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典藏版)》荣获1997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东亚历史学奖、荣获1997年新英格兰历史学会图书奖。书中以义和团为例向人们解说了认识历史的三条不同途径,即历史的三调:事件、经历和神话。本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讲述义和团的历史,而在于探讨与历史撰述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义和团只是这项工作的‘配角’。”因此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历史的方法。
作者简介 · · · · · ·
柯文(Paul A.Cohen),又名柯宝安、孔宝荣,男,美国人,1934年6月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卫斯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1953年入芝加哥大学接受本科教育,1955年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john k. Fairbanks) 教授和史华兹 (Benjamin I. Schwartz) 教授开始致力于中国思想史和中西关系史研究,先后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62年至1965年,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和安默斯特学院任教。1965年到麻州卫斯利学院任亚洲研究和历史学教授,兼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卫斯利女子学院历史系主任,并将其主要精力都放到了教学之中。
目录 · · · · · ·
史学家就是翻译家【雷 颐】/ⅰ
中文再版序/ⅷ
英文版序/ⅹⅹ
鸣 谢/ⅹⅹⅶ
第一部分 作为事件的义和团
绪 论 历史学家重塑的过去/003
第一章义和团起义:叙事化的历史/017
第二部分 作为经历的义和团
绪 论 人们经历的过去/063
第二章 干旱和洋人洋物的存在/076
第三章 降神附体/106
第四章 法术与妇女秽物败法/131
第五章 谣言和谣言引起的恐慌/157
第六章 死亡/186
第三部分 作为神话的义和团
绪 论 被神话化的过去/229
第七章 新文化运动与义和团/243
第八章 反对帝国主义与义和团神话的重构/260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与义和团/287
结 论/318
缩略语/329
注 释/330
文献目录/447
索 引/506
主要外国人名地名对照表/520
译后记/529
图目录
地 图
1.山东和直隶南部/022
2.华北及邻近地区/041
3.京津地区/048
插 图
1-1 义和团旗帜/030
1-2 毓贤/031
1-3 红灯照/043
1-4 义和团放火烧教堂/045
1-5 义和团占领涿州/046
1-6 义和团在天津/053
2-1 和2-21870年代末华北大饥荒惨象/079
2-3 雨师/084
2-4 关于旱灾的报告/091
3-1 义和拳民/表演者/118
3-2 义和团童子军/126
4-1 和4-2天津地区的义和团首领--张德成和曹福田(骑马者)/137
4-3 樊国梁主教/144
4-4 义和团揭帖/147
4-5 红灯照协助攻打北堂/151
4-6 红灯照/153
5-1 天津之战/165
5-2 处决俄国和日本士兵/167
5-3 猪叫剜眼图--天主教传教士剜中国教民的眼睛/177
5-4 猪叫取胎图--天主教传教士挖取胎儿/179
6-1 天津白河浮尸/193
6-2 法国人审问中国俘虏/194
6-3 天津城南门的死亡守兵/197
6-4 天津之战后日本军医治疗日本伤兵/205
6-5 被斩首的义和团员/225
7-1 反义和团漫画:《中国需要门户开放》/257
8-1 国耻图/263
8-2 国耻图/264
8-3 萨帕乔:"引发骚乱。义和团有了对手:'啊哈!要发生大事了!'"/278
8-4 "谁是义和团?"/280
9-1 红卫兵攻击刘少奇漫画/290
9-2 李铁梅/293
9-3 "文化大革命"时期对红灯照的描绘/295
9-4 程十发:《义和团英勇抗击侵略军》/301
· · · · · · (收起)
中文再版序/ⅷ
英文版序/ⅹⅹ
鸣 谢/ⅹⅹⅶ
第一部分 作为事件的义和团
绪 论 历史学家重塑的过去/003
第一章义和团起义:叙事化的历史/017
第二部分 作为经历的义和团
绪 论 人们经历的过去/063
第二章 干旱和洋人洋物的存在/076
第三章 降神附体/106
第四章 法术与妇女秽物败法/131
第五章 谣言和谣言引起的恐慌/157
第六章 死亡/186
第三部分 作为神话的义和团
绪 论 被神话化的过去/229
第七章 新文化运动与义和团/243
第八章 反对帝国主义与义和团神话的重构/260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与义和团/287
结 论/318
缩略语/329
注 释/330
文献目录/447
索 引/506
主要外国人名地名对照表/520
译后记/529
图目录
地 图
1.山东和直隶南部/022
2.华北及邻近地区/041
3.京津地区/048
插 图
1-1 义和团旗帜/030
1-2 毓贤/031
1-3 红灯照/043
1-4 义和团放火烧教堂/045
1-5 义和团占领涿州/046
1-6 义和团在天津/053
2-1 和2-21870年代末华北大饥荒惨象/079
2-3 雨师/084
2-4 关于旱灾的报告/091
3-1 义和拳民/表演者/118
3-2 义和团童子军/126
4-1 和4-2天津地区的义和团首领--张德成和曹福田(骑马者)/137
4-3 樊国梁主教/144
4-4 义和团揭帖/147
4-5 红灯照协助攻打北堂/151
4-6 红灯照/153
5-1 天津之战/165
5-2 处决俄国和日本士兵/167
5-3 猪叫剜眼图--天主教传教士剜中国教民的眼睛/177
5-4 猪叫取胎图--天主教传教士挖取胎儿/179
6-1 天津白河浮尸/193
6-2 法国人审问中国俘虏/194
6-3 天津城南门的死亡守兵/197
6-4 天津之战后日本军医治疗日本伤兵/205
6-5 被斩首的义和团员/225
7-1 反义和团漫画:《中国需要门户开放》/257
8-1 国耻图/263
8-2 国耻图/264
8-3 萨帕乔:"引发骚乱。义和团有了对手:'啊哈!要发生大事了!'"/278
8-4 "谁是义和团?"/280
9-1 红卫兵攻击刘少奇漫画/290
9-2 李铁梅/293
9-3 "文化大革命"时期对红灯照的描绘/295
9-4 程十发:《义和团英勇抗击侵略军》/30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以前一直认为,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系列真实的史料。我还认为,历史学家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和解释历史。但是关于解释历史的过程和牵扯的种种问题,我现在的看法比以前复杂得多。我现在认为,历史学家重塑历史的工作与另外两条”认知“历史的路径——经历和神话——是格格不入的。对普通人而言,这两条路径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历史上没有哪一年能像1900年对于中国那样具有分水岭般的决定性意义——芮玛丽“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言 -
作为事件的义和团代表的是对过去的一种特殊解读,而作为神话的义和团代表的是以过去为载体而对现在进行的一种特殊解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言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历史三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历史三调"的人也喜欢 · · · · · ·
历史三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6 条 )


《历史三调》中文再版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美]柯文 著,杜继东 译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英文本出版于1997年)中文译本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再版,对此我深感荣幸,并想借此机会就当初的工作及其与我近年来的著述之间的关系向中国读者作一些说明。对于一名经常被人们与研究中国历史的中国... (展开)
【转】柯文丨历史书写的无声之处:一位历史学者的自白——以《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的撰写为例
来源:《文史哲》2012年3期 作者:[美]柯文(Paul A. Cohen) 文;崔华杰 译 点击数:2954 更新时间:2015/4/26 一 在拙著《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7年,以下简称为《历史三调》)中①,笔者探讨了理解或“认知”历史的三种...
(展开)
论坛 · · · · · ·
注释在后面真的反人类啊,哈哈哈 | 来自嘛了搁八子的、 | 2023-03-05 14:49:44 | |
求教,加印版可有删减? | 来自萌新小慢 | 3 回应 | 2021-10-17 01:49:02 |
微信读书里面没了 | 来自王大猫 | 1 回应 | 2021-09-13 21:18:30 |
谁能盖棺定论地说一下到底有没有删减 | 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 | 2021-06-04 15:29:16 | |
谁贴一下珊姐部分 | 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 | 2021-03-18 06:25:2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8.6分 98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8.9分 1943人读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9.1分 210人读过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千评9分书 (Sheryl)
- 李海鹏提及过的图书 (Sabrina)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历史三调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lena peach 2020-05-05 23:00:00
【藏书阁打卡】只因行文太流畅,论证太多料,五一期间浑然不觉就读完了。今年读到最好的非虚构,五星伺候!其实十几年来我个人对义和团的认知也仿佛王国维的三段论,从“民族之光”到“杀人如麻”到“黄祸版都市传奇源头”再到现在的“反抗+合作不外乎一泡污”,躺平认吹,累感不爱,这也是大多数历史事件的身后遭遇吧。其实在本书中,义和团也只是个引子,换成写萨勒姆的女巫,保不齐也能分析出在历史长河里的浮沉与“换装”。中... 【藏书阁打卡】只因行文太流畅,论证太多料,五一期间浑然不觉就读完了。今年读到最好的非虚构,五星伺候!其实十几年来我个人对义和团的认知也仿佛王国维的三段论,从“民族之光”到“杀人如麻”到“黄祸版都市传奇源头”再到现在的“反抗+合作不外乎一泡污”,躺平认吹,累感不爱,这也是大多数历史事件的身后遭遇吧。其实在本书中,义和团也只是个引子,换成写萨勒姆的女巫,保不齐也能分析出在历史长河里的浮沉与“换装”。中心思想是历史学家始终要警惕同一史料而言,亲历者的“传奇化”、当权者的“工具化”、时代背景下的隐喻化以及作为学者自身无意识的神话化。#下一本就到五四了 (展开)
151 有用 功夫熊猫小碗熊 2016-07-13 16:43:41
出身于现代冲击—传统回应派,毕业后亲历反帝后殖民自我批判潮流,再见证同辈名家转向中国中心视角,历尽贵圈真乱的柯文豁然开朗:历史学者在写作中总要面对什么是历史、何种历史、谁的历史。中国历史如同世界所有历史一样存在着三调:可以是一系列前后逻辑连贯的事件,可以是不同立场、群体和派别亲历者个人情感与经历凝聚的碎片,更可以是后世研究者/编辑者为回应时代问题满足大众情绪而形塑的神话。历史首先是人所观察、经历和... 出身于现代冲击—传统回应派,毕业后亲历反帝后殖民自我批判潮流,再见证同辈名家转向中国中心视角,历尽贵圈真乱的柯文豁然开朗:历史学者在写作中总要面对什么是历史、何种历史、谁的历史。中国历史如同世界所有历史一样存在着三调:可以是一系列前后逻辑连贯的事件,可以是不同立场、群体和派别亲历者个人情感与经历凝聚的碎片,更可以是后世研究者/编辑者为回应时代问题满足大众情绪而形塑的神话。历史首先是人所观察、经历和塑造的历史,不仅借用大量人类学著作表明世界各群体所存在的事后观察、经历中情感挣扎和宏观微观相互渗透、神话制作中巧妙裁剪符合时代诉求,更仔细棉花和思考观察者是否可以完全置身于局外、场景中个人道德情感良知价值与事件的交互,和制作神话与打破神话的紧张。在过去与现在间奔走协调沟通,柯文找到了心安之所。 (展开)
5 有用 昆图库塔 2020-04-23 00:59:24
最近最紧锣密鼓看完的一本书,作者有点啰嗦的文风(也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有时也让我难受[捂脸]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思考在于他讲完关于义和团神话部分谈到,我们对于义和团的种种神话反映出的是这一百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态度的矛盾:一方面,他们是先进的社会;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帝国主义和万恶的资本主义。这种既向往又厌恶的心态使得关于义和团的神话在愚昧无知和反帝斗争中不断徘徊。这种对西方矛盾从来没有消失过,甚至愈演愈... 最近最紧锣密鼓看完的一本书,作者有点啰嗦的文风(也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有时也让我难受[捂脸]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思考在于他讲完关于义和团神话部分谈到,我们对于义和团的种种神话反映出的是这一百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态度的矛盾:一方面,他们是先进的社会;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帝国主义和万恶的资本主义。这种既向往又厌恶的心态使得关于义和团的神话在愚昧无知和反帝斗争中不断徘徊。这种对西方矛盾从来没有消失过,甚至愈演愈烈?反映在这次的疫情上,反映在对方方日记的看法上… (展开)
2 有用 晓林子悦 2017-07-19 19:06:41
在这个典型样本的考察中,义和团并没有像通常的历史分析那样在层层剥离后还原所谓真相,反而因为各种符号指向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作者的意旨在于探讨历史事件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如何被“神话”,被作为各方斗争的武器。
2 有用 北河沿井斯塔 2019-08-28 17:30:53
非常非常喜欢。无论对反思历史、反思看待历史的眼光,还是反思历史学家的写作,都很有启发。有的正统历史,其实是服务政治而修饰成的神话;有的亲历者回忆,其实当事人根据后世叙述模式已作了加工篡改;还有的历史声音无人记录,成为事件的空白或谜团。喜欢作者的比较视野,不管多遥远或陌生的史料,也能在当下在身边事里找到回声和意义,我甚至都觉得这本书的话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义和团。
0 有用 snow 2023-03-24 00:29:11 内蒙古
从打开书到最终读完拉的战线比较长,书的内容让我们对义和团,对历史有了另一个层次的看待方式,更像是一种方法论,一个立体的角度,十分值得阅读。
0 有用 Joseph64 2023-03-20 08:14:40 上海
以义和团事件作为对象,探讨历史的多重维度(或曰旋律、角度),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终究历史的真相(或不断接近的真相)会在某个角落暗处,在出其不意地情况下跳出来,抓伤那些任意打扮历史的“胜利者”。阅读此书,和当初阅读《叫魂》有某种类似的感受,原来,历史的书写可以如此技术化但又如此吸引人。
0 有用 苦雨 2023-03-19 22:27:20 浙江
所谓历史家的后见之明。
0 有用 CL 2023-03-19 14:51:26 四川
我建议只看结论 是真的太复杂的理论过程了。。
0 有用 Tom New🐯 2023-03-16 07:47:40 安徽
厘清事件、经历与神话之间的关系,历史以神话的面貌展现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历史被亲身经历并不代表亲历者能够比旁观者更能准确描述历史,历史作为事件被客观描述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