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数字宇宙开启智能时代
原作名: Turing’s Cathedral: The Origins of the Digital Universe
译者: 盛杨灿
出版年: 2015-5
页数: 392
定价: 89.90
装帧: 平装
丛书: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书系
ISBN: 9787213066658
内容简介 · · · · · ·
1936年,时年24岁的图灵宣称:“发明一台可用于计算任意可计算序列的单一机器是有可能的。”在《图灵的大教堂》一书中,作者乔治•戴森着重介绍了一小群人,为首的是供职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约翰•冯•诺依曼,他参与建造了最早的一台计算机,以实现艾伦•图 灵提出的通用机的愿景。他们的工作打破了用于表意的数字和用于运算的数字之间的区别,世界因此而改变。
科学家们使用5千字节的内存(相当于现代计算机桌面上显示的光标所分配的内存大小),在天气预测和核武器设计方面,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同时,他们还利用空闲时间解决各种问题——从病毒的进化到恒星的演变。
戴森教授的叙述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富于预见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数字宇宙的爆炸提供了新的且重要的信息。代码和计算机的兴起伴随着两大历史性的发展:生物学自我复制序列的破译和氢弹的发明。最具破坏性和最具建设性...
1936年,时年24岁的图灵宣称:“发明一台可用于计算任意可计算序列的单一机器是有可能的。”在《图灵的大教堂》一书中,作者乔治•戴森着重介绍了一小群人,为首的是供职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约翰•冯•诺依曼,他参与建造了最早的一台计算机,以实现艾伦•图 灵提出的通用机的愿景。他们的工作打破了用于表意的数字和用于运算的数字之间的区别,世界因此而改变。
科学家们使用5千字节的内存(相当于现代计算机桌面上显示的光标所分配的内存大小),在天气预测和核武器设计方面,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同时,他们还利用空闲时间解决各种问题——从病毒的进化到恒星的演变。
戴森教授的叙述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富于预见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数字宇宙的爆炸提供了新的且重要的信息。代码和计算机的兴起伴随着两大历史性的发展:生物学自我复制序列的破译和氢弹的发明。最具破坏性和最具建设性的人类发明同时出现并不是巧合。
作者简介 · · · · · ·
乔治·戴森 (George Dyson),美国著名的科技史学家和非虚构类图书作家,研究方向包括技术与物理环境的演变及社会学。作品包括研究数字计算和通信系统的《计算机生命天演论》(Darwin among the Machines)、与太空探索相关的《猎户座计划》(Project Orion)以及研究 阿留申人海豹皮船发展演变过程的《海豹皮船》(Baidarka)。TED演讲人。曾在学术机构、企业和技术会议上广泛发表演讲,话题涉及计算的历史、算法和智能的发展、通信系统、空间探索等,讲述了技术在现代社会演变的历史背景,并在科技和互联网发展方向等问题上,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理念。
目录 · · · · · ·
前 言 数字宇宙的诞生
引 言 一切都要归功于C(A)
第一部分 高等研究院,数字宇宙的滥觞
01 历史选择了1953年 /013
02 当奥尔登只是农场 /023
· · · · · · (更多)
前 言 数字宇宙的诞生
引 言 一切都要归功于C(A)
第一部分 高等研究院,数字宇宙的滥觞
01 历史选择了1953年 /013
02 当奥尔登只是农场 /023
03 建立高等研究院,点亮黑暗中的明灯 /031
04 冯•诺依曼,灵魂人物的入驻 /053
第二部分 MANIAC,数字宇宙初探
05 一台只属于高等研究院的计算机 /081
06 富尔德219室,神秘的MANIAC诞生地 /105
07 最普通的电子管,最关键的部件 /125
08 V-40,MANIAC成功的物理实现 /147
第三部分 让实现数字宇宙成为可能
09 从无到有的数值天气预报 /173
10 计算机巨人身旁的“编码皇后” /193
11 核聚变武器的诞生 /219
12 操纵进化,巴里塞利的基因宇宙 /245
13 制造会思考的机器,人工智能初探 /263
14 社交网络,一台庞大的模拟计算机 /287
15 数字生命,机器的自我繁殖 /303
16 云计算,数字网络的转型 /315
17 未来属于机器还是人类 /325
尾声 是终点,更是起点
附录 /363
主要人物 /363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图灵的大教堂"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图灵的大教堂"的人也喜欢 · · · · · ·
图灵的大教堂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图灵的大教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 更多书评 4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Orpheus (洋装瘪三,自己烧饭)
冯诺依曼将匈牙利的智力成果归功于"个体潜意识里的极端不安全感或创造非凡成就或面临灭绝的必然性" 为了在非匈牙利语的世界中生存,匈牙利转而发展音乐,数学和视觉艺术的通用语言 冯诺依曼爆炸被理论,反射激波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目标是原子弹,其本质是减少大量的实地测试 佐利金,电视,显数管 哥德尔不完备性,不可判定性。形式系统 希尔伯特判定性问题 蒙特卡洛法:观察测验获取近似值,计算收敛于正解2016-01-10 14:45:09 1人喜欢
-
DRLS (朱近野 sspai.com/u/zhujinye)
【原文】 AT 10:38 P.M. on March 3, 1953, in a one-story brick building at the end of Olden Lane in Princeton, New Jersey, Italian Norwegian mathematical biologist Nils Aall Barricelli inoculated a 5-kilobyte digital universe with random numbers generated by drawing playing cards from a shuffled deck.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being made with the aim of verifying the possibility of...2021-04-11 23:01:15
【原文】
AT 10:38 P.M. on March 3, 1953, in a one-story brick building at the end of Olden Lane in Princeton, New Jersey, Italian Norwegian mathematical biologist Nils Aall Barricelli inoculated a 5-kilobyte digital universe with random numbers generated by drawing playing cards from a shuffled deck.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being made with the aim of verifying the possibility of an evolution similar to that of living organisms taking place in an artificially created universe,” he announced.
【翻译A】
晚上10点38分。1953年3月3日,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奥尔登巷尽头的一层砖砌建筑里,意大利籍挪威数学生物学家尼尔斯·阿尔·巴里切利用从洗牌的甲板上抽扑克牌产生的随机数接种了一个5千字节的数字宇宙。“正在进行一系列数值实验,目的是验证在人工创造的宇宙中发生类似于活生物体的进化的可能性,”他宣布。
【翻译B】
1953年3月3日下午10时38分,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古老小径(Olden Lane)的尽头,一栋一层楼的砖房里,挪威裔意大利数学生物学家尼尔斯·奥尔·巴里塞利(Nils Aall Barricelli),通过绘制魔术扑克生成的随意数字,组成了5千字节的数字宇宙。“为了验证一种进化的可能性,即与人造宇宙中生物体的进化相类似的进化的可能性,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试验。”他说道。
【原文】
In March of 1953 there were 53 kilobytes of high-speed random-access memory on planet Earth.Five kilobytes were at the end of Olden Lane, 32 kilobytes were divided among the eight completed clones of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s computer, and 16 kilobytes were unevenly distributed across a half dozen other machines. Data, and the few rudimentary programs that existed, were exchanged at the speed of punched cards and paper tape. Each island in the new archipelago constituted a universe unto itself. In 1936, logician Alan Turing had formalized the powers (and limitations) of digital computers by giving a precise description of a class of devices (including an obedient human being) that could read, write, remember, and erase marks on an unbounded supply of tape. These “Turing machines” were able to translate, in both directions, between bits embodied as structure (in space) and bits encoded as sequences (in time). Turing then 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a Universal Computing Machine that, given sufficient time, sufficient tape, and a precise description, could emulate the behavior of any other computing machine. The results are independent of whether the instructions are executed by tennis balls or electrons, and whether the memory is stored in semiconductors or on paper tape. “Being digital should be of more interest than being electronic,” Turing pointed out.
【翻译A】
1953年3月,地球上有53千字节的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5千字节在奥登巷的尽头,32千字节被高级研究所的计算机的八个已完成的克隆所分配,16千字节不均匀地分布在其他六台机器上。数据,以及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基本程序,以穿孔卡片和纸带的速度进行交换。新群岛上的每一个岛屿都自成一个宇宙。1936年,逻辑学家艾伦·图灵精确描述了一类可以读、写、记和擦除无限制磁带上的标记的设备(包括听话的人),从而正式确定了数字计算机的能力(和局限性)。这些“图灵机”能够在两个方向上在结构(空间)和序列(时间)编码的位之间进行转换。图灵接着证明了一种通用计算机的存在,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磁带和精确的描述,它就可以模仿任何其他计算机的行为。结果与指令是由网球还是电子执行,以及存储器是存储在半导体中还是存储在纸带上无关。“数字化应该比电子化更有趣,”图灵指出。
【翻译B】
1953年3月,世界上已拥有53千字节的高速随机存取内存。其中,有5千字节存储在古老小径末端的砖房里,有32千字节分别存储在8台计算机内——它们全部是高等研究院计算机的克隆品,而另外16千字节则不均匀地分布在其他10台计算机内。数据以及一些早期的程序通过穿孔卡片和纸带进行交互。每座岛屿在这片新群岛中都自成一体。 1936年,逻辑学家艾伦·图灵曾通过对一种可以在无限伸展的纸带上读、写、记忆和擦除标记的设备进行精准定义,将数字计算机的能力和局限形式化了。在这种“图灵机”(Turing Machine)之后,图灵又展示了通用图灵机(Universal Computing Machine),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纸带和精准的定义,它就能模拟其他任何计算机器的运算过程。指令是通过网球(tennis balls)或电子执行的,或者说内存是存储在半导体或者纸带上的,都不会影响到计算结果。图灵指出:“数字化应该比电子化更有趣。”
请问翻译A和翻译B,谁错误更少?
回应 2021-04-11 23:01:15
-
DRLS (朱近野 sspai.com/u/zhujinye)
【原文】 AT 10:38 P.M. on March 3, 1953, in a one-story brick building at the end of Olden Lane in Princeton, New Jersey, Italian Norwegian mathematical biologist Nils Aall Barricelli inoculated a 5-kilobyte digital universe with random numbers generated by drawing playing cards from a shuffled deck.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being made with the aim of verifying the possibility of...2021-04-11 23:01:15
【原文】
AT 10:38 P.M. on March 3, 1953, in a one-story brick building at the end of Olden Lane in Princeton, New Jersey, Italian Norwegian mathematical biologist Nils Aall Barricelli inoculated a 5-kilobyte digital universe with random numbers generated by drawing playing cards from a shuffled deck.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being made with the aim of verifying the possibility of an evolution similar to that of living organisms taking place in an artificially created universe,” he announced.
【翻译A】
晚上10点38分。1953年3月3日,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奥尔登巷尽头的一层砖砌建筑里,意大利籍挪威数学生物学家尼尔斯·阿尔·巴里切利用从洗牌的甲板上抽扑克牌产生的随机数接种了一个5千字节的数字宇宙。“正在进行一系列数值实验,目的是验证在人工创造的宇宙中发生类似于活生物体的进化的可能性,”他宣布。
【翻译B】
1953年3月3日下午10时38分,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古老小径(Olden Lane)的尽头,一栋一层楼的砖房里,挪威裔意大利数学生物学家尼尔斯·奥尔·巴里塞利(Nils Aall Barricelli),通过绘制魔术扑克生成的随意数字,组成了5千字节的数字宇宙。“为了验证一种进化的可能性,即与人造宇宙中生物体的进化相类似的进化的可能性,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试验。”他说道。
【原文】
In March of 1953 there were 53 kilobytes of high-speed random-access memory on planet Earth.Five kilobytes were at the end of Olden Lane, 32 kilobytes were divided among the eight completed clones of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s computer, and 16 kilobytes were unevenly distributed across a half dozen other machines. Data, and the few rudimentary programs that existed, were exchanged at the speed of punched cards and paper tape. Each island in the new archipelago constituted a universe unto itself. In 1936, logician Alan Turing had formalized the powers (and limitations) of digital computers by giving a precise description of a class of devices (including an obedient human being) that could read, write, remember, and erase marks on an unbounded supply of tape. These “Turing machines” were able to translate, in both directions, between bits embodied as structure (in space) and bits encoded as sequences (in time). Turing then 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a Universal Computing Machine that, given sufficient time, sufficient tape, and a precise description, could emulate the behavior of any other computing machine. The results are independent of whether the instructions are executed by tennis balls or electrons, and whether the memory is stored in semiconductors or on paper tape. “Being digital should be of more interest than being electronic,” Turing pointed out.
【翻译A】
1953年3月,地球上有53千字节的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5千字节在奥登巷的尽头,32千字节被高级研究所的计算机的八个已完成的克隆所分配,16千字节不均匀地分布在其他六台机器上。数据,以及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基本程序,以穿孔卡片和纸带的速度进行交换。新群岛上的每一个岛屿都自成一个宇宙。1936年,逻辑学家艾伦·图灵精确描述了一类可以读、写、记和擦除无限制磁带上的标记的设备(包括听话的人),从而正式确定了数字计算机的能力(和局限性)。这些“图灵机”能够在两个方向上在结构(空间)和序列(时间)编码的位之间进行转换。图灵接着证明了一种通用计算机的存在,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磁带和精确的描述,它就可以模仿任何其他计算机的行为。结果与指令是由网球还是电子执行,以及存储器是存储在半导体中还是存储在纸带上无关。“数字化应该比电子化更有趣,”图灵指出。
【翻译B】
1953年3月,世界上已拥有53千字节的高速随机存取内存。其中,有5千字节存储在古老小径末端的砖房里,有32千字节分别存储在8台计算机内——它们全部是高等研究院计算机的克隆品,而另外16千字节则不均匀地分布在其他10台计算机内。数据以及一些早期的程序通过穿孔卡片和纸带进行交互。每座岛屿在这片新群岛中都自成一体。 1936年,逻辑学家艾伦·图灵曾通过对一种可以在无限伸展的纸带上读、写、记忆和擦除标记的设备进行精准定义,将数字计算机的能力和局限形式化了。在这种“图灵机”(Turing Machine)之后,图灵又展示了通用图灵机(Universal Computing Machine),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纸带和精准的定义,它就能模拟其他任何计算机器的运算过程。指令是通过网球(tennis balls)或电子执行的,或者说内存是存储在半导体或者纸带上的,都不会影响到计算结果。图灵指出:“数字化应该比电子化更有趣。”
请问翻译A和翻译B,谁错误更少?
回应 2021-04-11 23:01:15 -
Orpheus (洋装瘪三,自己烧饭)
冯诺依曼将匈牙利的智力成果归功于"个体潜意识里的极端不安全感或创造非凡成就或面临灭绝的必然性" 为了在非匈牙利语的世界中生存,匈牙利转而发展音乐,数学和视觉艺术的通用语言 冯诺依曼爆炸被理论,反射激波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目标是原子弹,其本质是减少大量的实地测试 佐利金,电视,显数管 哥德尔不完备性,不可判定性。形式系统 希尔伯特判定性问题 蒙特卡洛法:观察测验获取近似值,计算收敛于正解2016-01-10 14:45:09 1人喜欢
-
DRLS (朱近野 sspai.com/u/zhujinye)
【原文】 AT 10:38 P.M. on March 3, 1953, in a one-story brick building at the end of Olden Lane in Princeton, New Jersey, Italian Norwegian mathematical biologist Nils Aall Barricelli inoculated a 5-kilobyte digital universe with random numbers generated by drawing playing cards from a shuffled deck.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being made with the aim of verifying the possibility of...2021-04-11 23:01:15
【原文】
AT 10:38 P.M. on March 3, 1953, in a one-story brick building at the end of Olden Lane in Princeton, New Jersey, Italian Norwegian mathematical biologist Nils Aall Barricelli inoculated a 5-kilobyte digital universe with random numbers generated by drawing playing cards from a shuffled deck.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being made with the aim of verifying the possibility of an evolution similar to that of living organisms taking place in an artificially created universe,” he announced.
【翻译A】
晚上10点38分。1953年3月3日,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奥尔登巷尽头的一层砖砌建筑里,意大利籍挪威数学生物学家尼尔斯·阿尔·巴里切利用从洗牌的甲板上抽扑克牌产生的随机数接种了一个5千字节的数字宇宙。“正在进行一系列数值实验,目的是验证在人工创造的宇宙中发生类似于活生物体的进化的可能性,”他宣布。
【翻译B】
1953年3月3日下午10时38分,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古老小径(Olden Lane)的尽头,一栋一层楼的砖房里,挪威裔意大利数学生物学家尼尔斯·奥尔·巴里塞利(Nils Aall Barricelli),通过绘制魔术扑克生成的随意数字,组成了5千字节的数字宇宙。“为了验证一种进化的可能性,即与人造宇宙中生物体的进化相类似的进化的可能性,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试验。”他说道。
【原文】
In March of 1953 there were 53 kilobytes of high-speed random-access memory on planet Earth.Five kilobytes were at the end of Olden Lane, 32 kilobytes were divided among the eight completed clones of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s computer, and 16 kilobytes were unevenly distributed across a half dozen other machines. Data, and the few rudimentary programs that existed, were exchanged at the speed of punched cards and paper tape. Each island in the new archipelago constituted a universe unto itself. In 1936, logician Alan Turing had formalized the powers (and limitations) of digital computers by giving a precise description of a class of devices (including an obedient human being) that could read, write, remember, and erase marks on an unbounded supply of tape. These “Turing machines” were able to translate, in both directions, between bits embodied as structure (in space) and bits encoded as sequences (in time). Turing then 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a Universal Computing Machine that, given sufficient time, sufficient tape, and a precise description, could emulate the behavior of any other computing machine. The results are independent of whether the instructions are executed by tennis balls or electrons, and whether the memory is stored in semiconductors or on paper tape. “Being digital should be of more interest than being electronic,” Turing pointed out.
【翻译A】
1953年3月,地球上有53千字节的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5千字节在奥登巷的尽头,32千字节被高级研究所的计算机的八个已完成的克隆所分配,16千字节不均匀地分布在其他六台机器上。数据,以及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基本程序,以穿孔卡片和纸带的速度进行交换。新群岛上的每一个岛屿都自成一个宇宙。1936年,逻辑学家艾伦·图灵精确描述了一类可以读、写、记和擦除无限制磁带上的标记的设备(包括听话的人),从而正式确定了数字计算机的能力(和局限性)。这些“图灵机”能够在两个方向上在结构(空间)和序列(时间)编码的位之间进行转换。图灵接着证明了一种通用计算机的存在,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磁带和精确的描述,它就可以模仿任何其他计算机的行为。结果与指令是由网球还是电子执行,以及存储器是存储在半导体中还是存储在纸带上无关。“数字化应该比电子化更有趣,”图灵指出。
【翻译B】
1953年3月,世界上已拥有53千字节的高速随机存取内存。其中,有5千字节存储在古老小径末端的砖房里,有32千字节分别存储在8台计算机内——它们全部是高等研究院计算机的克隆品,而另外16千字节则不均匀地分布在其他10台计算机内。数据以及一些早期的程序通过穿孔卡片和纸带进行交互。每座岛屿在这片新群岛中都自成一体。 1936年,逻辑学家艾伦·图灵曾通过对一种可以在无限伸展的纸带上读、写、记忆和擦除标记的设备进行精准定义,将数字计算机的能力和局限形式化了。在这种“图灵机”(Turing Machine)之后,图灵又展示了通用图灵机(Universal Computing Machine),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纸带和精准的定义,它就能模拟其他任何计算机器的运算过程。指令是通过网球(tennis balls)或电子执行的,或者说内存是存储在半导体或者纸带上的,都不会影响到计算结果。图灵指出:“数字化应该比电子化更有趣。”
请问翻译A和翻译B,谁错误更少?
回应 2021-04-11 23:01:15 -
Orpheus (洋装瘪三,自己烧饭)
冯诺依曼将匈牙利的智力成果归功于"个体潜意识里的极端不安全感或创造非凡成就或面临灭绝的必然性" 为了在非匈牙利语的世界中生存,匈牙利转而发展音乐,数学和视觉艺术的通用语言 冯诺依曼爆炸被理论,反射激波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目标是原子弹,其本质是减少大量的实地测试 佐利金,电视,显数管 哥德尔不完备性,不可判定性。形式系统 希尔伯特判定性问题 蒙特卡洛法:观察测验获取近似值,计算收敛于正解2016-01-10 14:45:09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简介中为何把戴森称为教授? | 来自LM | 2 回应 | 2020-03-02 13:52:5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Pantheon (2012)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Vintage (2012)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TEDster 的书架 (Tony Yet)
- 毁书不倦 (HuMan)
- Computer Science (Kogorou)
- 重建文明书系 (shizhao)
- kindle 2 (甜賽)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图灵的大教堂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Racheeeal 2019-12-31 20:18:02
里面有很多关于冯诺依曼的记载,比他的传记还有趣。
0 有用 皎然™ 2021-12-11 10:42:32
看书名还有点诗意,内容却不然枯燥乏味,叙述混乱,有点小发现:湛卢的书好像快餐味十足,垃圾居多
0 有用 BohuTANG 2019-06-30 11:04:09
当故事书看看
3 有用 slavezero 2017-01-08 11:55:54
「数字宇宙」诞生的群英传。最具颠覆性(热核武器)和最具建设性(计算机)的人类发明出现在完全相同的时期,这并不是巧合,他们被同一群人所设计。而对DNA的阐释,又给了人工智能以启迪。是我们要利用计算机优化人类基因,还是计算机要优化我们的遗传密码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帮助它们进行复制?
0 有用 shizhao 2020-11-12 23:38:22
翻译问题太多
0 有用 Adastra 2022-02-15 23:40:40
信息量巨大,关于冯诺依曼的部分既有意思又值得深思。
0 有用 皎然™ 2021-12-11 10:42:32
看书名还有点诗意,内容却不然枯燥乏味,叙述混乱,有点小发现:湛卢的书好像快餐味十足,垃圾居多
0 有用 物语。 2021-10-27 01:08:26
虽然看起来很厉害的亚子,但是中文翻译真是啃不下去
0 有用 DreamWalker 2021-09-01 14:46:11
虽然细节很多但是读起来委实有点吃力,因为有的地方是通过介绍人物来推动的,时间脉络比较乱。。。怀念冯诺依曼以及身边群英。
0 有用 一只黑眼睛看着大千世界 2021-08-04 15:37:34
故事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中冯诺依曼等人怎么捣鼓出通用数字计算机的前后故事。个人经历太多,显得罗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