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问世半个世纪以来,依然以其理论的前沿性和逻辑的精密性对当代学者产生着巨大影响。本书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但同时它也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回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另外,艾布拉姆斯还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宇宙、作家、读者”。
镜与灯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M.H.艾布拉姆斯(1912—2015),欧美现当代文学理论家中大师级的人物,20世纪30年代就读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毕业后长期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成为该校“英语文学1916级终身教授“。代表作品《文学术语词典》《自然的超自然主义》
目录 · · · · · ·
中译本序(李赋宁) / 001
序 言 / 003
第一章 导论:批评理论的总趋向 / 001
一 艺术批评的诸种坐标 / 004
二 模仿说 / 006
三 实用说 / 012
· · · · · · (更多)
序 言 / 003
第一章 导论:批评理论的总趋向 / 001
一 艺术批评的诸种坐标 / 004
二 模仿说 / 006
三 实用说 / 012
· · · · · · (更多)
中译本序(李赋宁) / 001
序 言 / 003
第一章 导论:批评理论的总趋向 / 001
一 艺术批评的诸种坐标 / 004
二 模仿说 / 006
三 实用说 / 012
四 表现说 / 019
五 客观说 / 024
第二章 模仿与镜子 / 031
一 艺术犹如镜子 / 032
二 经验主义理想中的模仿对象 / 037
三 超验主义的理想 / 044
第三章 浪漫主义关于艺术和心灵的类比 / 051
一 关于“表现”的各种隐喻 / 052
二 情绪和诗歌对象 / 058
三 心灵比喻的变迁 / 061
第四章 诗歌和艺术的表现理论的发展 / 080
一 假如你要我哭 / 081
二 朗吉努斯及其信仰者 / 083
三 原始语言和原始诗歌 / 088
四 作为诗歌规范的抒情诗 / 094
五 德国的表现说:音乐诗 / 098
六 华兹华斯、布莱尔和探索者 / 104
七 表现说与表现实践 / 107
第五章 浪漫主义理论种种: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 / 116
一 华兹华斯与18世纪 / 120
二 柯尔律治论诗歌和诗人 / 130
第六章 浪漫主义理论诸家论:雪莱、哈兹里特、基布尔及其他 / 144
一 雪莱和浪漫派的柏拉图主义 / 146
二 朗吉努斯、哈兹里特、济慈及其强度标准 / 152
三 作为宣泄的诗:约翰·基布尔及其他人 / 158
四 表现性语言的语义学:亚历山大·史密斯 / 168
第七章 文学创造中的心理学:机械论与有机论 / 180
一 文学创造的机械论 / 183
二 柯尔律治的机械幻想和有机想象 / 192
三 浪漫主义时期的联想性想象 / 201
第八章 文学创造中的心理学:无意识的天赋和有机体的生长 / 214
一 自然而成的天才、灵感和韵致 / 217
二 18世纪英国的自然天才论和自然生长论 / 229
三 德国以植物喻天才的种种理论 / 233
四 英国文学批评中的无意识创造 / 247
五 柯尔律治与有机主义美学 / 252
第九章 作为个性展示的文学 / 265
一 风格与人 / 268
二 主观和客观以及浪漫主义多重解释说 / 275
三 英国理论中的主观和客观 / 281
四 莎士比亚的悖论 / 284
五 弥尔顿、撒旦和夏娃 / 290
六 开启荷马心灵的钥匙 / 297
第十章 忠实于自然的标准:罗曼司、神话和隐喻 / 312
一 真实与诗的神奇 / 314
二 偏离经验真实的逻辑 / 318
三 作为异态世界的诗 / 322
四 诗的真实和隐喻 / 336
五 华兹华斯、柯尔律治论拟人化与神话 / 341
第十一章 浪漫主义批评中的科学与诗歌 / 357
一 实证主义与诗 / 359
二 牛顿的彩虹和诗人的彩虹 / 363
三 诗的真实和诚实 / 373
四 既不真亦不假的诗 / 381
五 浪漫主义诗歌的作用 / 387
译后记 / 404
校后记 / 406
· · · · · · (收起)
序 言 / 003
第一章 导论:批评理论的总趋向 / 001
一 艺术批评的诸种坐标 / 004
二 模仿说 / 006
三 实用说 / 012
四 表现说 / 019
五 客观说 / 024
第二章 模仿与镜子 / 031
一 艺术犹如镜子 / 032
二 经验主义理想中的模仿对象 / 037
三 超验主义的理想 / 044
第三章 浪漫主义关于艺术和心灵的类比 / 051
一 关于“表现”的各种隐喻 / 052
二 情绪和诗歌对象 / 058
三 心灵比喻的变迁 / 061
第四章 诗歌和艺术的表现理论的发展 / 080
一 假如你要我哭 / 081
二 朗吉努斯及其信仰者 / 083
三 原始语言和原始诗歌 / 088
四 作为诗歌规范的抒情诗 / 094
五 德国的表现说:音乐诗 / 098
六 华兹华斯、布莱尔和探索者 / 104
七 表现说与表现实践 / 107
第五章 浪漫主义理论种种: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 / 116
一 华兹华斯与18世纪 / 120
二 柯尔律治论诗歌和诗人 / 130
第六章 浪漫主义理论诸家论:雪莱、哈兹里特、基布尔及其他 / 144
一 雪莱和浪漫派的柏拉图主义 / 146
二 朗吉努斯、哈兹里特、济慈及其强度标准 / 152
三 作为宣泄的诗:约翰·基布尔及其他人 / 158
四 表现性语言的语义学:亚历山大·史密斯 / 168
第七章 文学创造中的心理学:机械论与有机论 / 180
一 文学创造的机械论 / 183
二 柯尔律治的机械幻想和有机想象 / 192
三 浪漫主义时期的联想性想象 / 201
第八章 文学创造中的心理学:无意识的天赋和有机体的生长 / 214
一 自然而成的天才、灵感和韵致 / 217
二 18世纪英国的自然天才论和自然生长论 / 229
三 德国以植物喻天才的种种理论 / 233
四 英国文学批评中的无意识创造 / 247
五 柯尔律治与有机主义美学 / 252
第九章 作为个性展示的文学 / 265
一 风格与人 / 268
二 主观和客观以及浪漫主义多重解释说 / 275
三 英国理论中的主观和客观 / 281
四 莎士比亚的悖论 / 284
五 弥尔顿、撒旦和夏娃 / 290
六 开启荷马心灵的钥匙 / 297
第十章 忠实于自然的标准:罗曼司、神话和隐喻 / 312
一 真实与诗的神奇 / 314
二 偏离经验真实的逻辑 / 318
三 作为异态世界的诗 / 322
四 诗的真实和隐喻 / 336
五 华兹华斯、柯尔律治论拟人化与神话 / 341
第十一章 浪漫主义批评中的科学与诗歌 / 357
一 实证主义与诗 / 359
二 牛顿的彩虹和诗人的彩虹 / 363
三 诗的真实和诚实 / 373
四 既不真亦不假的诗 / 381
五 浪漫主义诗歌的作用 / 387
译后记 / 404
校后记 / 406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柏拉圖指出,平庸的詩歌使聽眾感覺乏味,因爲它只展現表像而不揭示真理,只滋長聽眾的情感而不增進他們的理智。他還指出,詩人在創作時,不能依靠自己的技巧或知識,而必須等候神賜的靈感和自己的心靈迷狂。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艾布拉姆斯在导论中刻意回避了编年史的书写模式,不以物理时间为叙述架构,而是以精心提炼的“四要素”为讨论起点和叙述框架,梳理批评思想的继承和转换、蜕变和革新,追溯文学理论的内在逻辑和走向,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与“四要素”相对应的批评理论:“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摆脱了物理时间上的限制,艾布拉姆斯意外地获得了更多思辨的空间和主体的自由。以观念要素为叙述框架要求作者自觉超越叙述讨论中可能涉及的特定的批评家、文本、时段和地区等细节,将注意力聚焦批评思想和观念本身,因而作者可以在相对抽象的观念层面上,跳跃性地展示批评流派的异同和转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历史·比喻·文学——修订译本序 童庆生/ 1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博雅文学译丛(共8册),
这套丛书还有
《当代小说或世界的问题性》《帝国意识》《通过身体来思考》《德意志文学简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等
。
喜欢读"镜与灯"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镜与灯"的人也喜欢 · · · · · ·
镜与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不应排斥前存事物,而应通过扩大自身把它包容进来”
写毕业论文时引文过多,被要求降重。若是读过艾布拉姆斯,一本专著旁征博引上千条,哪里好意思再提引文。要参考如何引用而非搬运,可读《镜与灯》。柯尔律治说:“一场真正好的变革,不应排斥前存事物,而应通过扩大自身把它包容进来,尽管它被置于新的观点中考察。”艾布拉姆...
(展开)

【阅读梳理·浪漫主义文论】《镜与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此书首先提出四要素说将尽可能多的艺术理论体系纳入讨论,然后开始梳理浪漫主义文论,汇编大量文献,一开始我把笔记做得太过详细,后面发觉实在不必要,同时代批评家的思路少有质的差异,而且有需要的时候直接去书里对应章节寻找就行了。 第四章之后的梳理甚繁甚广,像一种一一... (展开)>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8.8分 668人读过
-
OUP USA (1971)9.4分 71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9.3分 182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7.8分 6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北大出版社文学书 (石头开花)
- 2015年购书目录 (思郁)
- 只收录9分以上书籍的高冷豆列 (. Nuit etoilee)
- 文学青年进阶指南 (一小片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26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镜与灯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跳房子 2018-08-26 18:20:40
“文学研究的四要素——作品、世界、作家、读者,使得所有关于文学的理论获得了一个进行整理的框架,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共识。”(刘旭光《理解后现代主义文论》)
2 有用 镜中 2019-09-18 22:12:05
读了蛮久,速度一直上不去。很大原因在于对文论内部结构的陌生以及艾布拉姆斯的行文风格,即一种像巴特说的“织物”,稠密而交织。用两个隐喻作为一本学术著作的标题,读毕之后觉得太过笼统,虽然对浪漫主义的内部的问题与观点做了极为细致的考察,但将朗吉努斯与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联系上,实际上还是拎出了“注重形式和情感(表现)”这一美学史上的基本矛盾,还原到最早便是亚里士多德与贺拉斯之争。但浪漫主义实质上是极为民族... 读了蛮久,速度一直上不去。很大原因在于对文论内部结构的陌生以及艾布拉姆斯的行文风格,即一种像巴特说的“织物”,稠密而交织。用两个隐喻作为一本学术著作的标题,读毕之后觉得太过笼统,虽然对浪漫主义的内部的问题与观点做了极为细致的考察,但将朗吉努斯与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联系上,实际上还是拎出了“注重形式和情感(表现)”这一美学史上的基本矛盾,还原到最早便是亚里士多德与贺拉斯之争。但浪漫主义实质上是极为民族的,多样的,其中还包含了布尔乔亚文化趣味的确立、机械复制时代大工业生产背景、对异教文化的强烈兴趣等等。而作者也仅仅做到了站在抒情诗这一体裁上建立了一种浪漫主义文论。视角的拓展没有被重视,显然这是具有学术立场的著作而非普通的文论教科书,故论证颇为庞杂,还是比较难读的 (展开)
2 有用 紫罗兰小姐 2019-06-19 21:39:26
《镜与灯》的隐喻意义,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指明的“本书的书名把两个常见而相对的用来形容心灵的隐喻放到了一起:一个把心灵比作外界事物的反映者,另一个把心灵比作发光体,认为心灵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前者概括了从柏拉图到18世纪的主要思维特征;后者则代表了浪漫主义关于诗人心灵的主导观念。”p407 模仿说,不仅是现实主义文论所追求的理想,也是浪漫主义追求的目标;实用说,强调艺术的直接教益性功能,... 《镜与灯》的隐喻意义,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指明的“本书的书名把两个常见而相对的用来形容心灵的隐喻放到了一起:一个把心灵比作外界事物的反映者,另一个把心灵比作发光体,认为心灵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前者概括了从柏拉图到18世纪的主要思维特征;后者则代表了浪漫主义关于诗人心灵的主导观念。”p407 模仿说,不仅是现实主义文论所追求的理想,也是浪漫主义追求的目标;实用说,强调艺术的直接教益性功能,在实用主义批评被推到极致,后来在注重读者作用的批评流派进一步得到弘扬;表现说,浪漫主义基本特征,弗洛伊德的注重方面;客观说,强调客观性科学性。p409 (展开)
70 有用 剧旁 2016-03-24 19:48:48
以前读觉得读不懂,不知道洋洋洒洒一大通写了些什么,唯一记住的就是导论部分的四要素,而四要素说在读韦勒克和刘若愚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并无新鲜感。如今再回头看,发现此经典之作文献的确详实,但在理论架构上却不够激动人心,或者说来回条分缕析若辨苍素,但结论却普通。但即便是这样,单是文献的占有已经非我等可以做到,这是用功的差距。
1 有用 大A 2017-06-03 20:15:30
看完好累。。。
0 有用 猫是我 2023-11-22 23:01:14 北京
我想浪漫主义有不同流派分支,一概而论的评价缺少深刻。 可能作者只想在本书中表达他的态度。
0 有用 比節絲 2023-10-11 00:10:07 北京
亿万万前赴后继的文艺学同僚们你们好
0 有用 太阳以西 2023-09-20 20:20:58 湖北
也是一本跨越了8年才读完的书,大学时候曾经读过一些,读不下去,这次倒是比较顺利读完了。其实没有那么难以理解,只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传统我实在不怎么了解,也和我一开始印象的文论不同(这本书确实和有些经典文论相比没那么“有趣”),但从注释引用就可以看出功力深厚,总归读了很好。
0 有用 罗季昂 2023-07-03 18:11:55 湖北
感觉很一般,不知道还要不要看下去
0 有用 小青台 2023-05-10 02:36:39 江苏
行,大三时没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