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哈哈哈哈,15出版豆瓣几乎全是差评,2024年这本书得诺奖了🤣🤣👉
五分给经济学家,两分给删减。拿着删减的东西对原作者辨经而言之凿凿,也是可笑了。
敌人越是诋毁这本书,越是证明这本书说对了(哈哈哈)
人文科学是复杂性科学,水平最次的学者就是为了某个观点的标新立异而去违背政治,法律和经济这个整体性框架思考的框架
与《国富国穷》非常相似,都属于美国名校大学者的政治经济学畅销书,视野高远,西方式立场鲜明,文笔娴熟流畅,可读性上佳,信息量巨大,露骨的主题先行(“包容性制度带来富裕,汲取性制度带来贫穷”),夹叙夹议,潜移默化宣扬“自由民主理念”,虽然有槽点和牵强之处,但总体的思想启迪性和宏伟知识量,还是相当值得细读和重读的。PS:由于作者之一是土耳其人(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在“失败国家”方面的恶劣作用(离了石油基本都是贫弱动荡烂国),只字不提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一本广纳式人类打5星,榨取式人类打1星的书。
广纳式不删减,榨取式删减严重
此为重度删减版,建议看原版或台译版
故弄玄虛了點,其實就是制度問題。扯了好多空洞的東西。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十分准确,威权体制下的投资带来过去几十年的高度增长,当创造性破坏增长不得不实施时,整个经济会陷入停滞的态势,只有多元主体的产权诉求才能对冲单一既得利益集团对当下困局的蝇营苟安。我们正在历史的拐点上,只不过这个拐点大概率会雪崩。
喜欢它是因为跟毕业论文是一个路数的,当然我的论文要浅薄得多。解释为什么有的国家富庶且持续富庶,另一些国家贫穷且持续贫穷。关键概念是包容性经济/政治制度VS汲取性经济/政治制度。并不新颖。推动国家建立某一制度的起因往往是随机的,之后由于包容性经济政治制度之间的互动以及它所衍生出的多元政治、自由经济以及媒体监督等机制形成良性循环。而对应的汲取性制度则由于寡头铁律而陷入恶性循环。在研究生论文里,只不过将这一观点运用到联盟问题中。本书写得很“厚”,历史和例证非常博雅,逻辑清楚,所以非常好读。不过,关于那些“历史偶然”导致的制度初创,很难说服现在的我。
这本书在18年之前评价都偏低,但之后就越来越高了
恭喜作者获得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0月14日,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该奖被授予给达龙·阿西莫格鲁、西蒙·约翰逊和詹姆斯·A·罗宾逊等三位美国学者,以表彰他们对“制度如何形成并影响繁荣”的研究。诺贝尔委员会表示,这三位经济学家“证明了社会制度对一个国家繁荣的重要性”;以及“法治不佳的社会和剥削民众的制度不会带来增长或改善”,还“解释了为什么榨取性经济制度和独裁统治会持续存在,尽管改革将收益更多”。
好多中差评,看了半天,都是门外汉转着圈瞎嘚吧,既没找出作者的逻辑漏洞,又没找出事实谬误,都是废话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很是精彩,很大程度上,已经将制度的功效以及政治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透彻了。书的后半部分对于案例和历史的的分析则不如前半部分那么令人惊艳。如果书中的观点成立的话,那么推动中国转型的努力还得从政治入手,而不是社会入手。因为公民社会、公民文化往往都是制度所塑造出来的,而不是相反,即公民社会和公民文化孕育了民主政治和制度。
另一种决定论。锤子眼里都是钉子。
扣一星,因删(可以参阅台版),因译文好几处不通畅。但是译者的序言写的真精彩,还是五星吧。。。 但是实际上,删可以自己其他国家的境况脑补。类似于读《独c者手册》也是如此。 文中标注了页码,也是对读者负责。 似乎是一种亨廷顿式的历史经验分析。不难读,但是纯社科说服力就没那么严谨。但是附和实实在在的经验,就合理。
观点没啥问题,论证过程比较一般,基本是车轱辘话
造成国家之间贫富差异的是制度,包容性的制度造就繁荣,榨取式的制度则带来衰退。在关键的历史时期,政治制度在不同的国家产生分野,进而培育出不同的经济制度,最终形成了国家发展水平的落差。制度一旦形成便具有惯性,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互相强化,使得好的制度良性循环,坏的制度恶性循环。
为某国盖棺定论。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383 有用 去码头整点薯条 2024-10-16 23:11:40 四川
哈哈哈哈,15出版豆瓣几乎全是差评,2024年这本书得诺奖了🤣🤣👉
321 有用 风间鸣蝉 2024-10-15 11:21:11 黑龙江
五分给经济学家,两分给删减。拿着删减的东西对原作者辨经而言之凿凿,也是可笑了。
194 有用 仓颉 2024-10-21 11:03:08 湖北
敌人越是诋毁这本书,越是证明这本书说对了(哈哈哈)
177 有用 阅微草堂 2015-12-08 01:31:36
人文科学是复杂性科学,水平最次的学者就是为了某个观点的标新立异而去违背政治,法律和经济这个整体性框架思考的框架
132 有用 笑望江湖 2017-03-07 21:34:04
与《国富国穷》非常相似,都属于美国名校大学者的政治经济学畅销书,视野高远,西方式立场鲜明,文笔娴熟流畅,可读性上佳,信息量巨大,露骨的主题先行(“包容性制度带来富裕,汲取性制度带来贫穷”),夹叙夹议,潜移默化宣扬“自由民主理念”,虽然有槽点和牵强之处,但总体的思想启迪性和宏伟知识量,还是相当值得细读和重读的。PS:由于作者之一是土耳其人(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在“失败国家”方面的恶劣作用(离了石油基本都是贫弱动荡烂国),只字不提
132 有用 okisama 2024-10-19 03:01:16 江苏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一本广纳式人类打5星,榨取式人类打1星的书。
91 有用 我的脑袋 2024-11-02 11:27:16 山东
广纳式不删减,榨取式删减严重
77 有用 闲云野鹤 2024-10-29 23:49:22 广东
此为重度删减版,建议看原版或台译版
80 有用 涒灘 2015-09-12 21:29:33
故弄玄虛了點,其實就是制度問題。扯了好多空洞的東西。
53 有用 小艾劳斯 2024-10-29 20:13:09 广东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十分准确,威权体制下的投资带来过去几十年的高度增长,当创造性破坏增长不得不实施时,整个经济会陷入停滞的态势,只有多元主体的产权诉求才能对冲单一既得利益集团对当下困局的蝇营苟安。我们正在历史的拐点上,只不过这个拐点大概率会雪崩。
63 有用 琸洳 2015-09-26 10:06:22
喜欢它是因为跟毕业论文是一个路数的,当然我的论文要浅薄得多。解释为什么有的国家富庶且持续富庶,另一些国家贫穷且持续贫穷。关键概念是包容性经济/政治制度VS汲取性经济/政治制度。并不新颖。推动国家建立某一制度的起因往往是随机的,之后由于包容性经济政治制度之间的互动以及它所衍生出的多元政治、自由经济以及媒体监督等机制形成良性循环。而对应的汲取性制度则由于寡头铁律而陷入恶性循环。在研究生论文里,只不过将这一观点运用到联盟问题中。本书写得很“厚”,历史和例证非常博雅,逻辑清楚,所以非常好读。不过,关于那些“历史偶然”导致的制度初创,很难说服现在的我。
65 有用 荒 2024-04-22 15:37:23 陕西
这本书在18年之前评价都偏低,但之后就越来越高了
44 有用 约瑟夫 2024-10-15 12:12:22 湖南
恭喜作者获得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0月14日,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该奖被授予给达龙·阿西莫格鲁、西蒙·约翰逊和詹姆斯·A·罗宾逊等三位美国学者,以表彰他们对“制度如何形成并影响繁荣”的研究。诺贝尔委员会表示,这三位经济学家“证明了社会制度对一个国家繁荣的重要性”;以及“法治不佳的社会和剥削民众的制度不会带来增长或改善”,还“解释了为什么榨取性经济制度和独裁统治会持续存在,尽管改革将收益更多”。
38 有用 怒海枯涛 2024-10-30 19:45:39 山西
好多中差评,看了半天,都是门外汉转着圈瞎嘚吧,既没找出作者的逻辑漏洞,又没找出事实谬误,都是废话
37 有用 freeman1003 2015-07-21 16:18:58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很是精彩,很大程度上,已经将制度的功效以及政治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透彻了。书的后半部分对于案例和历史的的分析则不如前半部分那么令人惊艳。如果书中的观点成立的话,那么推动中国转型的努力还得从政治入手,而不是社会入手。因为公民社会、公民文化往往都是制度所塑造出来的,而不是相反,即公民社会和公民文化孕育了民主政治和制度。
29 有用 五花王 2016-02-06 09:52:42
另一种决定论。锤子眼里都是钉子。
22 有用 我想去北欧 2024-10-17 21:42:32 云南
扣一星,因删(可以参阅台版),因译文好几处不通畅。但是译者的序言写的真精彩,还是五星吧。。。 但是实际上,删可以自己其他国家的境况脑补。类似于读《独c者手册》也是如此。 文中标注了页码,也是对读者负责。 似乎是一种亨廷顿式的历史经验分析。不难读,但是纯社科说服力就没那么严谨。但是附和实实在在的经验,就合理。
36 有用 小海 2015-12-16 22:06:02
观点没啥问题,论证过程比较一般,基本是车轱辘话
19 有用 豆瓣的江湖骗子 2024-10-15 10:26:28 广东
造成国家之间贫富差异的是制度,包容性的制度造就繁荣,榨取式的制度则带来衰退。在关键的历史时期,政治制度在不同的国家产生分野,进而培育出不同的经济制度,最终形成了国家发展水平的落差。制度一旦形成便具有惯性,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互相强化,使得好的制度良性循环,坏的制度恶性循环。
25 有用 奥卡姆剃刀 2024-10-26 09:16:46 上海
为某国盖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