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之战:1944-1945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 東郷柏 2017-10-17 21:50:47

    如今对战史只能一翻而过;由过往的宏观叙述微缩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作战单位 让人觉得如果有地狱 那么就是东线;战史若没有地图读起来意义并不大;忠诚与正直 绍肯是我心中普鲁士军人完美的榜样;普鲁士对一代德国人而言是永远活在记忆中却回不去的故土;向坚守到5.8的德军将士致敬;苏粪禽兽没疑问

  • 4 似是故人来 2017-10-18 23:42:53

    本书是东西普鲁士战役各种史料的堆砌,其中还穿杂着战役亲历者们的回忆文章。作者想全景式地展现那场战役,但由于历史水平有限,把握不住重点,对战役过程只是流水账一样的叙述,书中有很多史料错误被译者逐一指出。对苏军暴行大段文字的揭露在其他二战书籍中不多见,这是本书的最大亮点。

  • 3 Gimmeyourcandy 2016-11-29 19:28:49

    内容十分详实的二战战争史,翻译总体不错,而且译者态度认真,指出了若干原文的错误。不过这本书只适合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的读者,否则详细的内容会让很多人望文却步。最后一点感想那就是东线比西线恐怖多了,德苏双方的厮杀和兽行给无数无辜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幸好希特勒和斯大林两个恶魔没有联合起来,否则世界末日恐怕早已降临。

  • 0 冷战老手 2015-09-13 17:48:47

    战场部分太泛泛

  • 1 三月兔亭狲介 2019-11-25 15:41:43

    还是比较好的展现了东线的绝望。我军英勇作战还要受蠢指挥猪队友(纳粹党棍)拖后腿。顺便某党军只会有同样的只懂争宠吹牛提前自己先跑的大区代表,不会有把位置留给伤员的将军,绝对没有这个战斗力。

  • 0 五花王 2018-07-31 05:22:21

    “拒不止损的结果”

  • 1 白嘲睚·Squmil 2016-10-31 22:42:51

    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一个英国人写的二战,居然在很多地方能给苏军客观正面的评价。。。。

  • 0 深溪虎 2018-03-24 14:23:10

    除了因为太多的地名,人民和部队番号带来的一点点困扰以外,真的是一本好书。没有什么好的战争,所有的战争都是残暴的,黑暗的,无情冷酷的。发生在东普鲁士的一切,让人难免想起了南京大屠杀,实际上有过之而不及。

  • 0 烙饼 2015-10-14 17:01:29

    不如《东进》和《焦土》。说不上是前两部的续篇,但是表述很清晰,值得一看。

  • 0 笑望江湖 2021-04-21 19:22:47

    英国人写的二战史,中规中矩,作者是医生出身,文笔比较冷峻单调(=乏味),都是无休止堆砌各种史料,其中关于苏军战争暴行的段落比较让人震惊(但篇幅少于预期),唯一亮点就是作者对苏联的态度比较客观中立,没有其他西方学者毫不掩饰的露骨敌视态度,此外该书的无数军事角逐和大小战役内容则比较冗长琐碎,典型的指文图书风格,没完没了的都是部队番号和军事技术细节,总体水平远不如安东尼•比弗的“柏林1945”,更不如基思·罗威的“野蛮大陆”

  • 0 马德里的格里柯 2021-11-21 23:43:01

    和一直看过的书宣传盟军正义不同,本书对战中苏军惨绝人寰罪行予以揭露,有些地方我甚至感觉苏军干的和日军屠南京城没什么区别。苏军和英军分别制造一起海难,这两起成功挤进世界五大海难排行榜榜单里,不但死亡数居远超泰坦尼克号,还以射杀伤兵和难民的行为一举啪啪打脸(战争公约都是摆设,敌方做是邪恶,盟军做是正义)。某些数据也确实没法最终统一,只能各方统计列出。对于顽强的德军应给予足够尊敬,将士彼此间信任和奉献的事不应被忽略。对党的基层行政领导撤退时多数弃他人不顾,战时自己没能力却又热衷权利横加干涉职业军队的那些废物,这类人多眼熟啊!不仅仅在帝国才有哦。看完书最想说怯懦畏罪自杀的元首太不匹配这样的军队,辱没德军的素质。PS卡廷惨案多年后在铁的事实面前才被迫承认,足以证明盟军为自身利益刻意忽略苏军的行为

  • 1 陈绿 2022-09-26 15:07:13 河北

    日本人和德国人从未反思,他们眼里的自己就是白莲花、受害者、美强惨。西方世界对二战的叙事中更是充满阶级歧视(贵族出现是天使)、种族歧视(蒙古士兵着重埋汰),将“肮脏的苏军士兵”与“天真的金发姑娘”写进同一个镜头,呵呵呵呵,你哪只眼睛看到她天真的?这样主观还不够,我们的译者比作者还恨苏军,加译注认为作者为苏军辩解……服了

  • 0 百器徒然 2023-12-29 12:20:51 北京

    战争进行到1944年,德国军队抱头鼠窜,退入东普鲁士,战火终于烧回了德国本土。苏军在德国犯下的暴行无需遮掩,但别忘了德国人在苏联做的比这更加过分。对平民施暴难以接受,但以牙还牙的同态复仇可以理解。无论什么战争,倒霉的永远是平民。 评论区惊现德吹,扯什么德军英勇作战,苏军“不会有把位置留给伤员的将军”,问题是该系列上一本《焦土》还提到大卢基惨败时德军瞒着伤员逃跑,说白了,在兵败如山倒的时候,哪国军队都会出现类似情况,人性使然。亚洲人当德吹跟欧洲人粉日本鬼子没有区别,你可以钦佩德军的战略战术,但不能无视其战争罪行。

  • 0 刘员外 2020-02-17 09:50:37

    作者一直在提醒读者,不要相信二战后期德国人公布的击毁敌方坦克的数据。

  • 0 judeyu 2019-09-28 08:56:49

    【藏书阁打卡】困兽犹斗!这四个字用来形容东普鲁士包围圈里的德军残部再合适也不过!和之前基辅包围战德军的辉煌,1945年的德军只能凭着保卫家园的一丝热情战斗,往往是战斗到最后一人,直到柏林陷落,这里还在苦战。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柏林是全军尽墨,这里却还可以从海路撤走。然而悲剧也就因此发生,难民船被苏联潜艇击沉,数千人命丧海底,而大批无辜的孩子头重脚轻倒浮在海面上。被征服的德国小镇,得到的不是和平,而是在废墟里被再度掠夺,男人被枪毙,女人被强暴,战俘则被运到苏联腹地从事艰辛的劳动。这里面最具讽刺的是农民们出逃的大车,车夫竟然是苏军的战俘,因为他们知道回家以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 0 hzbbb 2016-08-24 04:13:46

    难得英国战史能比较客观评价东线红军

  • 0 wjpo 2021-01-16 21:28:11

    作者水平一般。

  • 0 Aegisplus 2017-08-19 12:31:53

    看战史真的时刻需要地图册……

  • 0 瞎逛的熊 2020-05-05 21:45:48

    侵略者变成了卫国者,卫国者变成了复仇者,这使得普鲁士之战变得极其惨烈。相比于苦战的德军,海难、空袭、军纪涣散的苏军、饥饿、恐惧让撤退的妇孺老弱平民们的伤亡更是惨重。

  • 0 Cincinnatus 2018-01-26 12:24:07

    内容还是很详尽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