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种新的角度解读秦汉历史。
还可以的科普书,但对“细说体”的吹捧属实有点过了。秦写的还行,汉写的有点乱,三国这部分很一般。 “作为统一帝国来说,秦王朝和隋王朝都是二世而亡。而汉王朝、唐王朝、明王朝等,也都在第二代权力接递时发生过血腥的武装斗争,有时爆发政变,甚至导致战争。同样值得注意。专制政体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出现政治危机,可能是必然的。后世史家谈论秦王朝与隋王朝的政治教训,往往关注第一代帝王死后最高权力交接形式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于是对于扶苏的缅怀,成为千古话题。其实,面对既成的政局,分析政策的正与误,或许是更有意义的”
永远秦的篇幅小于汉
后面讲东汉末三国的有意思,和三国演义很多不一样
挺好看的,,,
“细说”不戏说,这才是通俗类历史读物的集大成者。以评书体的语言娓娓道来,以讲故事的方式谈史论今,不夸大不虚构,不仅是入门读物,即便是有点基础的读者也会很受益。ps.秦汉部分黎先生并没有写完,王子今先生续补得很不错,文风很一致。
非常好看(如果不纠结于说史者的主观倾向),极其适合我这种文盲,感觉就是史记的白话文版本。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于各种“宫斗剧”“穿越剧”“脑残剧”“霸道总裁剧”,确独独不爱看历史,阳光底下无新鲜的事了,历代王侯将相的你死我活之争远比那些编剧刻意的“阴谋诡计”精彩多了。于正们编不出商鞅变法,编不出长平之战,编不出吕不韦献妻,编不出鸿门之宴……P.S.汉武帝时代的帝国双璧的“裙带之论”真的让我很不爽,可能是受司马迁影响太多了;另外,对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这个数字严重怀疑,从基本国情和技术上来说感觉完全不可能
剪裁合理的普及教材
初看还是可以的。只是随着时代发展,研究深入,逐渐发现内中观念与史实不免笼统错漏。东汉政治一段尤其浮在表面,最后充数的均是三国史了,毕竟三国更传奇。
與其說是細講,不如說是澄清一般人常見的歷史誤解,作者有意的挑出一些正史與野史混淆的地方以史實重新敘述,對沒有時間讀正史的人,也許是個不錯的補充材料
我只能说,细说系列读下来,目前只差一本宋,这本秦汉是写的最好的,写秦汉的部分基本做到了黎先生被认可的诙谐有趣,有点像评书,能让人有继续往下读的欲望。后来看了各种后记才明白,因为这本书黎先生的东西并不多,而且是从三本黎作中提取,由整理者排列组合了一下。王子今先生补写的部分很不错,完胜原作。也正是因为这本书三个人经手,所以书里有很多前后重复的内容,可能想尽可能保留黎的部分,所以牺牲了前后逻辑。但是读到黎先生的三国部分,我又找回了之前读细说三国的痛苦记忆,太无趣了……
不错的历史科普书,比较详细
略杂乱。东汉过简,三国过多。黎东方本人的文章过于科普,反倒是其他人补的几篇颇有可读性。总体有攒书之感,竟不比教科书多出什么信息,与同系列的宋史差距很大。
越来越喜欢读史。
虽然简洁,但是写的十分好,一字一句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某些观点让我折服
2019年第一本书~历史还是很有趣的~
看本书前,应该百度下作者黎东方的生平和成书的背景,这位梁启超的关门弟子是“细说体”的创始人,以通俗的语言还原历史,不虚构一人,不乱讲一事。本书的跨度很大,从秦立国一直到三国后期,历史人物众多,历史事件层出不穷,不做些读书笔记,会有一种前看后忘记的感觉。我想这应该是现在流行的“白话历史”的始祖吧!
黎东方著作,事情写的很详细,有专门的人物介绍或者事物(战争)介绍,让我知道了不少史事。
2017年12月3日始读……2018年1月6日读毕。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
>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秦汉
1 有用 鸣鹿 2019-05-07 15:15:16
一种新的角度解读秦汉历史。
0 有用 绊脚猫 2023-06-02 11:00:54 北京
还可以的科普书,但对“细说体”的吹捧属实有点过了。秦写的还行,汉写的有点乱,三国这部分很一般。 “作为统一帝国来说,秦王朝和隋王朝都是二世而亡。而汉王朝、唐王朝、明王朝等,也都在第二代权力接递时发生过血腥的武装斗争,有时爆发政变,甚至导致战争。同样值得注意。专制政体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出现政治危机,可能是必然的。后世史家谈论秦王朝与隋王朝的政治教训,往往关注第一代帝王死后最高权力交接形式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于是对于扶苏的缅怀,成为千古话题。其实,面对既成的政局,分析政策的正与误,或许是更有意义的”
0 有用 just another 2016-11-04 20:35:42
永远秦的篇幅小于汉
0 有用 ttfish 2019-02-20 20:48:56
后面讲东汉末三国的有意思,和三国演义很多不一样
0 有用 咩咩咩 2016-03-10 21:21:25
挺好看的,,,
0 有用 KKΛΕΕ 2019-01-03 09:44:02
“细说”不戏说,这才是通俗类历史读物的集大成者。以评书体的语言娓娓道来,以讲故事的方式谈史论今,不夸大不虚构,不仅是入门读物,即便是有点基础的读者也会很受益。ps.秦汉部分黎先生并没有写完,王子今先生续补得很不错,文风很一致。
0 有用 墨迹的红烧肉 2020-03-07 10:35:10
非常好看(如果不纠结于说史者的主观倾向),极其适合我这种文盲,感觉就是史记的白话文版本。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于各种“宫斗剧”“穿越剧”“脑残剧”“霸道总裁剧”,确独独不爱看历史,阳光底下无新鲜的事了,历代王侯将相的你死我活之争远比那些编剧刻意的“阴谋诡计”精彩多了。于正们编不出商鞅变法,编不出长平之战,编不出吕不韦献妻,编不出鸿门之宴……P.S.汉武帝时代的帝国双璧的“裙带之论”真的让我很不爽,可能是受司马迁影响太多了;另外,对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这个数字严重怀疑,从基本国情和技术上来说感觉完全不可能
0 有用 慢慢走 2018-05-25 10:56:36
剪裁合理的普及教材
0 有用 秋天依舊寂寞 2021-04-24 09:29:57
初看还是可以的。只是随着时代发展,研究深入,逐渐发现内中观念与史实不免笼统错漏。东汉政治一段尤其浮在表面,最后充数的均是三国史了,毕竟三国更传奇。
0 有用 alantsuei 2019-07-10 02:49:49
與其說是細講,不如說是澄清一般人常見的歷史誤解,作者有意的挑出一些正史與野史混淆的地方以史實重新敘述,對沒有時間讀正史的人,也許是個不錯的補充材料
0 有用 echo 2020-07-04 14:45:55
我只能说,细说系列读下来,目前只差一本宋,这本秦汉是写的最好的,写秦汉的部分基本做到了黎先生被认可的诙谐有趣,有点像评书,能让人有继续往下读的欲望。后来看了各种后记才明白,因为这本书黎先生的东西并不多,而且是从三本黎作中提取,由整理者排列组合了一下。王子今先生补写的部分很不错,完胜原作。也正是因为这本书三个人经手,所以书里有很多前后重复的内容,可能想尽可能保留黎的部分,所以牺牲了前后逻辑。但是读到黎先生的三国部分,我又找回了之前读细说三国的痛苦记忆,太无趣了……
1 有用 白首勤学 2017-02-06 16:12:18
不错的历史科普书,比较详细
0 有用 keensword 2015-11-18 15:23:06
略杂乱。东汉过简,三国过多。黎东方本人的文章过于科普,反倒是其他人补的几篇颇有可读性。总体有攒书之感,竟不比教科书多出什么信息,与同系列的宋史差距很大。
0 有用 樱 2017-03-06 16:47:29
越来越喜欢读史。
0 有用 河马 2016-07-02 22:28:26
虽然简洁,但是写的十分好,一字一句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某些观点让我折服
0 有用 Nymphetamine 2019-01-16 08:39:32
2019年第一本书~历史还是很有趣的~
0 有用 风过柳斜 2020-05-15 09:12:51
看本书前,应该百度下作者黎东方的生平和成书的背景,这位梁启超的关门弟子是“细说体”的创始人,以通俗的语言还原历史,不虚构一人,不乱讲一事。本书的跨度很大,从秦立国一直到三国后期,历史人物众多,历史事件层出不穷,不做些读书笔记,会有一种前看后忘记的感觉。我想这应该是现在流行的“白话历史”的始祖吧!
0 有用 douban_user 2017-07-11 15:28:24
黎东方著作,事情写的很详细,有专门的人物介绍或者事物(战争)介绍,让我知道了不少史事。
0 有用 萍水相逢 2018-01-06 12:02:29
2017年12月3日始读……2018年1月6日读毕。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