈公子)
- 2021年读过的书 (沙迦)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LAST STARDUST)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天道宗掌教至尊)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冬天里的春天(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千寻 2023-08-18 20:05:29 湖北
这一部茅奖作品现实与回忆不停交叉的写法很不错。主角于而龙的抗战时期英雄形象非常精彩,但是还是比较同质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那动荡的岁月里对“革命”的反思,而他的两个孩子于莲和于玮却更让我喜欢,新时代是需要新人的,尽管他们总被“风刀霜剑严相逼”
1 有用 judetheobscure 2023-12-14 12:08:27 上海
一篇超长的“革命”的“浪漫主义”的小作文,作为一篇小作文而言,写得真是声情并茂,文采斐然,堪得满分。
0 有用 沙迦 2021-07-28 23:37:45
情节切得太多太碎,布局有点凌乱,文中长吁短叹很多,显得啰嗦。茅盾文学奖有点让人失望。
0 有用 Lincoln 2024-09-02 23:21:03 山东
弃读了…
0 有用 faith 2023-09-07 18:39:07 安徽
意识流的写法,现在、过去,反复交叉,一开始读还真是有点费劲;对人物的描写,即使放在当下,也不过时:王纬宇的狡黠两面,芦花的嫉恶如仇、勇敢果决,于而龙的正直坚毅,个人命运夹杂在大时代下,不停的冲突,有幸福有悲伤,确实如书名,曲折中充满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