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路径(第二版)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Still Water 2016-01-03 22:05:49

    國內,教育學者對此關注的更多。倫理學反到微乎其微。

  • 1 路米內 2018-03-23 23:50:27

    关怀伦理学的奠基作品之一,和吉列根的发展心理学路径不同,用的是存在主义现象学的理论资源,尤其是马丁布伯,提及萨特、尼采、克尔凯郭尔等,不过不知为何,书中一句都没提到波伏娃。讲到“自然的关心/关怀”诺丁斯觉得是最基本的了,其实仍然是可疑的、需要分析和解构的。有侧重教育中的关怀,诺丁斯当了很多年数学教师,怪不得老是举学数学的例子。很可惜本书的版本没有收入13版的新序(本书翻译还行,但也有些小错误,care还是译成关怀比较顺),诺丁斯在新序中解释了为什么书名副题改成“关系路径”而不再是“女性路径”,还回应了她重caring for(面对面的关怀)轻care about(远距离的关心)的问题,承认自己确实忽略了关怀的公共领域价值,这方面的论述她写进了后面的《始于家庭》。

  • 1 今天也吃土豆粉 2023-11-05 23:21:22 北京

    读得囫囵,有点难评。确实很教育学的一本书。不知道是写作还是翻译的问题,非常哲学化的表达有点削弱了强调关系和情境化的本来特色。总觉得原本应当是一本很好读的书才是。

  • 0 沧海一粟 2019-09-12 09:04:27

    关怀伦理学作为规则伦理学的补充或是反击,如果不能为道德两难困境提供必要的选择的说服力,理论就还是偏弱。 关怀作为一种理想值得盼望,但在现实中如何衡量,却是难题!

  • 0 其琛 2023-03-13 10:58:43 上海

    如何避免滑向道义论,以及后果论的评价体系,诺丁斯也没能给出明确的回答。意义上,本书更偏向教育学而非哲学。

  • 0 Yuey 2023-03-07 10:29:30 上海

    女性主义的写作。与其说是哲学书,不如说是教育学作品。

  • 0 阿酸呐 2019-11-11 10:19:18

    关怀是一种关系而不是美德。

  • 0 以后用拉丁语写 2021-04-27 22:23:22

    完全就是胡乱翻译,术语全都是紊乱的,imperative和sentiment都翻译成敏感性,我都不知道imperative和敏感性有什么关系。译者估计根本不懂哲学,也不了解关怀伦理学。 这个翻译可以给负五颗星,译者基本不是在翻译,而是在再创作,不会翻译就自己编造个句子出来。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