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囊括的作家都是对中国文学做出杰出贡献的,然而内容没有一篇是适合孩子读的,孩子是读不懂的。该叫《名家散文拾遗》。
不管是《给孩子的诗》还是《给孩子的散文》,都不适合给狭义上的孩子读,也许‘孩子’应该被称作‘年轻的朋友’。写人写物的散文要比单纯抒情的好读得多。
小学的时候,发的新书里面都会包含一本课外读物,当时很是喜欢,每学期发新书最盼望的就是这本课外读物,现在家里都还留有几本,只是可惜那书里经常都是节选片段,读起来很不过瘾。这本《给孩子的散文》就让我想起了我的课外读本,最喜欢的一篇是闻一多的《贾岛》,说贾岛是唐代的清凉和酸涩,是整个人生的版面,犹如一日之中有夜,四时中有秋冬,是‘叩齿坐明月 搘颐望白云’,书里还有篇《金字塔外:死与蜜糖》,配合着《贾岛》来看也很有意思,说金字塔是死的表征,埃及人一辈子都在说死,但是中国人却避讳,不爱提也不敢提,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相生相息,不过在稍后的一篇散文里倒是有作者说如果没有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将是一次多么不光彩的欠债不还。这样三篇连起来看,倒确实是很有趣。当然,如果觉得谈生死太沉重,还能读读汪曾祺写吃。
选的都是国内作家的作品,整体感觉略逊于《给孩子的诗》。
散文是不好选,给孩子的散文更难。所以,也没选得很好,标准有点乱
其它不说,格非那篇有点不舒服。另,167页最上重复了一行。
从散文中可以一窥各作家的文风,还是很喜欢老舍那种淡淡的轻松和幽默..一个半小时在书店看完的~oh hohoho
那是一九一八年的初夏,我从冈山的第六高等学校毕了业,以后是要进医科大学了。我决心要专精于医学,文学书籍又不能不和它们断缘了。我下了决心,又先后把我贫弱的藏书送给了友人。当我要离开冈山的前一天,剩着《庾子山全集》和《陶渊明全集》两书还在我的手里。这两部书我实在是不忍丢掉,但又不能不丢掉。这两部书和科学精神实在是不相投合的。那时候我因为手里没有多少钱,便想把这两位诗人的书拿去拍卖。我想起日本人是比较尊重汉籍的,这两部书或者可以卖得一些钱。——郭沫若《卖书》
散文选择的太文艺,有一些甚至比较晦涩,未必是孩子们喜欢和能接受的。
读完感觉非常好,作家囊括了从近代鲁迅到当代余华很多知名作家的散文。大人读了都有很多感动,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更像是一个窗口,能体验到不同作家的文风,透过它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家的更多作品来读。
择选很有意思,有李零和饶宗颐。出题时翻完。
只喜欢表弟这篇
会好奇“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加之,自己对于散文的阅读太少(一直读不下去),也不知道这样的选本好不好。原本打算送姐姐的小朋友的,我还是去给她买其他书吧。
陀爷北岛赠,20160401,活字文化,香河园。
再翻阅这样的散文集 想起自己中学时读散文摘抄句子的美好时光~
同事赠给小妞的书,暂时她还看不懂,但文章选的还是很好的,大人更应该多读读。
刘亮程和平娃一向出笔不凡~
恩,有些深得我心。如,李娟,高尔泰,沈从文,汪曾祺……我还想加点儿,比如说钱穆老先生的,何正璜老奶奶的,再稍稍做些延伸。书的设计还是一样不满意。
比《孩子的诗》更不适合孩子看了……
自己先看了起来,对付飞机晚点的利器,有几篇甚至可以精读下
> 给孩子的散文
41 有用 蘑無菇 2016-01-10 16:09:51
囊括的作家都是对中国文学做出杰出贡献的,然而内容没有一篇是适合孩子读的,孩子是读不懂的。该叫《名家散文拾遗》。
22 有用 臭冬瓜同学 2016-02-14 13:54:25
不管是《给孩子的诗》还是《给孩子的散文》,都不适合给狭义上的孩子读,也许‘孩子’应该被称作‘年轻的朋友’。写人写物的散文要比单纯抒情的好读得多。
13 有用 巨米雨 2015-11-03 21:03:54
小学的时候,发的新书里面都会包含一本课外读物,当时很是喜欢,每学期发新书最盼望的就是这本课外读物,现在家里都还留有几本,只是可惜那书里经常都是节选片段,读起来很不过瘾。这本《给孩子的散文》就让我想起了我的课外读本,最喜欢的一篇是闻一多的《贾岛》,说贾岛是唐代的清凉和酸涩,是整个人生的版面,犹如一日之中有夜,四时中有秋冬,是‘叩齿坐明月 搘颐望白云’,书里还有篇《金字塔外:死与蜜糖》,配合着《贾岛》来看也很有意思,说金字塔是死的表征,埃及人一辈子都在说死,但是中国人却避讳,不爱提也不敢提,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相生相息,不过在稍后的一篇散文里倒是有作者说如果没有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将是一次多么不光彩的欠债不还。这样三篇连起来看,倒确实是很有趣。当然,如果觉得谈生死太沉重,还能读读汪曾祺写吃。
9 有用 柳营 2015-06-19 21:37:20
选的都是国内作家的作品,整体感觉略逊于《给孩子的诗》。
2 有用 傅踢踢 2015-08-13 10:12:21
散文是不好选,给孩子的散文更难。所以,也没选得很好,标准有点乱
2 有用 永恒的贝多芬 2016-06-05 08:00:17
其它不说,格非那篇有点不舒服。另,167页最上重复了一行。
3 有用 froeco 2015-07-26 21:27:36
从散文中可以一窥各作家的文风,还是很喜欢老舍那种淡淡的轻松和幽默..一个半小时在书店看完的~oh hohoho
2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8-08-14 12:07:09
那是一九一八年的初夏,我从冈山的第六高等学校毕了业,以后是要进医科大学了。我决心要专精于医学,文学书籍又不能不和它们断缘了。我下了决心,又先后把我贫弱的藏书送给了友人。当我要离开冈山的前一天,剩着《庾子山全集》和《陶渊明全集》两书还在我的手里。这两部书我实在是不忍丢掉,但又不能不丢掉。这两部书和科学精神实在是不相投合的。那时候我因为手里没有多少钱,便想把这两位诗人的书拿去拍卖。我想起日本人是比较尊重汉籍的,这两部书或者可以卖得一些钱。——郭沫若《卖书》
1 有用 DearMissMr 2015-12-29 11:14:15
散文选择的太文艺,有一些甚至比较晦涩,未必是孩子们喜欢和能接受的。
3 有用 Zoooooe 2015-06-24 00:46:51
读完感觉非常好,作家囊括了从近代鲁迅到当代余华很多知名作家的散文。大人读了都有很多感动,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更像是一个窗口,能体验到不同作家的文风,透过它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家的更多作品来读。
1 有用 毗耶离 2016-06-19 15:00:02
择选很有意思,有李零和饶宗颐。出题时翻完。
2 有用 小棠 2017-09-23 15:53:09
只喜欢表弟这篇
1 有用 蔚宇🦥🌱 2016-02-16 20:44:28
会好奇“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加之,自己对于散文的阅读太少(一直读不下去),也不知道这样的选本好不好。原本打算送姐姐的小朋友的,我还是去给她买其他书吧。
0 有用 青年哪吒 2016-04-02 00:32:06
陀爷北岛赠,20160401,活字文化,香河园。
1 有用 裂锦 2015-09-10 22:16:03
再翻阅这样的散文集 想起自己中学时读散文摘抄句子的美好时光~
1 有用 芃诚 2015-10-21 07:39:23
同事赠给小妞的书,暂时她还看不懂,但文章选的还是很好的,大人更应该多读读。
0 有用 維小詞 2015-09-08 17:42:21
刘亮程和平娃一向出笔不凡~
0 有用 木南 2016-01-06 15:36:59
恩,有些深得我心。如,李娟,高尔泰,沈从文,汪曾祺……我还想加点儿,比如说钱穆老先生的,何正璜老奶奶的,再稍稍做些延伸。书的设计还是一样不满意。
1 有用 十六 2016-04-08 09:56:10
比《孩子的诗》更不适合孩子看了……
1 有用 Isaan 2015-09-04 09:45:54
自己先看了起来,对付飞机晚点的利器,有几篇甚至可以精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