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红学家邓云乡先生对参与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剧摄制过程的回忆文章的结集。主要分为三部分,一为回忆拍摄过程中的趣闻琐事,取题“红楼梦忆”;一为拍摄过程中所形成诗词短篇,取题“红楼吟草”;一为应报刊之约所写的关于《红楼梦》、《红楼梦》电视剧的零星文章,取题“红楼零简”。本书为我们描述了当时《红楼梦》电视剧辗转拍摄过程中的各种酸甜苦辣、趣闻轶事,字里行间,我们似乎看到一个饱读诗书、阅历丰富的老者向我们娓娓道来,趣味性、可读性极强。
读过邓云乡先生的“红学四书”(《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忆》),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这部古典中国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忆的创作者
· · · · · ·
-
邓云乡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邓云乡,学名邓云骧,室名水流云在轩。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山西灵丘东河南镇邓氏祖宅。一九三六年初随父母迁居北京。一九四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过中学教员、译电员。一九四九年后在燃料工业部工作,一九五六年调入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院前身),直至一九九三年退休。一九九九年二月九日因病逝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燕京乡土记》《文化古城旧事》等。
目录 · · · · · ·
前言……………………………………………………………… 1
红楼梦忆
惜别词…………………………………………………………… 3
白发“红”缘…………………………………………………… 5
姑苏岁暮………………………………………………………… 7
十里街·葫芦庙………………………………………………… 9
· · · · · · (更多)
红楼梦忆
惜别词…………………………………………………………… 3
白发“红”缘…………………………………………………… 5
姑苏岁暮………………………………………………………… 7
十里街·葫芦庙………………………………………………… 9
· · · · · · (更多)
前言……………………………………………………………… 1
红楼梦忆
惜别词…………………………………………………………… 3
白发“红”缘…………………………………………………… 5
姑苏岁暮………………………………………………………… 7
十里街·葫芦庙………………………………………………… 9
开机典礼………………………………………………………… 11
记得祝愿词……………………………………………………… 13
开讲“江南风俗” …………………………………………… 15
课内课外………………………………………………………… 17
春风夜话………………………………………………………… 19
曹雪芹纪念馆…………………………………………………… 21
首次小品练习…………………………………………………… 23
小谈服装………………………………………………………… 25
上海找“宝玉” …………………………………………………27
“红楼西席” ……………………………………………………29
化装小记 …………………………………………………………31
太平湖黛玉北上………………………………………………… 33
黛玉的船………………………………………………………… 35
国庆晚会………………………………………………………… 37
“黄山情侣” ……………………………………………………39
“神仙洞”虚惊………………………………………………… 41
黛玉北上诸景…………………………………………………… 43
风雨故人………………………………………………………… 45
重到苏州………………………………………………………… 47
香雪海落花流水………………………………………………… 49
艺圃传情………………………………………………………… 51
万景山庄………………………………………………………… 53
耦园落花………………………………………………………… 55
寄畅园一日……………………………………………………… 57
杭州采景………………………………………………………… 59
绮园古藤……………………………………………………… 61
花与蝴蝶……………………………………………………… 63
滴翠亭诗……………………………………………………… 65
导演分身术…………………………………………………… 67
西子湖花絮…………………………………………………… 69
上海大观园…………………………………………………… 71
北京有了大观园……………………………………………… 73
大观园建筑小谈……………………………………………… 75
潇湘馆秋雨…………………………………………………… 77
“大观园”中怡红院………………………………………… 79
晴雯诸戏……………………………………………………… 81
花鸭子和仙鹤………………………………………………… 83
准备大场面…………………………………………………… 85
“沁芳”拾趣………………………………………………… 87
“后四十回”讨论会…………………………………………89
冀中之行………………………………………………………91
沪成列车所见…………………………………………………93
二王庙现场……………………………………………………96
都江堰…………………………………………………………98
拍摄“打醮”……………………………………………………100
“打醮”队伍……………………………………………………102
索桥情思 ……………………………………………………… 104
离堆导江楼………………………………………………………106
青城山“游湖”…………………………………………………108
崇庆古蜀州………………………………………………………110
罨画池亭子………………………………………………………112
罨画小桥看“厨娘”……………………………………………114
片云何意傍琴台…………………………………………………116
草堂游罢别成都…………………………………………………118
上海大观园杂记…………………………………………………120
平伯师与红楼电视…………………………………………… 122
移花接木……………………………………………………… 124
“体仁沐德”红白喜事 ………………………………………126
秦可卿灵堂…………………………………………………… 128
雨中谈趣……………………………………………………… 130
青浦招待所…………………………………………………… 132
水乡行吟……………………………………………………… 134
梨香院内外…………………………………………………… 136
宝玉情悟梨香院……………………………………………… 138
淀山湖梅林…………………………………………………… 140
诗魂梅下定情时……………………………………………… 142
闲话碧波楼…………………………………………………… 144
碧波“红楼”翰墨缘 …………………………………………146
夜战碧波楼…………………………………………………… 148
三月下扬州…………………………………………………… 150
扬州拍摄日程单……………………………………………… 152
徐园薛蟠家…………………………………………………… 154
薛蟠家闹剧悲剧……………………………………………… 156
凫庄、桥影、梦痕 ……………………………………………158
柳堤“悲喜剧” ………………………………………………160
妆点瘦西湖…………………………………………………… 162
元妃登舟幸园………………………………………………… 164
扬州“红楼”友谊 ……………………………………………166
何园贾政书房………………………………………………… 168
平山堂花圃…………………………………………………… 170
镇江半日……………………………………………………… 172
“瓜洲古渡” …………………………………………………174
再到杭州……………………………………………………… 176
阮公墩之晨…………………………………………………… 178
植物园池畔石榴裙…………………………………………… 180
设计“红香圃”…………………………………………………182
“仕女行乐图卷”………………………………………………184
湘云醉卧“芍药圃”……………………………………………186
湖山屐痕入梦痕…………………………………………………188
湖光夜色记友情…………………………………………………190
蓬莱爽约小述……………………………………………………192
文字因缘…………………………………………………………194
决定性战役………………………………………………………196
正定“荣国府”…………………………………………………198
宁荣街……………………………………………………………200
“更道”琐话……………………………………………………203
“元妃省亲”进府………………………………………………205
“秦可卿之丧”出殡……………………………………………207
“大场面”拍成了………………………………………………210
黛玉进府 ……………………………………………………… 212
院落及其他 …………………………………………………… 214
古郡、古寺 …………………………………………………… 216
别了正定 ……………………………………………………… 218
红楼诗草
海上大观园杂诗……………………………………………… 223
鹧鸪天………………………………………………………… 227
水调歌头……………………………………………………… 228
金缕曲………………………………………………………… 229
浣溪沙………………………………………………………… 230
浣溪沙………………………………………………………… 231
太平湖杂诗…………………………………………………… 232
北京大观园杂诗……………………………………………… 235
玉垒红楼唱竹枝……………………………………………… 236
红楼催妆词…………………………………………………… 241
红楼绮园杂诗………………………………………………… 242
“红楼”电视小诗话…………………………………………… 244
红楼迎春诗……………………………………………………… 246
寄语湖山小诗…………………………………………………… 248
峨眉“红楼说梦”二律………………………………………… 250
红楼零简
“沁芳”晨思
——大观园小记…………………………………………… 253
稷园红楼夜宴偶感……………………………………………… 255
俞平伯先生与“红楼”电视 ……………………………………257
“红楼”电视的爱情突破……………………………………… 261
红楼春意
——电视剧《红楼梦》拍摄侧记 …………………………263
古城秋情………………………………………………………… 267
凤姐为何叫“奶奶”? …………………………………………270
“红楼”风俗琐话……………………………………………… 272
红楼说梦
——谈电视剧《红楼梦》改编拍摄……………………… 279
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谈电视剧《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改编……………… 287
耦园思绪
——我与苏州的断想……………………………………… 290
“红楼”电视与苏州…………………………………………… 293
“红楼”电视与东北姑娘……………………………………… 295
“白雪红梅”解………………………………………………… 303
宝玉的辫子……………………………………………………… 306
尤三姐的锋芒……………………………………………………309
查抄宁国府
——高鹗续书琐谈…………………………………………312
附录
电视剧《红楼梦》简介词……………………………………315
· · · · · · (收起)
红楼梦忆
惜别词…………………………………………………………… 3
白发“红”缘…………………………………………………… 5
姑苏岁暮………………………………………………………… 7
十里街·葫芦庙………………………………………………… 9
开机典礼………………………………………………………… 11
记得祝愿词……………………………………………………… 13
开讲“江南风俗” …………………………………………… 15
课内课外………………………………………………………… 17
春风夜话………………………………………………………… 19
曹雪芹纪念馆…………………………………………………… 21
首次小品练习…………………………………………………… 23
小谈服装………………………………………………………… 25
上海找“宝玉” …………………………………………………27
“红楼西席” ……………………………………………………29
化装小记 …………………………………………………………31
太平湖黛玉北上………………………………………………… 33
黛玉的船………………………………………………………… 35
国庆晚会………………………………………………………… 37
“黄山情侣” ……………………………………………………39
“神仙洞”虚惊………………………………………………… 41
黛玉北上诸景…………………………………………………… 43
风雨故人………………………………………………………… 45
重到苏州………………………………………………………… 47
香雪海落花流水………………………………………………… 49
艺圃传情………………………………………………………… 51
万景山庄………………………………………………………… 53
耦园落花………………………………………………………… 55
寄畅园一日……………………………………………………… 57
杭州采景………………………………………………………… 59
绮园古藤……………………………………………………… 61
花与蝴蝶……………………………………………………… 63
滴翠亭诗……………………………………………………… 65
导演分身术…………………………………………………… 67
西子湖花絮…………………………………………………… 69
上海大观园…………………………………………………… 71
北京有了大观园……………………………………………… 73
大观园建筑小谈……………………………………………… 75
潇湘馆秋雨…………………………………………………… 77
“大观园”中怡红院………………………………………… 79
晴雯诸戏……………………………………………………… 81
花鸭子和仙鹤………………………………………………… 83
准备大场面…………………………………………………… 85
“沁芳”拾趣………………………………………………… 87
“后四十回”讨论会…………………………………………89
冀中之行………………………………………………………91
沪成列车所见…………………………………………………93
二王庙现场……………………………………………………96
都江堰…………………………………………………………98
拍摄“打醮”……………………………………………………100
“打醮”队伍……………………………………………………102
索桥情思 ……………………………………………………… 104
离堆导江楼………………………………………………………106
青城山“游湖”…………………………………………………108
崇庆古蜀州………………………………………………………110
罨画池亭子………………………………………………………112
罨画小桥看“厨娘”……………………………………………114
片云何意傍琴台…………………………………………………116
草堂游罢别成都…………………………………………………118
上海大观园杂记…………………………………………………120
平伯师与红楼电视…………………………………………… 122
移花接木……………………………………………………… 124
“体仁沐德”红白喜事 ………………………………………126
秦可卿灵堂…………………………………………………… 128
雨中谈趣……………………………………………………… 130
青浦招待所…………………………………………………… 132
水乡行吟……………………………………………………… 134
梨香院内外…………………………………………………… 136
宝玉情悟梨香院……………………………………………… 138
淀山湖梅林…………………………………………………… 140
诗魂梅下定情时……………………………………………… 142
闲话碧波楼…………………………………………………… 144
碧波“红楼”翰墨缘 …………………………………………146
夜战碧波楼…………………………………………………… 148
三月下扬州…………………………………………………… 150
扬州拍摄日程单……………………………………………… 152
徐园薛蟠家…………………………………………………… 154
薛蟠家闹剧悲剧……………………………………………… 156
凫庄、桥影、梦痕 ……………………………………………158
柳堤“悲喜剧” ………………………………………………160
妆点瘦西湖…………………………………………………… 162
元妃登舟幸园………………………………………………… 164
扬州“红楼”友谊 ……………………………………………166
何园贾政书房………………………………………………… 168
平山堂花圃…………………………………………………… 170
镇江半日……………………………………………………… 172
“瓜洲古渡” …………………………………………………174
再到杭州……………………………………………………… 176
阮公墩之晨…………………………………………………… 178
植物园池畔石榴裙…………………………………………… 180
设计“红香圃”…………………………………………………182
“仕女行乐图卷”………………………………………………184
湘云醉卧“芍药圃”……………………………………………186
湖山屐痕入梦痕…………………………………………………188
湖光夜色记友情…………………………………………………190
蓬莱爽约小述……………………………………………………192
文字因缘…………………………………………………………194
决定性战役………………………………………………………196
正定“荣国府”…………………………………………………198
宁荣街……………………………………………………………200
“更道”琐话……………………………………………………203
“元妃省亲”进府………………………………………………205
“秦可卿之丧”出殡……………………………………………207
“大场面”拍成了………………………………………………210
黛玉进府 ……………………………………………………… 212
院落及其他 …………………………………………………… 214
古郡、古寺 …………………………………………………… 216
别了正定 ……………………………………………………… 218
红楼诗草
海上大观园杂诗……………………………………………… 223
鹧鸪天………………………………………………………… 227
水调歌头……………………………………………………… 228
金缕曲………………………………………………………… 229
浣溪沙………………………………………………………… 230
浣溪沙………………………………………………………… 231
太平湖杂诗…………………………………………………… 232
北京大观园杂诗……………………………………………… 235
玉垒红楼唱竹枝……………………………………………… 236
红楼催妆词…………………………………………………… 241
红楼绮园杂诗………………………………………………… 242
“红楼”电视小诗话…………………………………………… 244
红楼迎春诗……………………………………………………… 246
寄语湖山小诗…………………………………………………… 248
峨眉“红楼说梦”二律………………………………………… 250
红楼零简
“沁芳”晨思
——大观园小记…………………………………………… 253
稷园红楼夜宴偶感……………………………………………… 255
俞平伯先生与“红楼”电视 ……………………………………257
“红楼”电视的爱情突破……………………………………… 261
红楼春意
——电视剧《红楼梦》拍摄侧记 …………………………263
古城秋情………………………………………………………… 267
凤姐为何叫“奶奶”? …………………………………………270
“红楼”风俗琐话……………………………………………… 272
红楼说梦
——谈电视剧《红楼梦》改编拍摄……………………… 279
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谈电视剧《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改编……………… 287
耦园思绪
——我与苏州的断想……………………………………… 290
“红楼”电视与苏州…………………………………………… 293
“红楼”电视与东北姑娘……………………………………… 295
“白雪红梅”解………………………………………………… 303
宝玉的辫子……………………………………………………… 306
尤三姐的锋芒……………………………………………………309
查抄宁国府
——高鹗续书琐谈…………………………………………312
附录
电视剧《红楼梦》简介词……………………………………31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因为我是江南来的,不少南方的便和我谈“乡谊”,如后来演袭人的袁玫。她是安徽省黄梅剧团青年演员,家住安庆,在上海拍过电影“女驸马”。同我聊天,总是“咱们南方”如何如何了。这样的姑娘也还有好几位。前期演迎春、后来考上电影学院的金莉莉,是杭州郊区余杭县的农村姑娘,更欢喜和我谈杭州——本来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伶牙利齿的杭州姑娘,老实说,她也不大像“二木头迎春”。 与此相反,北京姑娘,知我是“老北京”,说的一口京话,谈起来便也同老乡一样了。学员中不少位都是北京土生土长的,如演妙玉的姬培杰、演司棋的古彤。古彤怯生生地拿了她写的旧体诗习作本子给我看…… 演凤姐一举成功的邓婕,原是四川省川剧团的青年演员。正好住在我隔壁房间,和金莉莉、袁玫同室,谈起川剧,十分兴奋。多少年前,全国戏剧汇演,我看过名川剧演员演出的《秋江》,近年又看过川剧电影。谈论兴高采烈之际,承她不弃,为我在走廊中曼声细唱《活捉王魁》中焦桂英的唱段,而且还走了身段,没有乐器伴唱,反而更清、更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八课内课外 -
所住招待所在“八大处”西北面。“八大处”是北京西山有名的风景区。招待所在一个山洼洼里,四望群山环抱,风景很好。由住楼到大门这段路散散步是很好的。饰演探春的东方闻樱女士,是一个十分好学的青年。每天晚饭后,她总是约我在这条路上散步,顺便让我给她简略地讲中国通史。这种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边谈边走的讲课形式,在讲者与听者都是一种怡然自得的境界。而学校教育却总是关在千篇一律的教室中讲授,讲者絮絮,听者昏昏,辜负了数不清的春秋佳日,实在似乎是人生最大的一种损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十四“红楼西席”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邓云乡集(共29册),
这套丛书还有
《红楼识小录》《北京四合院》《清代八股文》《红楼识小录》《红楼梦导读》
等
。
喜欢读"红楼梦忆"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红楼风俗谭 9.4
-
- 红楼梦导读 8.1
-
- 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9.2
-
- 草木虫鱼 6.9
-
- 云乡话食 7.9
-
- 红楼识小录 9.0
-
- 《红楼梦》探源 8.0
-
- 唐国史补校注 8.5
-
- 1987,我们的红楼梦 纪念画册 8.6
-
- 中国散文史(全三册) 8.5
红楼梦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7.5分 299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24)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红楼梦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一个二 2022-07-26 14:36:42
87红楼拍摄旧事。数风流俱往矣。最喜欢的一则花事是:因为这样大的戏,要找一些理想的场景,不花很大的精力去采景,是不行的。不过在这两处采景结果,未能找到大量理想的镜头,便匆匆而去了。只在同里一所破旧的明代古老宅子中,推开里院的小门,忽然一片红光呈现眼前,原来是一株高过屋檐、有一二百年树龄的盛开的木棉花,招展于料峭的春风中。我笑着对摄像李耀宗同志说:“这不是《红楼梦》中的场景,倒像是《聊斋》中的意境…... 87红楼拍摄旧事。数风流俱往矣。最喜欢的一则花事是:因为这样大的戏,要找一些理想的场景,不花很大的精力去采景,是不行的。不过在这两处采景结果,未能找到大量理想的镜头,便匆匆而去了。只在同里一所破旧的明代古老宅子中,推开里院的小门,忽然一片红光呈现眼前,原来是一株高过屋檐、有一二百年树龄的盛开的木棉花,招展于料峭的春风中。我笑着对摄像李耀宗同志说:“这不是《红楼梦》中的场景,倒像是《聊斋》中的意境……”这一瞬间红艳艳的光华,给我留下深刻的梦幻般的记忆。 (展开)
0 有用 不多 2020-11-18 07:49:14
游记。
3 有用 桃叶渡 2016-05-06 12:34:31
红楼剧组拍摄的往事,俯仰之间,已成陈迹。
0 有用 여름비 2021-11-02 13:22:14
我很像柳五儿进大观园
3 有用 Gillian曲 2018-08-28 16:01:32
87版红楼梦电视剧拍摄选角、培训、选景、布景的一些小片段,还带着先生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小诗。那些年用心做作品所付出的努力可窥一斑。而且,能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自己专业范围内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先生是研究民俗的,对于我这种习惯从文学角度看红楼的人来说太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