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雲紀》的原文摘录

  • “唐朝根本没有床榻,你有视觉需要,放张床榻也行。”阿城当初也这么告诉侯导,这个主意想必会让宾哥大大认同,宾哥曾不只一次指出,镜头要跟演员pan到地板上不仅困难,拍出来的效果也不会多好。 因此我们的大都事厅会议,田季安仍是高踞坐榻在与臣下议事的。节度使府与聂府的外型,整体而言要较唐建筑轻灵纤细,颜色也是较原木色亮丽得多的绛红,算是唐代与宋明混血的建筑。建筑内部除了床与坐榻这些本不该出现的东西,对古玩颇有研究的宾哥也直指床头一个似羊非羊屈肢侧卧的铜铸祥兽,祥兽背中驼峰处镂空为香炉,做工精致归精致仿真度相当高,却应当是明代的东西。 侯导借祥兽香炉定了调,在不犯太大的考证失误下,他宁愿牺牲一点真实,多一点视觉上的美感。节度使府的陈设,侯导期望的是,能够“造一座我们的金楼”。 再度引发剧组内部争论的,是陈设完毕的空空儿丹房,为了营造丹房内部幽暗诡谲的氛围,丹房的四壁由美术组画上各种神话中的妖魔鬼怪,结果让同事们一看炸了窝,嚷嚷着又是河童又是九尾妖狐的,别闹了这是日本货吧?美术组满腹委屈辩解,这些怪物图案都是他们照着《山海经》画的,可不是什么百鬼夜行!他们也是画了才知道,原来两国的怪物是同源同种的。 此一切正如同许久以前编剧会议上,阿城指出的,这就是考证精确的悲哀。唐朝的建筑文化,实则就是现今的日本建筑文化,该怪谁?是我们这些唐朝人子孙没保存好自身文化,将之拱手让给了日本人,道地唐文化成了道地日本文化。如同我们的坐榻与祥兽香炉,现今拍唐代的片子还要故意犯些考证错误,就是为了避免给这么误会,不要让观众边看边笑,太日本了。 (查看原文)
    云中 10赞 2015-09-03 12:41:18
    —— 引自章节:太日本了
  • 幼年的聂隐娘,成分就比较文学一些,有张爱玲《雷峰塔》的琵琶,古博格·博格森(GuobergurBergsson)《天鹅之翼》的九岁小女孩以及成长于新疆的大陆年轻女作家李娟。还有,呼之欲出的一类小女生,谓之“大头妹”,大头妹并不甜美可爱,不亲近人,老是皱着眉头瞪大眼睛究看着,甚至会太专注地忘了旁人的存在,性子很拗,拗起来连大人们也拿她没办法,宫崎骏《龙猫》里头的妹妹梅就是,不过还是太可爱了点。是故,幼年聂隐娘的小演员更换过几次,侯导辞退的原因恐怕会让人摸不着头绪:“她太可爱了。”试想,一个八面玲珑、可爱讨巧的女孩,怎会是道姑一眼相中、万中选一的刺客之材?《雷峰塔》的沈琵琶就是张爱玲自己,是她四岁到十八岁的成长经历。《雷峰塔》是很动人的小说,告诉我们张爱玲“何以至此”(也一并挽回了《小团圆》)。书中,年幼的琵琶脾气之拗,对待家中仆人们的情感却是直率、打心底而起的。通常,富贵人家的孩子,学得最快的往往是残酷,学着父母呼喝、颐指气使下人,且年幼者的残酷是最不晓得悲悯、最不需要理由的,琵琶却会为老妈子、婢女、厨子或花匠抱不平,为他们冲撞,不计后果、不求回报——那些来自乡下的仆人,可不是半点都无法回报她?最动人的是书末,琵琶在车站送别老保姆何干,眼见何干离去,“琵琶把条手绢整个压在脸上,闷住哭声,灭火一样。”动作有些笨拙稚气,却是人在面对真正的伤痛时的反应,“灭火一样”,灭的是将要迸裂冲出的情绪,就是如此闷哭,我们借用在片中,隐娘乍闻嘉诚公主死讯,惟一一次情绪溃决。 (查看原文)
    海獭 2015-09-05 16:33:28
    —— 引自章节:织寿衣的珀涅罗珀
  • 编剧的工作,说穿了,就是假定好剧情,接着不断提问“谁谁谁(皆剧中人)在这样的状况下,会怎么反应?”“谁谁谁在这时候会做什么?”,也不时穿插侯导口头禅式的发言:“我感觉,这时候谁谁谁应该做某某事。”毕竟拍电影,最核心的还是“人”,人的性格对了,对事件的反应对了,剧情自然就开展。 观众可以不理解角色,不晓得角色举措背后的意义,但导演不能。导演一定要完全清楚角色的编码,情节可以一波三折,然而角色编码不能翻转。当角色性格够合理、编码够完整,角色便“活”起来,这时候还要编造出违反其性格的剧情,压根不可能,一看就是突兀的假东西,甚至蓦然会有此人精神分裂的错愕感。 《聂隐娘》本初裴侀所著的《传奇》,然几经改造,已是全新的故事了。可怜的原著男一号,陈许节度使刘昌裔,在电影里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剧中人物当然得从头塑造起,塑造一个人物,我们称“造一座冰山”(典出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每一个人物都是一座冰山,人物展现在电影中的部分,是冰山露出海面的一小角,然而这一小角要足够精确,免不了得打造完完整整的冰山,包括海面下隐而不见的大部分,这一大部分,具洞察力的观众是能够体悟出来的。 或是我们自己用绘画作的比喻,一只树丛中的花豹,豹子露出树丛的部分是人物在剧中的展现。我们在描绘这头豹,力求豹的形体正确,甚至每一片豹斑的位置都要精准,得先画出完整的豹(塑造完整人物、定好严谨背景),再覆盖上树丛,决定这头豹的哪些部分露出树丛外(人物的哪些部分表现在电影中),如此即便移开树丛,豹的形体乃至豹斑也能精确地再连结成一头完整的豹。若是先画好树丛,再画花豹,那么当树丛移开,连结出来的很可能是头残破扭曲的豹,即便绘画技巧(编剧技巧)高超,能大致掌握形体,也很难让每一篇豹斑都在正确位置。 故而,哪怕是只有一场戏一句对白的人物,我们也非得将之建构说得清楚。为了海面上的一点冰渣,为了树... (查看原文)
    藍襪子 1赞 2016-01-10 13:51:03
    —— 引自第12页
  •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当奥德赛曲折漂泊无法回到故乡绮色佳、甚至沉溺在女神卡吕普索的温柔乡之际,奥德赛之妻泊涅罗泊苦等丈夫回乡,为拒绝众多追求者们,缓兵之计便是织寿衣,承诺为丈夫织好了寿衣便改嫁,却是白天织、夜里拆,一袭寿衣永无织好的一天。 我们写剧本,便有这么点味道。 (查看原文)
    藍襪子 1赞 2016-01-10 14:01:05
    —— 引自第15页
  • 廖桑谈起他的研究生班或是金马学院的经验,一届学生中特别亮眼的作品,拍摄者往往都不是科班出身,甚至是医生等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电影人一如其他行业,有时难免会太受本身所学制约,此时素人用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去拍摄,激发出的效果往往惊艳、令人意想不到。当然了,这绝不代表科班不重要,素人们令人惊艳的表现往往就是刚开始的作品,之后就有如混沌被开了七窍,失去了令他们显得如此出众的特质,又没有深厚的科班底子作支持,很快就无以为继。 (查看原文)
    从前有个鹿克思 1赞 2017-07-11 04:41:09
    —— 引自第117页
  • 为一部我们曾经触手可及的想象过、却始终未被执行出来的慑人电影做证词。这部自剧本定案时言之凿凿被相信一定好看易懂的电影,情感华丽,着色酣畅,充满了速度的能量。 因为如今大家看到的电影简约之极,除了能量,其余皆非。况且能量,不但不从速度来,凡从缓慢和静谧之中来。可以说截然不同的两部电影,不同到自我看了初剪时转脸对海盟发恨声:“你写的侧记比电影好看一百倍。” (查看原文)
    Maru 1赞 2020-01-03 11:16:12
    —— 引自章节:序朱天文
  • ......复杂完整的另一面,说黑暗面太沉重,用没有正负评价的“现实面”称之或许比较精准吧。 (查看原文)
    Maru 1赞 2020-01-04 11:46:11
    —— 引自章节:道姑與公主
  • 何以魔幻写实的拉美文学如此迷人,丝毫 没有奇幻文学的令人不耐?是魔幻写实的贴紧了现实,现实,就是物理作用,就是会让人落回地面的地心引力。......若换做了奇幻文学的处理手法,根本不用解释的,飞走了就是飞走了还想怎样。魔幻写实描写的是现实,以叙事技巧来显得这样的现实荒诞不经,或者是,在文明富庶的第一世界人们眼中,自然而然就是觉得第三世界的生活方式是非常荒谬的。相较之下,奇幻文学架构在天马行空的平行世界,不受现实的约束,没有地心引力不用落回地面,然而没有了通则的制约,会让观者有种“都由你来说就好了”的不耐情绪。 (查看原文)
    Maru 1赞 2020-01-04 11:50:21
    —— 引自章节:刺客的「成本」
  • 文字与影像的承载量有着天差地远的落差。好小说改编不出好电影,或是说很难拍成好电影。 (查看原文)
    Maru 1赞 2020-03-27 09:40:56
    —— 引自章节:承載量──文字與影像
  • 文字与影像不仅承载量不同,节奏也大相径庭,文字能容许“思考”节奏,放到了电影中,可能要搞得一部好好的电影土崩瓦解彻底溃散了。 (查看原文)
    Maru 1赞 2020-03-27 09:40:56
    —— 引自章节:承載量──文字與影像
  • 野生公狮接掌一个狮群后,会为了让母狮产下自己的后代而要死前任公狮的子女,也会为了争夺羚羊等有限的食物,而要死竞争的肉食动物......我们或许会觉得恐怖,但并不认为公狮残暴甚或可恶。......这样的杀戮不带着愤怒或恨意,是自然界的生存手段,不须美化也不该丑化。 (查看原文)
    Maru 1赞 2020-03-27 10:18:18
    —— 引自章节:為田季安翻案
  • 诗应该像是什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完全是由名词组成,后两句才有动词介词连接,典型的诗之所以是如此形式,在后世也许是对美学的追求,然而回归最初始的文字书写与记录,纸张发明前,人类的书写工具如商州的兽骨龟甲或秦汉的竹木简,是非常珍惜昂贵的,且有沉重不易搬运的特性,过大的书写成本迫使原始的书写力求精简,故早年的诗作长成这般模样,不是追求美学,是迫不得已。这样的文字书写,很难作为记录的主体,它的功能在于提示,用一个一个名词记录下最关键的部分,如浮标如钉桩般固定、标示出记忆的整体,那些被书写省略掉的部分,能够还原的便是拥有同样记忆的人。 ...... 能够接收这些提示与象征,拥有共同记忆或体悟以连结起那些隐而不见被省略掉的部分。 (查看原文)
    Maru 1赞 2020-03-29 09:28:44
    —— 引自章节:夢,隱喻,象徵
  • ...... 剧中人物当然得从头塑造起,塑造一个人物,我们称「造一座冰山(典出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每一个人物都是一座冰山,人物展现在电影中的部分,是冰山露在海面的一小角,然而这一小角要足够精确,免不了得打造完完整整的冰山,包括海面下隐而不见的大部分,这一大部分,具洞察力的观众是能够体悟出来的。」 (查看原文)
    地下書房 2015-08-28 11:22:12
    —— 引自第13页
  • 亚斯博格症患者(Asperger's syndrome,简称AS,有时与高功能自闭症画上等号)。 (查看原文)
    地下書房 2015-08-28 11:53:08
    —— 引自第22页
  • 「说话不看人」 (查看原文)
    地下書房 2015-08-28 11:53:08
    —— 引自第22页
  • 失忆的伯恩寻觅自己真实身份的过程 (查看原文)
    地下書房 2015-08-28 11:53:08
    —— 引自第22页
  • 一双专注、孤独而疏离看着这个世界的眼睛。 (查看原文)
    地下書房 2015-08-28 11:53:08
    —— 引自第22页
  • 侯导叙事的角度。两者都是年幼的女孩子,洞悉又好寂寞地注视辽阔荒凉的陌土,特别是这样的注视,视野中是没有自己的,即镜头就是她们的眼睛、她们看出去的主观画面,只有一种状况能看见自己:倒影。隐娘只能以阁楼上的铜镜看见自己,进而由镜中自己的成长察觉时光流逝。 「回忆的主观镜头中没有自己」。 (查看原文)
    地下書房 2015-08-28 11:53:08
    —— 引自第22页
  • 武侠文艺片,不会有人满天飞不落地,而是有物理作用、有地心引力的实打,聂隐娘身手即便超凡,仍是免不了的要落回地上,会制约人们的一切外在因素,聂隐娘也无法免除于外。 「刺客的成本」是我们借这部片要向观众展示的东西,各行各业、各样的所作所为都是有成本的,刺客当然也不例外 ...... ...... 侯导提出刺客的成本:「等」,哪怕是要伺伏一整天地就等那个出手的时机。有关刺客,侯导定义得好,刺客不与人缠斗,会正面与人刀兵相向的,那是武士不是刺客,刺客等到最精准的那一刻出手杀人,将杀人的成本降到最低。 (查看原文)
    地下書房 2015-08-28 12:01:53
    —— 引自第33页
  • 聂隐娘在片中的露面,本该没几个镜头。 (查看原文)
    地下書房 2015-08-28 12:01:53
    —— 引自第33页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