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比较国内的西方文论介绍书籍,这本应该是首选的。选取得当,叙述清晰,评价中肯,写的很认真,入门好书。(不过比较老版删了不少啊,还是要去看看老版。。。。。。)
(重读)难得的是这本简明清晰的理论导读由中国人写出
相比第二版,不是更加丰富多彩而是更加简单。每节删去了最后的小结段落。最后几大章都删去了一人。这一版真是为了出版社要求的滥竽充数,对不起你辜负了读者的期待。希望之后的能更加丰富吧。
西方文论普及简介书。条理清楚,复习考试必备。
萨义德并未对上述作家展开讨论,正如他所言“我敢肯定,没有人希望这本书比现在更长了。” 的确,我们也敢肯定,没有人希望我们这本书比现在更长了。那么,还是就此打住吧。(作者语)
在普鲁斯特看来,尽管巴尔扎克的作品难免有些俗气,风格的各种成分也未能被融合转化吸收,但他的小说正是以巨大的真实性而取胜的。“他就是用这种精微深细的真实性让人们在后来仍然能够称道:这是多么真实!这种真实性是他从上流社会生活表层采集而来,无不具备概括面相相当大的普遍性品位。”由此可见,正是巴尔扎克使普鲁斯特懂得了真实的重要性,为他创作《追忆似水年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国内的西方文论史,我觉得只读这一本就够了。
补标。复习的时候参考的最多的章节是《19世纪前期的文学批评》和《19世纪后期的文学批评》,作者作为导览人没有像大部分文论史作者一样看起来好像拒不表态,而是直率表态,这一点从我(读者)的角度来说,非常喜爱。因为读者并非你我不分、是非不分的傻子。值得一读。
第三版
还成
匆匆翻完一遍,梳理切中要点,清晰好看,虽然老师的有些评论倾向保守。
不错的导读。
很好的一本书,文字平实,不故弄玄虚,词句之间都能感觉到作者的谦逊
横向比较下来这本也许是国内最好的,就是没想到讲到萨义德戛然而止
第一遍做笔记读书什么也没记下,重新来
看得出来,杨冬老师在二十年中踏踏实实看过每一本文学批评书才一篇篇写下这些,评述,阐释,评价,我想象他是一堂堂课讲下来,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既简洁又准确,而且使很多艰涩的理论也易于理解,对于不同的著作有所选择,集中于文学批评这一点上谈最核心的问题。我不知道70万字的版本怎么样,也许有更多的评论和详细的展开,但是正如老师在新的后记中说的吧,他也希望更加准确和简洁,因此删去了一些,太长太厚的书,有时候也许不是最佳选择?不过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样的老师和学者,非常踏实,问心无愧。
编写内容很全,比红封面的文论史好读太多,历史意识贯穿始终,有些观点还挺有启发性。但无法接受漏掉康德和把本雅明粗暴纳入马克思主义阵营的做法😢
对于现在学科建立后,把以前的各种各样的家伙们归类于所谓文学批评家的做法很感兴趣。本书隐藏的作者思维脉络是逻辑主义和形而上主义的二元对立,让人感觉文学理论就是“风扯紧乎”的套路,要知道对各经典作家解读得精彩才是最本质的要求。
又一次复习文论史。 这本质量相当不错,但从时间线索进行个案研究,难免会忽略许多理论流派和批评家之间的联系、对话。作者没有沉浸在理论的梳理拆借中,而是坚持了自己的评价标准(总体而言,更偏重关注文本审美特质的理论)。 未能加上许多西马批评家还有新历史主义是一大遗憾。
也算是跨年读的洪荒巨著吧,在20世纪后期这里可能是限于篇幅,相对有些简略。杨的这本20世纪前加上朱立元的20世纪绝配就此诞生
> 文学理论(第3版)
43 有用 陈归礼 2017-03-08 15:16:23
比较国内的西方文论介绍书籍,这本应该是首选的。选取得当,叙述清晰,评价中肯,写的很认真,入门好书。(不过比较老版删了不少啊,还是要去看看老版。。。。。。)
18 有用 把噗 2015-12-28 09:02:16
(重读)难得的是这本简明清晰的理论导读由中国人写出
19 有用 凉茶 2020-01-20 17:24:15
相比第二版,不是更加丰富多彩而是更加简单。每节删去了最后的小结段落。最后几大章都删去了一人。这一版真是为了出版社要求的滥竽充数,对不起你辜负了读者的期待。希望之后的能更加丰富吧。
12 有用 王看山 2016-07-14 20:02:17
西方文论普及简介书。条理清楚,复习考试必备。
8 有用 还没去过星巴克 2021-04-05 16:56:07
萨义德并未对上述作家展开讨论,正如他所言“我敢肯定,没有人希望这本书比现在更长了。” 的确,我们也敢肯定,没有人希望我们这本书比现在更长了。那么,还是就此打住吧。(作者语)
4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9-12-23 22:04:16
在普鲁斯特看来,尽管巴尔扎克的作品难免有些俗气,风格的各种成分也未能被融合转化吸收,但他的小说正是以巨大的真实性而取胜的。“他就是用这种精微深细的真实性让人们在后来仍然能够称道:这是多么真实!这种真实性是他从上流社会生活表层采集而来,无不具备概括面相相当大的普遍性品位。”由此可见,正是巴尔扎克使普鲁斯特懂得了真实的重要性,为他创作《追忆似水年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有用 水橋あきら 2019-04-07 19:35:07
国内的西方文论史,我觉得只读这一本就够了。
2 有用 璇璇璇 2019-05-15 22:14:53
补标。复习的时候参考的最多的章节是《19世纪前期的文学批评》和《19世纪后期的文学批评》,作者作为导览人没有像大部分文论史作者一样看起来好像拒不表态,而是直率表态,这一点从我(读者)的角度来说,非常喜爱。因为读者并非你我不分、是非不分的傻子。值得一读。
0 有用 Bread&Butterfly 2015-06-12 08:07:44
第三版
0 有用 S 2018-04-13 16:38:03
还成
0 有用 冲绳流浪猫☔️ 2021-04-10 20:30:50
匆匆翻完一遍,梳理切中要点,清晰好看,虽然老师的有些评论倾向保守。
0 有用 项平 2018-08-13 11:12:14
不错的导读。
1 有用 菠萝油阿婆 2022-03-31 00:14:07
很好的一本书,文字平实,不故弄玄虚,词句之间都能感觉到作者的谦逊
0 有用 马东锡 2022-03-24 21:10:13
横向比较下来这本也许是国内最好的,就是没想到讲到萨义德戛然而止
1 有用 江湖米贩子 2022-03-17 23:24:48
第一遍做笔记读书什么也没记下,重新来
3 有用 丁丁 2022-03-15 19:21:49
看得出来,杨冬老师在二十年中踏踏实实看过每一本文学批评书才一篇篇写下这些,评述,阐释,评价,我想象他是一堂堂课讲下来,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既简洁又准确,而且使很多艰涩的理论也易于理解,对于不同的著作有所选择,集中于文学批评这一点上谈最核心的问题。我不知道70万字的版本怎么样,也许有更多的评论和详细的展开,但是正如老师在新的后记中说的吧,他也希望更加准确和简洁,因此删去了一些,太长太厚的书,有时候也许不是最佳选择?不过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样的老师和学者,非常踏实,问心无愧。
0 有用 纯真地下室 2022-01-01 20:43:38
编写内容很全,比红封面的文论史好读太多,历史意识贯穿始终,有些观点还挺有启发性。但无法接受漏掉康德和把本雅明粗暴纳入马克思主义阵营的做法😢
1 有用 乾元 2021-12-13 21:53:52
对于现在学科建立后,把以前的各种各样的家伙们归类于所谓文学批评家的做法很感兴趣。本书隐藏的作者思维脉络是逻辑主义和形而上主义的二元对立,让人感觉文学理论就是“风扯紧乎”的套路,要知道对各经典作家解读得精彩才是最本质的要求。
1 有用 约安 2021-11-20 17:26:23
又一次复习文论史。 这本质量相当不错,但从时间线索进行个案研究,难免会忽略许多理论流派和批评家之间的联系、对话。作者没有沉浸在理论的梳理拆借中,而是坚持了自己的评价标准(总体而言,更偏重关注文本审美特质的理论)。 未能加上许多西马批评家还有新历史主义是一大遗憾。
2 有用 星座书上 2022-01-10 22:28:35
也算是跨年读的洪荒巨著吧,在20世纪后期这里可能是限于篇幅,相对有些简略。杨的这本20世纪前加上朱立元的20世纪绝配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