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写北京的书挺多的,这本书比起写北京,更多是写那个时代吧。看了半本意识到其实这么长的篇幅,这么多事只是一天发生的。挺不错的,语言并不是特别好。
当年的创作理念是,“生活”,“真实”。对具体的艺术手法,却没有什么实在的追求。镜头混乱,画面毫无美感;叙事混乱,没有吸引力。旁白,忽隐忽现,是编导叙事能力不及格的标志,却一直传染到李少红的《新红楼梦》。却原来,北京腔,北京编导,在1980年代就占据了国产影视的重大优势。“阴阳人”,《找乐》中也有类似的角色,是对京剧的讽刺,京剧本来就包含了畸形审美,《霸王别姬》中畸形发展为变态,最后造成人生的悲剧。
> 6人读过
> 2人想读
订阅关于钟鼓楼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 '▿ ' ) 2018-06-15 21:05:14
写北京的书挺多的,这本书比起写北京,更多是写那个时代吧。看了半本意识到其实这么长的篇幅,这么多事只是一天发生的。挺不错的,语言并不是特别好。
0 有用 王奋斗 2020-12-31 20:37:33
当年的创作理念是,“生活”,“真实”。对具体的艺术手法,却没有什么实在的追求。镜头混乱,画面毫无美感;叙事混乱,没有吸引力。旁白,忽隐忽现,是编导叙事能力不及格的标志,却一直传染到李少红的《新红楼梦》。却原来,北京腔,北京编导,在1980年代就占据了国产影视的重大优势。“阴阳人”,《找乐》中也有类似的角色,是对京剧的讽刺,京剧本来就包含了畸形审美,《霸王别姬》中畸形发展为变态,最后造成人生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