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有创意,只是太浅了,挖的不够深,多数时候只是停留在表层,看得不过瘾。名字太鸡汤,居然还找了张佳玮作序,我差点把他那篇序言撕了,不能容忍他的名字出现在我的藏书里。
活得明白的女人,连孤独都那么有雅兴。以为自己一直有莫文蔚情结,实际内心偶尔也可以与刘若英共鸣。
比较有共鸣。不过没想到找了张嘉佳作序,无语。
这些,对孤独惯了的人来说,只是常识。但我们都快被社交软件绑架了,都要挣扎求得这最基本的能力。
寂寞是一种负面情绪,而孤独是一种状态,掌握与自己的相处之道,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有独处的能力,才有爱的能力。」书中能引起共鸣的地方有很多,不仅是那些挑挑拣拣也摘抄了整整三张纸的箴言,还有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奶茶的文风还是一如既往地恬淡又不失睿智。我打心底里喜欢这个姑娘。
专供没有对象,也没有生猴子的朋友学习独处。
两个人在一起并不能够消减孤独,这个道理很早以前就知道,可是还是在依赖有人陪伴的感觉,剩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懒得好好吃饭,懒得好好生活。然而,学会独处才是学会相处的前提。奶茶深谙独处的智慧,享受独处的时光,在一个人的空间里提升自己,才有可能在两个人的时候给予好的爱。加油吧,学习独处,不为了排解寂寞而匆忙找寻一个怀抱。
如果这本书是关于自处与相处的关系,或是讨论孤独,理应在最开始有对概念的解释和后面的贯穿,可访问里不断的在重复这个概念,却又没说清,不断的就一个话题对许多人进行提问,反而觉得像一篇没点题的作文,这儿说些那儿说些,很难进行下去。
两个人相处是需要学习的,只有做到一个人能自如的自处,两个人才能好的相处。林夕早就说过啦,自己都不爱,怎么相爱,怎么可给爱人好处。
喜欢“自处与相处”的主题,但写得略刻意,不高明。
印证了很多自己的小小心得,也许喜欢一个人呆着的人都类似。
2015年7月6日读毕,刘若英通过访谈研究了“自处”与“相处”的涵义和方法,结论是只有学会自处,才能更好地相处。这本书使我认识了刘若英的内心世界,追寻自我永远不要停止,一旦停止创造力也就没有了。而在茫茫人海中保持心灵的出离,才可能保存自我,才能够保持创造力。这本书的题目正反映了这个主题,“在你怀里”是与亲密的人相处,“孤独”则是心灵的出离,这是一种本事,在人群之中,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这是一门大学问。
如果出现在报纸杂志专栏,可以给分;但集结成一本书,则是另一回事。
遇到过很多个问我寂寞与否的男生 多想遇到一个看我一个人也觉得自在欢喜的人
年纪大了也是更倾向这种就算有伴侣还是要拥有相对的独处时间。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追星狗的日常如果没有独处时间那该怎么办
可以看出奶茶一直在成长
随便写写,就随便看看
就好像和自己在对话一样,这本书特别能勾起我的回忆和疑惑。正好站在分岔路口,必须走下去又没有太多的目标性。书里大多都是刘若英的独白,访问其实只是个噱头,朋友之间互相说几句正经话,很快就会扯出别的来。照片也可以看看,书签很小一枚,周末有空就出去走走。一个人走走。
果然我们喜欢独处的人都是又懒又怕麻烦的。。。奶茶的文字读来还是蛮有共鸣的,作为擅长独处的人的确需要学习“相处”。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旅行一个人逛游乐园完全都不是问题,做过最“孤独”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在情人节的晚上一个人在新加坡坐摩天轮!——by 豆瓣阅读
奶茶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艺人,唱歌、演戏、摄影、写作样样在行。她与陈升那段隐秘而又众人皆知的感情让人惋叹。如今的她已为人妻为人母,从她的书里可以看出她现在生活得很幸福。她不仅一直保留着自己独处的空间,也很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奶茶和她先生的相处方式很让我羡慕,彼此不可缺少但又给对方足够的自由。 书里用了很大篇幅去写奶茶采访好朋友对“孤独”的看法。说是采访,其实更多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约上好友点上两杯咖啡,然后开始悠闲自在地聊天。奶茶有很多文字都是白话藏金句,以最平常的语言道出了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只有在能够一个人生活得很好之后,你才知道该怎么跟别人在一起。
>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183 有用 Y门食客 2015-07-03 21:22:34
有创意,只是太浅了,挖的不够深,多数时候只是停留在表层,看得不过瘾。名字太鸡汤,居然还找了张佳玮作序,我差点把他那篇序言撕了,不能容忍他的名字出现在我的藏书里。
85 有用 弗朗柿 2015-07-04 16:46:21
活得明白的女人,连孤独都那么有雅兴。以为自己一直有莫文蔚情结,实际内心偶尔也可以与刘若英共鸣。
53 有用 猫阿水 2015-07-12 19:32:02
比较有共鸣。不过没想到找了张嘉佳作序,无语。
38 有用 于是 2015-07-16 14:59:55
这些,对孤独惯了的人来说,只是常识。但我们都快被社交软件绑架了,都要挣扎求得这最基本的能力。
48 有用 河豚的一生 2015-06-26 01:31:38
寂寞是一种负面情绪,而孤独是一种状态,掌握与自己的相处之道,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有独处的能力,才有爱的能力。」书中能引起共鸣的地方有很多,不仅是那些挑挑拣拣也摘抄了整整三张纸的箴言,还有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奶茶的文风还是一如既往地恬淡又不失睿智。我打心底里喜欢这个姑娘。
11 有用 bird 2015-07-14 19:25:40
专供没有对象,也没有生猴子的朋友学习独处。
11 有用 小冉儿 2015-07-12 17:27:31
两个人在一起并不能够消减孤独,这个道理很早以前就知道,可是还是在依赖有人陪伴的感觉,剩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懒得好好吃饭,懒得好好生活。然而,学会独处才是学会相处的前提。奶茶深谙独处的智慧,享受独处的时光,在一个人的空间里提升自己,才有可能在两个人的时候给予好的爱。加油吧,学习独处,不为了排解寂寞而匆忙找寻一个怀抱。
13 有用 S 2015-08-09 11:41:13
如果这本书是关于自处与相处的关系,或是讨论孤独,理应在最开始有对概念的解释和后面的贯穿,可访问里不断的在重复这个概念,却又没说清,不断的就一个话题对许多人进行提问,反而觉得像一篇没点题的作文,这儿说些那儿说些,很难进行下去。
8 有用 郑宁素 2015-11-03 17:08:02
两个人相处是需要学习的,只有做到一个人能自如的自处,两个人才能好的相处。林夕早就说过啦,自己都不爱,怎么相爱,怎么可给爱人好处。
6 有用 唐小万 2015-09-08 00:16:05
喜欢“自处与相处”的主题,但写得略刻意,不高明。
3 有用 伊林 2015-08-17 15:47:02
印证了很多自己的小小心得,也许喜欢一个人呆着的人都类似。
2 有用 左思 2015-07-07 18:39:49
2015年7月6日读毕,刘若英通过访谈研究了“自处”与“相处”的涵义和方法,结论是只有学会自处,才能更好地相处。这本书使我认识了刘若英的内心世界,追寻自我永远不要停止,一旦停止创造力也就没有了。而在茫茫人海中保持心灵的出离,才可能保存自我,才能够保持创造力。这本书的题目正反映了这个主题,“在你怀里”是与亲密的人相处,“孤独”则是心灵的出离,这是一种本事,在人群之中,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这是一门大学问。
4 有用 投射性認同 2015-08-16 08:44:02
如果出现在报纸杂志专栏,可以给分;但集结成一本书,则是另一回事。
5 有用 ALEXIS 2015-10-05 11:26:54
遇到过很多个问我寂寞与否的男生 多想遇到一个看我一个人也觉得自在欢喜的人
3 有用 神dê孩子oO 2016-01-06 10:02:21
年纪大了也是更倾向这种就算有伴侣还是要拥有相对的独处时间。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追星狗的日常如果没有独处时间那该怎么办
3 有用 gengrenjie 2015-07-16 13:12:57
可以看出奶茶一直在成长
1 有用 一度的微苏 2015-12-27 14:33:44
随便写写,就随便看看
6 有用 twopersons 2015-06-28 14:55:19
就好像和自己在对话一样,这本书特别能勾起我的回忆和疑惑。正好站在分岔路口,必须走下去又没有太多的目标性。书里大多都是刘若英的独白,访问其实只是个噱头,朋友之间互相说几句正经话,很快就会扯出别的来。照片也可以看看,书签很小一枚,周末有空就出去走走。一个人走走。
2 有用 五月微蓝 2017-05-28 21:49:01
果然我们喜欢独处的人都是又懒又怕麻烦的。。。奶茶的文字读来还是蛮有共鸣的,作为擅长独处的人的确需要学习“相处”。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旅行一个人逛游乐园完全都不是问题,做过最“孤独”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在情人节的晚上一个人在新加坡坐摩天轮!——by 豆瓣阅读
1 有用 風立ちぬ 2016-01-23 23:25:00
奶茶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艺人,唱歌、演戏、摄影、写作样样在行。她与陈升那段隐秘而又众人皆知的感情让人惋叹。如今的她已为人妻为人母,从她的书里可以看出她现在生活得很幸福。她不仅一直保留着自己独处的空间,也很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奶茶和她先生的相处方式很让我羡慕,彼此不可缺少但又给对方足够的自由。 书里用了很大篇幅去写奶茶采访好朋友对“孤独”的看法。说是采访,其实更多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约上好友点上两杯咖啡,然后开始悠闲自在地聊天。奶茶有很多文字都是白话藏金句,以最平常的语言道出了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只有在能够一个人生活得很好之后,你才知道该怎么跟别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