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部高等院校“环境政治学”教材 ☆一部专门分析当代中国环境决策体制和治理体制的学术专著 ☆一部深具现实关怀与环保意识启蒙的不可多见的政治学优秀本土作品!
我导~!
对环境政治学的文献不了解,对研究的创新性不太了解。不过只就内容来说还是比较有启发意义的。研究问题是中国环境政策执行偏差,使用中国证据对环境威权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检验,从政策体系、执行系统、激励系统、监督反馈机制和国际环境政治影响五个角度进行分析,比较有说服力地驳斥了环境威权主义。
环境是个筐,通通往里装。面面俱到,面面不到,政策建议尤其单薄。
这个论题很难深入。新环保法后又有很多可以更新了。
不得不说环境问题在中国(包括国际)是如此瞬息万变。那些不时涌现并扩散的地方创新、那些在国际场合公开的新承诺、新姿态……需要研究者不懈怠地更新分析框架、经验材料,甚至是论点。
感谢冉冉这样的学者,用这么流畅简洁的文字为环境政策学生扫盲。涉及的主要问题也能看出出版的不易。只是国内环境政策在过去五年变化太大,在加上作者的田野调查也是在2000初,有不少观点已经缺乏时效性。不过非常赞同超越集权和分权范式的讨论。
南京先锋书店购,用近一年时间断续看完。可以说里面的每一个章节,对体制有所了解的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作者把现有的环境问题格局理的很清晰,当然部分观点比如纪委介入深度,包括结论中的建议是一笔带过的。但瑕不掩瑜,此书的学术态度是诚恳的,同时也能看出官方对理性的声音是非常愿意倾听的。
从政策的制定者到政策的执行者,从政策执行前和执行中的激励,到政策执行效果的监督与管理,从国内到全球,作者试图解释中国环境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 书里将环境政策的执行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进行对比,周雪光的书里也有类似的对比,且更加详细。
实在没什么创见
跟乡村或基层治理一样的问题路径!问题相似,原因相同,但是问题是无解的!因为它被锁死了,更体现出托克维尔改革的悖论!可以期待韦伯说的卡理斯玛式的领袖再临吗?
写读书笔记
不是研究“Chineseness”而是研究个案中的模式和普遍规律。政策制定的高冲突高模糊性、政策执行的权力结构、倒错的激励、公共参与的边缘化、全球化带来的环境治理矛盾和困境。提供了很多参考材料和分析框架,非常有用。
材料很翔实 但从中央-地方的二分范式跳脱后又急着跳入威权-民主的对立 结论有些许可惜 15年后的发展也有许多可补充的
环境作为执政案例,非常典型
读了作者13年的论文,可以大概想象此书内容了。民主威权都治理不好环境,简而言之we are fucked. 有时间再细读。
俞可平作序,什么都不用说了吧。
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仅仅浮于表面,看似在讨论环境问题,实则希望以小见大,以环境视角来观察中国政体
作者自己收集的案例相当丰富。但我真不太适应政治学的写作方式,后续几章读着像资料汇编。
清晰又全面的介绍,以小见大体制的悖论。第六章针对媒体话语争夺、非政府组织位置和公民抗争运动的分析。“邻避”作为去正当性的手段。
> 中国地方环境政治
7 有用 碧血丹心 2015-06-11 07:44:07
☆一部高等院校“环境政治学”教材 ☆一部专门分析当代中国环境决策体制和治理体制的学术专著 ☆一部深具现实关怀与环保意识启蒙的不可多见的政治学优秀本土作品!
4 有用 melody 2015-05-29 15:16:18
我导~!
4 有用 蓝色田野 2018-12-08 11:32:07
对环境政治学的文献不了解,对研究的创新性不太了解。不过只就内容来说还是比较有启发意义的。研究问题是中国环境政策执行偏差,使用中国证据对环境威权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检验,从政策体系、执行系统、激励系统、监督反馈机制和国际环境政治影响五个角度进行分析,比较有说服力地驳斥了环境威权主义。
5 有用 阅湖 2018-01-15 13:12:34
环境是个筐,通通往里装。面面俱到,面面不到,政策建议尤其单薄。
2 有用 乌鸫 2018-12-11 16:29:06
这个论题很难深入。新环保法后又有很多可以更新了。
1 有用 🪷 2016-03-31 18:11:08
不得不说环境问题在中国(包括国际)是如此瞬息万变。那些不时涌现并扩散的地方创新、那些在国际场合公开的新承诺、新姿态……需要研究者不懈怠地更新分析框架、经验材料,甚至是论点。
2 有用 Jin 2021-02-07 00:14:24
感谢冉冉这样的学者,用这么流畅简洁的文字为环境政策学生扫盲。涉及的主要问题也能看出出版的不易。只是国内环境政策在过去五年变化太大,在加上作者的田野调查也是在2000初,有不少观点已经缺乏时效性。不过非常赞同超越集权和分权范式的讨论。
2 有用 鲨鱼 2018-01-21 16:27:48
南京先锋书店购,用近一年时间断续看完。可以说里面的每一个章节,对体制有所了解的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作者把现有的环境问题格局理的很清晰,当然部分观点比如纪委介入深度,包括结论中的建议是一笔带过的。但瑕不掩瑜,此书的学术态度是诚恳的,同时也能看出官方对理性的声音是非常愿意倾听的。
2 有用 白开水 2019-10-10 17:19:17
从政策的制定者到政策的执行者,从政策执行前和执行中的激励,到政策执行效果的监督与管理,从国内到全球,作者试图解释中国环境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 书里将环境政策的执行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进行对比,周雪光的书里也有类似的对比,且更加详细。
0 有用 Swear 2018-02-12 04:46:14
实在没什么创见
1 有用 椰子树 2021-01-25 12:43:01
跟乡村或基层治理一样的问题路径!问题相似,原因相同,但是问题是无解的!因为它被锁死了,更体现出托克维尔改革的悖论!可以期待韦伯说的卡理斯玛式的领袖再临吗?
0 有用 焼きたてパン 2018-03-26 13:11:02
写读书笔记
1 有用 urmamamaya 2022-03-31 15:56:50
不是研究“Chineseness”而是研究个案中的模式和普遍规律。政策制定的高冲突高模糊性、政策执行的权力结构、倒错的激励、公共参与的边缘化、全球化带来的环境治理矛盾和困境。提供了很多参考材料和分析框架,非常有用。
1 有用 Samsayshavefun 2022-02-25 23:28:59
材料很翔实 但从中央-地方的二分范式跳脱后又急着跳入威权-民主的对立 结论有些许可惜 15年后的发展也有许多可补充的
0 有用 char 2022-01-23 20:09:47
环境作为执政案例,非常典型
0 有用 Ludmilla 2021-11-30 16:55:23
读了作者13年的论文,可以大概想象此书内容了。民主威权都治理不好环境,简而言之we are fucked. 有时间再细读。
1 有用 jun 2021-10-15 02:26:41
俞可平作序,什么都不用说了吧。
0 有用 我是猪 2022-09-30 04:19:25 新加坡
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仅仅浮于表面,看似在讨论环境问题,实则希望以小见大,以环境视角来观察中国政体
0 有用 衣白 2024-06-08 19:54:54 江苏
作者自己收集的案例相当丰富。但我真不太适应政治学的写作方式,后续几章读着像资料汇编。
0 有用 控制我所有淚腺 2024-04-16 20:48:11 北京
清晰又全面的介绍,以小见大体制的悖论。第六章针对媒体话语争夺、非政府组织位置和公民抗争运动的分析。“邻避”作为去正当性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