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希望自己对学术的热忱和初心能一直都在。
奠基作品
一上瑶山,甚好。之后文风大变,wg果然洗礼学者。
因耕地争夺而各自聚居,泾渭分明,是所以民族由来,这与我二十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不谋而合,在此基础上延伸想象:汉族倾轧本民族,占良田,城市,本民族倾轧更少数民族,占山间良田,水源,更少数民族只能跑进深山,或成为两大民族的雇农
23岁的王同惠同学和他们108天的婚姻。《桂行通讯》中有几篇是她写的,读的过程中却浑然不觉,直到讲到孝通如何如何,我才意识到。文风居然如此接近,最好的爱情里大概就是我和你谁是谁已经分不清楚了。 《花篮瑶社会组织》部分重点读,发觉现在很多的人类学田野调查都是走了这个路子,或许也是创新不大容易。《个人·群体·社会 —— 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在浅绿皮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也有摘录。《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等篇目要多读几遍。
费先生一些论文和早期的文章收录其中,读起来可学习一下他的精神。
通讯稿着实有趣,“花篮瑶社会组织”实为全书精华,值得一看
我觉得王同惠在社会学的造诣真的不比费孝通差。后面附录几篇都在重复和马克思。
前面一半写的不错 后边一半基本都在重复 在瑶族的村子读完这本书 别有一番味道
感觉要是王同惠不死的话,不比费孝通差……这个版本只读前面一半就好了,咱们费老先生终归是有些缺点的。人啊,总希望了解一些不同的风俗,这本书可以拿来了解一下瑶族。介绍了,他们的婚丧嫁娶,家庭经济和信仰各个方面。
前日读了褚建芳老师经常提及的《芒市边民的摆》,今日终于读毕杨渝东老师亲属关系课上放在嘴边的《花篮瑶社会组织》。《桂行通讯》的文字让我在脑中勾画百年前广西喀斯特大地上那种一切都将将开始建设的样子,神怡久远。 花篮瑶对男女关系的轻松态度,对比其他简单社会的民族志材料,让我困惑,建制性宗教对男女性关系强迫症似的严肃态度,是假正经的道貌岸然压迫?还是等级社会下一夫一妻制对弱势男性的变相保护? p120 瑶人入山30代600年,人口减少1/3,Zomia理论仿佛也没有提及迁入大山后迫于土地稀缺他们会创造出新的生育和人口限制措施。 p124 “长毛”(花篮瑶、坳瑶、茶山瑶、滴水花篮瑶)进瑶山早,占有土地,以族团为单位对“过山瑶”(板瑶、山子)实行租佃压迫,过山瑶因之会更加努力地汉化。
真的只读完前面《花篮瑶社会组织》就好,后面的附录没有什么必要看了。
看《六上》的最大收获,其实也是觉得田野调查真的没有那么可怕。
以前虽然一直知道王同惠与费孝通的事迹,但是直到亲身走过了他们曾经走过的路,看了王同惠所写的通讯,反复从不同视角看别人转述二人的经历,才真正地意识到她是多么鲜活的、聪慧、有天赋的学者。
看了花篮瑶,感想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一起做很容易夹生,所以江村经济里不再用测量学。以及这一文本很大程度基于费孝通整理王同惠身后的材料,部分窥知了她所做语言学方面尝试,早殁非常可惜。
费孝通先生的《六上瑶山》是我国西南边疆人类学和民族学调查的重要范本,现在的人类学研究者做田野调查时真应该学习一下费老当年是怎么搞田野调查的,老一辈学者的敬业精神和严谨学风确实令人敬佩!
五星献给费老夫妻二人的精神
田野笔记与民族志以及几篇散文的集合,其中花篮瑶本来准备成为费老的博士论文的。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费老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学者的治学精神。做为社会精英,新婚之际就跋山涉水,历尽艰险,甚至失去新婚的爱妻,仍然坚持完成了课题,真的太不容易了!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 六上瑶山
2 有用 𐂂往昔愁𐂂 2021-05-01 23:20:47
希望自己对学术的热忱和初心能一直都在。
0 有用 JX 2018-08-04 15:34:01
奠基作品
0 有用 八爪 2016-05-15 21:53:36
一上瑶山,甚好。之后文风大变,wg果然洗礼学者。
1 有用 Deserve 2020-02-13 18:47:46
因耕地争夺而各自聚居,泾渭分明,是所以民族由来,这与我二十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不谋而合,在此基础上延伸想象:汉族倾轧本民族,占良田,城市,本民族倾轧更少数民族,占山间良田,水源,更少数民族只能跑进深山,或成为两大民族的雇农
0 有用 38楼的海西 2016-04-13 18:05:58
23岁的王同惠同学和他们108天的婚姻。《桂行通讯》中有几篇是她写的,读的过程中却浑然不觉,直到讲到孝通如何如何,我才意识到。文风居然如此接近,最好的爱情里大概就是我和你谁是谁已经分不清楚了。 《花篮瑶社会组织》部分重点读,发觉现在很多的人类学田野调查都是走了这个路子,或许也是创新不大容易。《个人·群体·社会 —— 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在浅绿皮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也有摘录。《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等篇目要多读几遍。
0 有用 Ceertz 2018-05-12 17:38:10
费先生一些论文和早期的文章收录其中,读起来可学习一下他的精神。
0 有用 溏心蛋404 2020-11-21 11:27:43
通讯稿着实有趣,“花篮瑶社会组织”实为全书精华,值得一看
0 有用 一口茶叶末 2018-12-10 17:07:17
我觉得王同惠在社会学的造诣真的不比费孝通差。后面附录几篇都在重复和马克思。
0 有用 Port de bras 2019-01-05 14:45:46
前面一半写的不错 后边一半基本都在重复 在瑶族的村子读完这本书 别有一番味道
0 有用 流羽 2017-11-07 08:45:49
感觉要是王同惠不死的话,不比费孝通差……这个版本只读前面一半就好了,咱们费老先生终归是有些缺点的。人啊,总希望了解一些不同的风俗,这本书可以拿来了解一下瑶族。介绍了,他们的婚丧嫁娶,家庭经济和信仰各个方面。
0 有用 兀鲁厄 2021-06-29 10:45:18
前日读了褚建芳老师经常提及的《芒市边民的摆》,今日终于读毕杨渝东老师亲属关系课上放在嘴边的《花篮瑶社会组织》。《桂行通讯》的文字让我在脑中勾画百年前广西喀斯特大地上那种一切都将将开始建设的样子,神怡久远。 花篮瑶对男女关系的轻松态度,对比其他简单社会的民族志材料,让我困惑,建制性宗教对男女性关系强迫症似的严肃态度,是假正经的道貌岸然压迫?还是等级社会下一夫一妻制对弱势男性的变相保护? p120 瑶人入山30代600年,人口减少1/3,Zomia理论仿佛也没有提及迁入大山后迫于土地稀缺他们会创造出新的生育和人口限制措施。 p124 “长毛”(花篮瑶、坳瑶、茶山瑶、滴水花篮瑶)进瑶山早,占有土地,以族团为单位对“过山瑶”(板瑶、山子)实行租佃压迫,过山瑶因之会更加努力地汉化。
0 有用 鱼皮 2021-03-02 21:58:00
真的只读完前面《花篮瑶社会组织》就好,后面的附录没有什么必要看了。
0 有用 林天然 2024-11-23 12:56:24 云南
看《六上》的最大收获,其实也是觉得田野调查真的没有那么可怕。
0 有用 Archie 2024-11-21 16:20:36 广西
以前虽然一直知道王同惠与费孝通的事迹,但是直到亲身走过了他们曾经走过的路,看了王同惠所写的通讯,反复从不同视角看别人转述二人的经历,才真正地意识到她是多么鲜活的、聪慧、有天赋的学者。
0 有用 熵减巡回 2020-10-14 21:26:34
看了花篮瑶,感想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一起做很容易夹生,所以江村经济里不再用测量学。以及这一文本很大程度基于费孝通整理王同惠身后的材料,部分窥知了她所做语言学方面尝试,早殁非常可惜。
0 有用 新博士生17 2022-01-22 14:44:58
费孝通先生的《六上瑶山》是我国西南边疆人类学和民族学调查的重要范本,现在的人类学研究者做田野调查时真应该学习一下费老当年是怎么搞田野调查的,老一辈学者的敬业精神和严谨学风确实令人敬佩!
0 有用 Endeavour 2021-06-30 19:13:16
五星献给费老夫妻二人的精神
1 有用 Plateau Shaman 2018-08-22 18:26:52
田野笔记与民族志以及几篇散文的集合,其中花篮瑶本来准备成为费老的博士论文的。
1 有用 展翅之鹰 2016-04-18 09:58:35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费老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学者的治学精神。做为社会精英,新婚之际就跋山涉水,历尽艰险,甚至失去新婚的爱妻,仍然坚持完成了课题,真的太不容易了!值得我们后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