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先后就职于某大型金融机构及某大学。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坐天下很累》等。
目录 · · · · · ·
序:当历史扑面而来(莫言)
自序:我的文学青年生涯
无处收留:吴三桂
他既不是忠臣,也已不是孝子,命运撕掉了他所有的面具,现在,他只是一个因为女人而狂怒的男人。
曾国藩:意志力的化身
经过一年多的乡居,再出山时,曾国藩如同变了个人。他斩关夺隘,没有被挫折打垮,反而本领大长。行动做事,由原来的方正,一变而为圆通。
· · · · · · (更多)
自序:我的文学青年生涯
无处收留:吴三桂
他既不是忠臣,也已不是孝子,命运撕掉了他所有的面具,现在,他只是一个因为女人而狂怒的男人。
曾国藩:意志力的化身
经过一年多的乡居,再出山时,曾国藩如同变了个人。他斩关夺隘,没有被挫折打垮,反而本领大长。行动做事,由原来的方正,一变而为圆通。
· · · · · · (更多)
序:当历史扑面而来(莫言)
自序:我的文学青年生涯
无处收留:吴三桂
他既不是忠臣,也已不是孝子,命运撕掉了他所有的面具,现在,他只是一个因为女人而狂怒的男人。
曾国藩:意志力的化身
经过一年多的乡居,再出山时,曾国藩如同变了个人。他斩关夺隘,没有被挫折打垮,反而本领大长。行动做事,由原来的方正,一变而为圆通。
女人慈禧
她精力充沛,她热爱生命。她不像别的女人那样缺乏生命的热度,自甘于生命火焰有气无力地默默燃烧。
1913年前后的袁世凯
如果袁世凯在1913年死去,他会作为一个进步人物,一个卓越的政治家被永载史册。不幸的是,他又多活了三年。
科举之路:千年悖论
岁月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流去,武则天那卢舍那大佛一般丰满安详的脸庞在历史之幕上逐渐模糊,山河渐渐变得冷落萧条。科举制一点点完善,稳定之后,又一点点地凝固,僵硬。最后,朱元璋出现了。
酷刑:残忍的游戏
科举制度表现出完整、有序、严谨、实用的金属性质的特征,在整个模糊涣漫的背景下显得特别的醒目。
从武勇到优雅:满族汉化史
明末那出天翻地覆的历史大戏的结局实在出人意表。谁也没有想到,是穿着树皮鞋的满洲人从斜刺里冲上舞台,从演得如醉如痴的两大主角李自成和崇祯皇帝手里夺走了权杖。
神女生涯:柳如是与顾眉
明末的秦淮河畔,是道貌岸然的中国历史没有遮好的一处隐私。
定居的成吉思汗
它供奉的,不是成吉思汗的尸体,也不是骨灰,而是弓箭、马鞍和奶筒。
蒙古无边
在草原的静默中,牧人依然在思考草为什么青了又黄了,人为什么生了又死了。
隐士们
隐士们像传说中的翩翩白鹤优雅地盘旋在中国历史的上空。
慕古者说
心中常会涌起一个怪异的冲动:穿上古代的宽大衣袍,骑上一匹马,在大街上缓辔而行,安然地收获满眼的惊诧、好奇和不解。
所谓70年代人
而实际上,毫无疑问,我们还处于青春期末尾,精神上的几何裂变刚刚结束,心理地震余波未尽。
我是谁
“我”的出现,意义不亚于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
记忆力
而记忆力,不过是个收收发发的壮劳力,属于蓝领,任何人都能拥有,出众的记性和发达的肌肉一样没什么了不起。
欲望
所有的午夜叹息,所有的清高孤傲和逃避沉沦啊,所有不结实的花,所有船的残骸啊,你们不是毫无意义的。
时间
虚云说:“如果我该死在你手里,就请便吧!”
在爱情以外
人们小心翼翼地计算之后,再投入,在进展过程中认真衡量仔细观察,随时准备抽身退步,置对方于一脚踏空的境地。
松赞林寺
它是日常的,现在的,是藏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少的东西,就像他们的厨房。
灭蚊记
只有蚊子,是游击战的专家,它惯于单枪匹马,行迹飘忽,取鲜血于狡猾自私的人类如探囊取物,颇有古代侠客遗风。
别管我叫作家
我喜欢落伍。我不喜欢跟着大部队前进。
“通俗历史”的“启蒙作用”
更多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学财经的我把笔伸向了历史。
出书记(代后记)…330
· · · · · · (收起)
自序:我的文学青年生涯
无处收留:吴三桂
他既不是忠臣,也已不是孝子,命运撕掉了他所有的面具,现在,他只是一个因为女人而狂怒的男人。
曾国藩:意志力的化身
经过一年多的乡居,再出山时,曾国藩如同变了个人。他斩关夺隘,没有被挫折打垮,反而本领大长。行动做事,由原来的方正,一变而为圆通。
女人慈禧
她精力充沛,她热爱生命。她不像别的女人那样缺乏生命的热度,自甘于生命火焰有气无力地默默燃烧。
1913年前后的袁世凯
如果袁世凯在1913年死去,他会作为一个进步人物,一个卓越的政治家被永载史册。不幸的是,他又多活了三年。
科举之路:千年悖论
岁月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流去,武则天那卢舍那大佛一般丰满安详的脸庞在历史之幕上逐渐模糊,山河渐渐变得冷落萧条。科举制一点点完善,稳定之后,又一点点地凝固,僵硬。最后,朱元璋出现了。
酷刑:残忍的游戏
科举制度表现出完整、有序、严谨、实用的金属性质的特征,在整个模糊涣漫的背景下显得特别的醒目。
从武勇到优雅:满族汉化史
明末那出天翻地覆的历史大戏的结局实在出人意表。谁也没有想到,是穿着树皮鞋的满洲人从斜刺里冲上舞台,从演得如醉如痴的两大主角李自成和崇祯皇帝手里夺走了权杖。
神女生涯:柳如是与顾眉
明末的秦淮河畔,是道貌岸然的中国历史没有遮好的一处隐私。
定居的成吉思汗
它供奉的,不是成吉思汗的尸体,也不是骨灰,而是弓箭、马鞍和奶筒。
蒙古无边
在草原的静默中,牧人依然在思考草为什么青了又黄了,人为什么生了又死了。
隐士们
隐士们像传说中的翩翩白鹤优雅地盘旋在中国历史的上空。
慕古者说
心中常会涌起一个怪异的冲动:穿上古代的宽大衣袍,骑上一匹马,在大街上缓辔而行,安然地收获满眼的惊诧、好奇和不解。
所谓70年代人
而实际上,毫无疑问,我们还处于青春期末尾,精神上的几何裂变刚刚结束,心理地震余波未尽。
我是谁
“我”的出现,意义不亚于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
记忆力
而记忆力,不过是个收收发发的壮劳力,属于蓝领,任何人都能拥有,出众的记性和发达的肌肉一样没什么了不起。
欲望
所有的午夜叹息,所有的清高孤傲和逃避沉沦啊,所有不结实的花,所有船的残骸啊,你们不是毫无意义的。
时间
虚云说:“如果我该死在你手里,就请便吧!”
在爱情以外
人们小心翼翼地计算之后,再投入,在进展过程中认真衡量仔细观察,随时准备抽身退步,置对方于一脚踏空的境地。
松赞林寺
它是日常的,现在的,是藏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少的东西,就像他们的厨房。
灭蚊记
只有蚊子,是游击战的专家,它惯于单枪匹马,行迹飘忽,取鲜血于狡猾自私的人类如探囊取物,颇有古代侠客遗风。
别管我叫作家
我喜欢落伍。我不喜欢跟着大部队前进。
“通俗历史”的“启蒙作用”
更多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学财经的我把笔伸向了历史。
出书记(代后记)…33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女祭司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神的祭品之时,就意味着神已由远古时的大地之母变成了男性。男性已经成为大地的主宰,男性的自私和冷漠注定将越来越无情地笼罩整个世界,如同冬季将要来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性变成了人世间最丑陋、最黑暗、最难于启齿的事物。人们畏性如火,他们担心这种如火的激情会烧掉制度和秩序。这是一个男性主宰的世界,一切秩序和规则都反映了男性的强硬、狭隘和冷酷。男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发明了“女诫”“女训”“女论语”,发明了“男女授受不亲”“叔嫂不通问”,发明了“女子无才便是德”,他们用高墙重院,用小脚绣鞋,用谎言和恫吓把女人们囚禁在自己的手心里,最大限度地把她们与性隔离。可是在诅咒性的同时,他们却在妻妾成群之后还要眠花宿柳,用金钱换取肆无忌惮的性放纵。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神女生涯:柳如是与顾眉 -
基本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作为凝聚人心、整合全社会意识形态的精神支柱,是每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出发点和归宿。所以,每个社会总是竭力高扬这种价值观,巩固这种事关社会向心力的精神制高点。然而,当一种本来是为关照大众而产生的道德标准被过分夸张地炫耀在半空,声嘶力竭地被人宣扬之时,却显得有点讨厌、有点不诚实。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无处收留:吴三桂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千年悖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千年悖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 条 )


绝处不逢生,英雄也末路——无处收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千年悖论] 忠臣孝子 原以为是你的归宿 却不想尴尬收场 如春的云南 不是天堂 不过是南柯一梦 轻财好士、美丰姿、善骑射 叛徒、投降者、贰臣 都是对你的评价 史书的评价 仅供参考 我们不过是历史的旁观者 纲常名教的道德约束 过犹不及 内圣外王 是追求、是标准、是理想 然而 冰... (展开)
历史是悲哀者的赞歌——读《千年悖论》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张教授的书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诚如莫言先生的中肯评价“张宏杰的笔总是能如此轻松地割开时间的帷幕,让那些本来离我们极其遥远的历史人物的气息甚至体温扑面而来。”张教授灵巧的让历史中沉浮的一个个人物,或英豪,或便佞,或奸诈,或浮夸,真实的在你眼前展现。仿佛他不... (展开)
《千年悖论》|无处收留:吴三桂
失算失算,并不好看😂 因为序的内容过长,所以我在看样本章节时候没看到几句正文。把书买了来看到内容,只“嘶”的一声,后悔不迭。 原来这是作者第一部作品,和《简读中国史》的水平相差甚远,读之颇有如鲠在喉甚至偶有yue然之态。不管怎么样,总不能浪费吧,还是读完吧。 ...
(展开)
> 更多书评 4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重庆出版社 (2018)7.2分 89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7.7分 527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22)7.1分 248人读过
-
时事出版社 (2000)8.1分 9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8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千年悖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沙雕網友 2023-04-27 17:46:48 广东
虽然有些比较主观,但是是张老师的第一本书,有些篇目还是很不错很精彩的,比如写女子那篇写吴三桂那篇,写酷刑还有满清那篇,加深对历史的思考和理解
0 有用 胖狄 2018-01-04 23:57:33
非科班出身的张宏杰,喜欢他的文风,不是生硬的堆砌史料,作者创造性地营造自然而然的代入感,仿佛帮助历史生动了起来,更加有血有肉,一个个纸堆里的人名,也有了情绪和悲喜。
1 有用 海纳百川 2016-10-02 10:57:15
国庆正是读书天,历史小说频翻篇。手捧千年相悖论,不羡鸳鸯不羡仙。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由历史塑造的,今天社会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答案。读历史,分明会感觉当今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太阳底下无新事,如果不读懂中国历史,就永远不会懂中国现实。
0 有用 老虎 wong 2019-12-17 15:26:26
I267/9675 江北I267/2168缺 南岸2822,4851 渝中K207/168(2楼18架B2-4) 新华书城
0 有用 vivien 2022-11-09 08:17:31 四川
果然受到余老师影响甚多
0 有用 momo 2023-04-28 14:59:19 广东
吴三桂和科举两篇值得五星,其他的一般 张宏杰确实是历史写得比较好看的了,通俗易懂、剖析又深刻,而且相对客观
0 有用 沙雕網友 2023-04-27 17:46:48 广东
虽然有些比较主观,但是是张老师的第一本书,有些篇目还是很不错很精彩的,比如写女子那篇写吴三桂那篇,写酷刑还有满清那篇,加深对历史的思考和理解
0 有用 有花无实 2023-01-25 00:44:35 四川
豆瓣上评价竟然比微信读书上的高得多。最有争议的应该还是讲满族汉化那一篇,估计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微信那边通俗读物的评论区几乎都惨不忍睹。小册子集结出书诚意不高。
0 有用 馒头不吃馒头 2023-01-07 18:30:19 海南
以《千年悖论:科举之制》最佳
0 有用 Viking 2022-12-09 20:05:52 辽宁
我们自以为了解的事情,或许只是有人希望我们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