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宰相家训 短评

热门
  • 11 悟道洞穴人 2015-11-08 02:06:20

    澄怀园语后几卷怎么都写成好词好句摘抄本了,比起老张头差远了。另影帝的荐书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

  • 5 司马光的光 2019-07-16 10:18:32

    这本书非常地好,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张英的聪训斋语和张廷玉的澄怀园语。这本家训至今还影响着桐城张氏子孙,曾经在网上看过,张廷玉的后代是必须要熟读澄怀园语的。 家训里讲的道理,都是万古不磨的道理,但是这在一般奋斗者眼里,会认为是保守的。 家训就是这样,大都是有成就的一代,写给想象中的没成就的一代。其中有进取的学问,但更多是保身的学问。 因为,对于二代三代来讲,最重要的是不是创造辉煌,而是如何使辉煌不熄灭,或是熄灭地慢一些。 用如临师保这句话形容这本书,应该十分贴切了。

  • 3 秋田胖胖子 2017-05-07 21:44:13

    这版校对不够仔细,看到好几处错误。话说乾隆真的对张廷玉很有意见啊,那个不亲自来答复的事情反反复复提了那么多次,简直怨念深重!

  • 3 ss 2015-05-08 09:25:29

    这本书真的很好,除了纸质单薄

  • 2 慢慢慢慢读 2015-05-02 17:38:10

    《聪训斋语》《恒产琐言》比《澄怀园语》好一些,但都不如所附张廷玉小传精彩!

  • 1 年年有余先生 2019-01-03 15:02:26

    座右箴: 立品、读书、养身、择友。右四纲。 戒嬉戏,慎威仪;谨言语,温经书;精举业,学楷字;谨起居,慎寒暑;节用度,谢酬应;省宴集,寡交游。右十二目。

  • 1 小胖纸 2017-06-08 10:13:35

    从明朝到清朝,张英曾祖父到张英的六世孙,每一代都有在朝为官者,福泽绵延十代,这才是真正的世家。

  • 1 2020-03-29 15:17:40

    这本家训真适合父母给青少年的孩子看,我觉得我以后有孩子会和她一起看,有一些道理相见恨晚,比如成长过程中要谦逊安心学习,谨慎选择朋友。但是我不喜欢这本,摘录的不全。还有如果这个家训出白话文对照的就好了,看文言文可太累了,小小的一本看了好久啊

  • 2 势至 2020-07-02 11:15:40

    好书,相见恨晚,焦虑症,迷茫的人可以看看,我焦虑症看后不少感悟,书中除了基本那些那些俭,择友,养身等外最大感受应该是提到命运这一块,不知命不为君子,对于我们这些接受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代,学校那套总是强调个人努力,实际上,人是有命运的,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那种感觉越是强烈,个人力量实在有限,能撼动的东西着实是少,如果不安分于自己能力的那部分,就会拧巴,焦虑。知命只是越来越客观,接近人生真相,悟到这点,不努力就焦虑的病才有可能慢慢好转。一个人生病,根本上是因为偏离了实事求是,偏离了客观的人生道路,知命,才能做到不是什么利都去趋,不是什么祸都要去避,唯尽自己本分谦逊善良节俭其它顺命而为,总之,这本书,值得一再精读,帮助焦虑患者的恢复培植淡然从容心境及修养。焦虑症患者视觉以上,其它修身的再补充

  • 2 听涛 2019-04-21 18:38:34

    1、以后和女儿一起看的好书。处世和通透的一本好书。2、静之义有二: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3、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傾,择交者不败。读书使得人明理,性情温和,行事不会颠倒。不会功名得失,获得安身之道是迟早的事情。交友之处没有完全明白,以后再看时可再细读。3、游山如读书,浅深在所得。4、对世家子弟要求,立品读书养生俭用。 春节又再读一次,交友之处看明白了。16、17岁以后处于逐步树立三观时期,不会完全听父母的话、老师的话,这个时候会找朋友交流,朋友影响最大,至成家之前都是这种状态,所以朋友要选择。书里面提出要精选朋友。

  • 1 观止 2019-07-02 10:24:22

    所行为知,非道听途说,倍感切己。

  • 0 方回 2021-12-29 19:59:31

    张英确实是个极诚恳的人,讲了为人处世的很多道理,似乎他们两父子都是有点信佛的人,处处讲修福惜福,有忍人让人之静心功夫,确实厉害。 张廷玉则记忆力极好,告诫后来人读书要年轻时候特别是小时候读书最好,晚年记忆力衰退,记东西不如年轻时候。他还讨论了大事太容易实际上是没有经历过大事,需要阅历去消除这层误解,确实是这样,我感觉只有多经历一些事情后,才能对别人做错产生一些同情心,简言之,是一个宽恕之道。 综合而言,这本书确实值得多看多学,如果有翻译就好了,有些文言文不好读,读的不太明白

  • 0 通灵顽石 2022-06-01 00:09:51

    一句粗鄙之语:老子写得比儿子好玩

  • 0 renyingying7 2024-01-02 20:13:44 上海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的主人公和其次子写的家训。张英、张廷玉父子二代为相,“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门第荣耀,世不多见”,是中国历史上的美谈

  • 0 梁同学呀 2023-06-27 08:00:11 安徽

    古人大智大慧 今人阅后一头汗水

  • 0 亭西 2023-06-13 18:13:34 北京

    套用书中一句:读《聪训斋语》觉《澄怀园语》太繁。。。

  • 0 余生皆假期 2023-09-09 04:41:19 美国

    2023074 一门十三进士、十二翰林,这家风、家教确实厉害;细读文章,青胜于蓝、子贤于父,亦一良证;全书精华其实是附录的最后一篇《张廷玉小传》,情节极限反转,真是“皇恩浩荡、君威难测”啊,张廷玉最后估计是憋屈死的。前面文章自述“登山游览,只至半山,而不登其巅…”,看来想要善始善终、不忘初心,难啊。

  • 0 EN~ 2022-08-24 17:45:18 陕西

    不是这本 正在看

  • 0 高大卫 2022-07-16 23:01:12

    北戴河枕边书,受益匪浅

  • 0 einzalhaft 2024-10-29 09:42:11 湖北

    非常受益 冷门绝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