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政治哲学》的原文摘录

  • 如何能够仅仅依据人们偏好的满足程度来衡量政治制度呢?如果人们按照现实的期望范围来调整自己的偏好,就算专制社会剥夺了人民想要有所成就的重要机会,也仍然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适应性偏好。事实上,这种专制社会甚至可能比开放和民主的社会更容易满足人们的偏好,尽管后一种社会的公民自豪地享有各种自由和机会。完全可能的是,自由社会里无法满足的愿望要多于专制社会———因为人们在强权社会里从小就被灌输要禁绝某些愿望。 (查看原文)
    豆友224426491 3赞 2021-02-07 00:20:47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功利主义
  • 十二年之后我オ意识到,只有那种激情洋溢并对自己新形成的所学所思过于自信的研究生,会想到要写这样一本雄心勃勃的著作。 (查看原文)
    豆友1480552 3赞 2021-05-09 08:20:04
    —— 引自章节:第二版序
  • 我怀疑这种说法,但却不必自己想办法去进行反驳。因为诺齐克反驳享乐主义的理由更有说服力( Nozick1974:42-45;cf。 Smart19318-21)。诺齐克要求我们进行这样的想象:神经心理学家能够把我们放进一架机器并为我们注射药物。这些药物能够产生可以想象出来的最快乐的意识状态。假如快乐就是我们的最大利益,我们就都会愿意关进机器里度过终生:我们不停地服药,除了快乐什么也感受不到。但显然很少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因为这不仅不是最好的生活,它甚至几乎不能算作是生活;这不仅不是最有价值的生活,许多人反而会认为这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毫无价值。 (查看原文)
    豆友1480552 3赞 2021-05-09 10:16:28
    —— 引自章节:第二节 对效用的界定
  • [...] D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eories appeal to conflicting ultimate values? I want to explore a suggestion, advanced by Ronald Dworkin, that modern political theories do not have different foundational values. On Dworkin's view, every plausible political theory has the same ultimate value, which is equality. They are all 'egalitarian' theories (Dworkin: 1977 179-83; 1983: 24; 1986: 296-301; 1987: 7-8; cf. Nagel 1979: m). That suggestion is clearly false if by 'egalitarian theory' we mean a theory which supports an equ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 But there is another, more abstract and more fundamental, idea of equality in political theory-namely, the idea of treating people 'as equals'. There are various ways to express this more basic idea of equality. A theory is egalitarian in this se... (查看原文)
    /nuː s/ 1赞 2013-07-28 03:53:57
    —— 引自第3页
  • 第一个论证就是这样。我认为这个论证的基本前提是正确的。关于机会平等的流行观点是不可靠的,而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在自然天赋中的分配处境从道德角度看也是任意的。但罗尔斯的结论并不完全正确。自然的不平等和社会的不平等从道德角度看是任意的从这个事实也许可以推出:仅当最不利者能从分配中受益时,这些不平等才应该影响分配。但差别原则却说,所有不平等都必须有利于最不利者。如果我既不生于一个特权社会群体,又没有任何特殊天赋,但却靠着自己的选择和努力获得了多于他人的财富,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对待呢?这个论证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差别原则适用于一切不平等,而不是仅仅适用于源于道德任意因素的不平等。我将在考察第二个论证后再回过头来讨论这个间题。 (查看原文)
    豆友1480552 1回复 1赞 2021-05-11 09:20:25
    —— 引自章节:第二节 诉求直觉的机会平等的论证
  • 第一个论证就是这样。我认为这个论证的基本前提是正确的。关于机会平等的流行观点是不可靠的,而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在自然天赋中的分配处境从道德角度看也是任意的。但罗尔斯的结论并不完全正确。自然的不平等和社会的不平等从道德角度看是任意的从这个事实也许可以推出:仅当最不利者能从分配中受益时,这些不平等才应该影响分配。但差别原则却说,所有不平等都必须有利于最不利者。如果我既不生于一个特权社会群体,又没有任何特殊天赋,但却靠着自己的选择和努力获得了多于他人的财富,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对待呢?这个论证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差别原则适用于一切不平等,而不是仅仅适用于源于道德任意因素的不平等。我将在考察第二个论证后再回过头来讨论这个间题。 (查看原文)
    豆友1480552 1回复 1赞 2021-05-11 09:20:25
    —— 引自章节:第二节 诉求直觉的机会平等的论证
  • 沃尔夫论证说,这个问题表明,正义理论的倡导者面临着一个颇有趣味的两难处境。他暗示,从一个纯哲学的观点看,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也许的确是最好的正义理论。但从政治的观点看,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却是在促进一种错误的关于平等的(Wf199)它鼓励国家用不信任的眼光来打量弱公民,把他们当作潜在的欺骗者。而为了克服这种不信任,弱势者就必须如沃尔夫所说的那样去“掲示屈辱”,即是说,他们不得不证明自己的确受害于某些被动劣势一要么自己的自然天赋较差,要么自己在孩童时期遭受过虐待。沃尔夫论证说,这必然会损害而不是加强公民间的团结组带和相互关心。从哲学的角度看,最公平的分配也许的确能够分辦主动不平等和被动不平等,但任何在实践中对这二者进行区分的企图,都会导致不信任、羞耻和屈辱。也许的确可以分辨究竟谁具有最公平的要求,但分的过程却肯定会削弱公民礼仪(ciy)与团结而最初引导人们关心正义的,正是团结。 (查看原文)
    豆友1480552 2021-05-13 08:45:24
    —— 引自章节:第五节 自由主义的平等的政治
  • 沃尔夫论证说,这个问题表明,正义理论的倡导者面临着一个颇有趣味的两难处境。他暗示,从一个纯哲学的观点看,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也许的确是最好的正义理论。但从政治的观点看,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却是在促进一种错误的关于平等的(Wf199)它鼓励国家用不信任的眼光来打量弱公民,把他们当作潜在的欺骗者。而为了克服这种不信任,弱势者就必须如沃尔夫所说的那样去“掲示屈辱”,即是说,他们不得不证明自己的确受害于某些被动劣势一要么自己的自然天赋较差,要么自己在孩童时期遭受过虐待。沃尔夫论证说,这必然会损害而不是加强公民间的团结组带和相互关心。从哲学的角度看,最公平的分配也许的确能够分辦主动不平等和被动不平等,但任何在实践中对这二者进行区分的企图,都会导致不信任、羞耻和屈辱。也许的确可以分辨究竟谁具有最公平的要求,但分的过程却肯定会削弱公民礼仪(ciy)与团结而最初引导人们关心正义的,正是团结。 (查看原文)
    豆友1480552 2021-05-13 08:45:24
    —— 引自章节:第五节 自由主义的平等的政治
  • 考察一下那些极具传主义的群体,如原教旨主义的宗教群体或与世隔绝的种族文化意义上的少数民族。这些群体常常感到自由主义对自主的强调对他们构成了威胁。他们担心,如果自己群体的成员被告知了其他的生活方式,并且被赋予了理解和评价它们的认知和情感能力,许多成员就会选择放弃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这样就会对整个群体构成威胁。为了防止这种后果,原教旨主义或持孤立主义立场的群体通常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抚养和教育自己的后代:尽量减少他们发展和运用理性的可修正性的能力的机会。这些群体也会设法制造困难,以阻止其成员脱离自己的体、其目标就是保证自己的成员的确人群体之中一使他们无法想象能够离开自己的群体并在外成功地生活下去。 (查看原文)
    豆友1480552 1回复 1赞 2021-05-26 09:07:28
    —— 引自章节:第七节 政治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对社群主义的第一种包容
  • 这样,要实现我们的根本利益——我们要过优良的生活——就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我们要根据自己关于生活价值的内在信念而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二个条件是:在我们的文化能够提供相应信息、先例和论据的基础上,我们要有质疑和考问那些信念的自由。因此,人们必须拥有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信念而生活的资源和各种自由,而不会因为非正统的宗教活动和性爱活动而受到惩罚。这就是为什么传统的自由主义要关注公民自由和个人自由。而个人为了懂得关于优良生活的不同观点,为了获得考问这些观点的理智能力,必须拥有相应的文化条件。这就是为什么传统的自由主义要关注教育、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艺术表现的自由,等等。这些自由使我们能够判断生活中哪些事情具有价值——我们只能以一种方式对这些事情作出判断:探究我们共有的文化遗产的不同方面。 对自我决定的价值的这种解释,构成了罗尔斯最初论证自由原则的基础。按照罗尔斯的观点,之所以需要选择的自由,正是为了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事物——去形成、检察和修正我们关于价值的信念。自由帮助我们认识到,什么对于我们才是好,[8]用诺齐克的术语来讲,就是帮助我们“追踪最好”(track bestness)(Nozick 1981:314,410—411,436—440,498—504;cf. Dworkin 1983:24—30)。由于我们的根本利益就在于确定这些信念的正确性并基于它们而行动,因此,通过向每个人提供用以检查这些信念和据这些信念而行动的自由和资源,政府就实现着对人的平等关照和尊重。 (查看原文)
    如水圆清 1赞 2024-03-05 20:06:19
    —— 引自章节:第四节 个人权利与共同利益
  • 我们也许不能确定哪些具体偏好是被误导了的错误偏好,或适应性偏好,但我们却可以检查人们形成和修正自己的偏好时所必须依据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以保证人民能够掌握充分的信息和机会去尝试各种生活方式,同时保护人们免于错误印象或宣传机器的误导。 (查看原文)
    空高垂 2011-09-22 21:58:32
    —— 引自第37页
  • 效用主体几乎不懂得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效用主体很少有机会思考自己是哪类人或自己愿意成为哪类人,其行动也几乎不会根植于这类思考。因此,效用主体几乎不能容纳与”我们“生活理念相关的事物。 (查看原文)
    空高垂 2011-09-22 21:58:32
    —— 引自第37页
  • 要不断地依据别人的偏好来不偏不倚地决定我们的行为,要排除我们与他人的特殊关系和自己的特殊事业。对于我们所信奉的后果论,这种立场显得过于粗陋。 (查看原文)
    空高垂 2011-09-22 21:58:32
    —— 引自第37页
  • 如果走向极端,间接功利主义就可能陷入“自我反驳”:间接功利主义本打算基于人们的思想和信念为自身辩护,但辩护的结果却是自己瓦解自己。最可能使效用最大化的世界也许就是无人相信功利主义的世界。 (查看原文)
    空高垂 2011-09-22 21:58:32
    —— 引自第37页
  • 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采用非功利主义的决策方式。并且不让权利和正义屈从于效用最大化的计算;但偶尔(也许只在危机时刻),我们也会采纳功利主义的决策方式进行集体决策和民主决策,并以此来修正我们的日常规则和制度。 (查看原文)
    空高垂 2011-09-22 21:58:32
    —— 引自第37页
  • 功利主义的目的论之不同于尼采的目的论就在于:每个人的偏好都必须予以考虑。但两种目的论的根本原则都不是平等待人,而是使利益最大化。这样,两种理论都不能被当作一种道德原则。它们的目标不是尊重人——只有把事物当作手段把人作为目的才是真正对人的尊重;相反,它们的目标是尊重利益(the good)——特定的人则成为要么有用要么无用的工具。如果人成为了利益最大化的工具,道德也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非道德理想。尼采式的社会也许在审美意义上更好,也即是说更美,但却并非在道德意义上更好(尼采本人也许不会拒绝这个评价,因为他的理论正是要“超越善恶”)。功利主义如果以这种目的论的方式被阐释,它也不再是一种道德理论。 人们因此被视为某一种利益的潜在生产者或消费者,而我们的义务也就成了相对于那种利益的义务,而不是相对于他人的义务。这有违我们的核心直觉:道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重要。 (查看原文)
    空高垂 2011-09-23 23:17:43
    —— 引自第69页
  • 功利主义的最初吸引力源于这样的价值信念:人是重要的而且同等地重要。但功利主义者所致力于实现的平等待人的目标,只有与某种公平份额理论相结合,才能得到最好的实现。这样一种理论应该排除那些无视他人正当权利的歧视性偏好和自私偏好,但却允许我们忠诚于自己的特殊义务(它们正是我们生活的构成要素)。这些修正不仅不冲突于后果论的一般原则,反而以此为前提。这些修正是对“道德应该关乎人类福利”的一般理念的改良。功利主义的问题就在于,它对我们的直觉信念——应该合乎道德地关心他人的福利——给予了过于简化的理解。 (查看原文)
    空高垂 2011-09-23 23:17:43
    —— 引自第69页
  • 道德平等的理念过于抽象,以致我们根本不可能从这个抽象理念中推演出任何具体的内容。……平等待人的所有具体形式在逻辑上都相容于道德平等的理念。问题的实质在于:哪一种形式的平等待人最能够把握平等待人的精髓?……我们需要这样的人:他能够深刻理解人性,懂得为什么人应该受到尊重和关心,明白哪些行为最能展现这种尊重和关心。 (查看原文)
    空高垂 2011-09-23 23:35:27
    —— 引自第84页
  • 政治论证不是依据于一个单一的前提然后给出各种相互竞争的推演,政治论证是为一个单一的理念提出相互竞争的观念或相互竞争的对这个理念的阐释。每一种正义理论都不是从平等理想推演而出的,相反,每一种正义理论都是在追求这个理想,而判断一种理论是否成功就是判断这种追求是否成功。 (查看原文)
    空高垂 2011-09-23 23:35:27
    —— 引自第84页
  • 功利主义的缺陷是在比较中凸显出来的:能够保证权利和公平资源份额的平等观要优越于功利主义的平等观。比较这两种观念就能发现,与我们关于基本的平等理念的直觉相冲突的功利主义,对道德平等的解释是不太可信的。但功利主义的不可信并不在于它是一个逻辑错误,而某种公平理论的可信也不因为它是一种逻辑证明。……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政治原则对社会施行管理呢?……要就平等理念(the concept of equality)的不同观念(different conceptions)进行比较。 (查看原文)
    空高垂 2011-09-23 23:35:27
    —— 引自第84页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