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十二讲(典藏本) 短评

热门 最新
  • 27 太常寺协律郎 2017-07-15 19:36:55

    黄永年提出一个点,即太多人写史喜欢往大里写,往规律上套,一说党争必提“士族庶族间的矛盾”,“关陇人山东人的矛盾”等等,然而忽略了背后最本质的东西“权利”和时机的偶然性。即学历史要探索其规律性,但要承认偶然性。这一点太可贵了

  • 5 种瓜得瓜 2016-03-07 18:00:50

    读《唐两税法杂考》时,不妨再翻一下《国史大纲》相关篇章,即可验是否有“一种精神在”?时代色彩浓厚的史学著作,尤其要留心。

  • 1 刀叢中的小詩 2018-06-09 19:37:37

    黄永年《唐史十二讲》读毕,作者善用史料,考辨精细,所论快畅。原来我们的历史有时需要这样跌碎了眼镜去看。其善从小处着眼,始从凌烟阁功臣入手,佐以两个名单,就复活了唐初玄武门之变前后的政治斗争。其论武则天、唐明皇、李白、杨玉环等,能反历史课本庸俗、正确之定论,给人心头一亮的感觉。当然,历史不需要始终正确的,需要的只是一个相对可靠的方法。

  • 4 隐璞 2016-02-17 22:43:20

    夜读陕师大的历史学泰斗黄永年之作。黄与陈寅恪就唐史之观点多有相左之处,黄认为玄武门李世民取胜有很大的偶然性,因其兵力远不及建成元吉,只是先发制人。对于陈之观点"唐代政变成败在于北宫门",宇文泰的"关中本位政策"瓦解与高宗武瞾时,黄亦不苟同。有趣。

  • 1 翊_立习习 2018-07-23 18:07:24

    用朴实的语调讲八卦!

  • 0 f. 2018-12-10 19:47:02

    内容上乘,书名换成《驳陈寅恪唐代政治论述论文集》更好……

  • 0 低等游民 2018-01-16 11:05:32

    挑感兴趣的几章读了,黄永年先生真是吐槽达人,抽丝剥茧,时常感觉到有读推理的乐趣。

  • 0 雞皇飯 2018-04-29 16:31:27

    其实是作者发表文章的集子,基本覆盖了大众读者感兴趣的内容,有些篇目话题虽通俗,但以学理探讨为主(如安史之乱),学术性较强。代序也算是一部小历史,看到历史学者的考据功夫,放心了。

  • 2 齐物秋水 2019-08-24 19:36:54

    读黄永年的论文,我想起一句话,“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严肃的文章能读出乐趣来。

  • 0 此又公之功也 2024-03-21 12:55:13 陕西

    常读常新!

  • 0 von 2024-03-08 11:13:38 湖南

    有一句话我很认同:至于职称,给了可增加点工资,可扩大点住房,给我自不拒绝,但要认清楚,给了职称并非学问也随之提高,决无昨天是讲师写的文章就差,今天提了副教授、教授文章就突然好起来之理。

  • 0 团子大仙 2022-06-15 20:14:48

    对“郭前院长”怨念之深见诸笔端。总觉得永贞革新那一章逻辑有点牵强,又说不上来怎么个不对劲法🤔分析宦官的阶级成分有必要吗?另,研究唐史要读那么多书啊?除了新旧唐书,通鉴,通典,唐六典,太平御览,册府元龟……

  • 0 伍德斯托克 2023-02-09 19:03:57 上海

    2019冬陪伴我北中國之行,讀完大半;2023.2.9重新拾起來,讀完最後餅和家具兩章。

  • 0 桑榆未晚 2022-12-22 21:39:48 天津

    值得一读,作者写的很好!

  • 0 2017-08-27 16:10:42

    水平较高的历史读物,值得细读

  • 0 苏案 2019-10-08 21:34:22

    语言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读到历史语焉不详之处,还有抽丝剥茧的破案快感。二统与宪宗之死两章个人最好。虽是选集,但从中可以看出,玄武门之变与武周代唐对后世影响颇深,皇帝不敢再倚仗兄弟,又怕后族做大,便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又倚仗宦官来制衡。于皇家而言,父母兄弟亲情,都敌不过一个权字。盛唐的底色是如此血腥。

  • 0 怀疑的一代 2018-01-03 14:42:14

    有几讲甚觉有趣,有些大感无趣,古文基础薄弱,有些地方读的确令我沮丧

  • 0 Mr.Silent 2020-04-21 22:03:08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战功李光弼非郭子仪 万人敌 黄永年啰嗦喷来喷去 南北朝确实是民族大融合民族观应像唐一样包容不应有汉夷之分乃至后来无华夏之论调 唐并不是简单亡于藩镇而宦官之弊并不亚于藩镇 中晚唐的三次中兴

  • 0 夜行侦探 2019-09-29 20:19:24

    不少推测有点武断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