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之夜的书评 (56)

Miss_Cynthia 2018-09-05 10:04:46

我为能读到波拉尼奥而感到此生不枉

我会一次次地重温第一次读波拉尼奥的某本书时的心情,尤其在近两年,当麻木和沮丧不断不断地啃噬我时。说到底,热血上涌时夹带的愤怒、痛苦和爱的冲动,都是有关活着的一种真切的体验。当灵魂终于和肉体同处一个频率时,罕见的愉悦就会生长。 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没有仔细思考过,...  (展开)
坦克手贝吉塔 2018-11-30 21:15:47

夜之简史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no)的《智利之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的作品,在后者的自传小说里,也是类似的结构,旁征博引,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分段,那些连绵、晦涩、质朴的叙述,音乐一般起伏的句式,投射在国家或政权之上的交错暗影,...  (展开)
竹山小汤 2018-11-03 16:11:46

写给文学的悼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写给文学的悼词 ——评波拉尼奥《智利之夜》 (原文发表于新京报书评周刊) 读过小说,我们将难以忘记这些绝望的声音: “在智利我们就是这样创作文学的,在其他地方也是。为了避免自己跌入垃圾堆,我们才创作文学。” “在这个被上帝之手遗弃了的国家里,只有极少数人是真正有...  (展开)
veg non veg 2018-11-19 21:43:20

波拉尼奥的「祖国」和他的困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不是一本中篇小说。这是一首十万字的诗。 如同往常,波拉尼奥作品里那些常见的主题贯穿始终:诗歌庸才、文学混子、动荡的时局、流逝的青春……它们一直是波拉尼奥的魅力所在。但有一点不同。 在《荒野侦探》和《护身符》里,故事发生在他度过少年时期的墨西哥,前者还包括了...  (展开)
童末 2018-09-10 21:55:45

“屎的暴风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智利之夜》原标题是The Storm of Shit,“屎的暴风雨”。全书结尾才出现的第二段只有这一句:“Then the storm of shit begins.”不如直译成“随后这场屎的暴风雨开始了。”(译作“可恶的头脑风暴”实在太轻太含糊了。) 这句话,是那个“业已衰老的年轻人”(叙述者的本我...  (展开)
尤里卡 2021-04-29 10:10:32

一场脱离重力的屎风暴

有的小说像雨,淅淅沥沥个不停,在五月的上旬,春日的清晨,一字一行之间,充溢着清新的气息,而又有着潮湿到骨子里的洇润。 有的小说像雾,隔着无可名状的物体,介于存在与虚无的边缘地带,朦朦胧胧看不清楚。但读着读着,逐渐雾散云开,一切仿佛明晰了起来,太阳出来了。 有...  (展开)
谷立立 2019-01-22 15:03:30

那时候成长是一种荒诞

by 谷立立 在《波拉尼奥小说的几何学》一文中,哈维尔·莫雷诺将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描述为一个不完整的直角三角形。先不说莫雷诺的阐释是否合理,毕竟他把以《未知大学》为代表的诗集排除在外,只选取了《智利之夜》《荒野侦探》《2666》等十来部小说。这些小说来自波拉尼...  (展开)
单读 2020-09-04 21:23:00

我为能读到波拉尼奥而感到此生不枉

我会一次次地重温第一次读波拉尼奥的某本书时的心情,尤其在近两年,当麻木和沮丧不断不断地啃噬我时。说到底,热血上涌时夹带的愤怒、痛苦和爱的冲动,都是有关活着的一种真切的体验。当灵魂终于和肉体同处一个频率时,罕见的愉悦就会生长。 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没有仔细思考过,...  (展开)
陳之以 2021-11-07 12:22:08

烧毁了的、烧毁了的、烧毁了的电影胶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确实太惊艳,我的朋友,这是一个神父摘掉假发的过程,一次高烧的呓语,智利伤口中的伤口,文学遗传累积的忧伤。 在一连串摸棱两可的双关语、明确但抗拒的隐喻、充满确定的不确定性、虚构向真实的大举渗透,我们随衰老的年轻人走过了一生,也就是说,一瞬。 “我”到了弗尔韦尔...  (展开)
Richia 2018-12-13 15:44:34

索尔德罗?哪个索尔德罗

真实而温柔。波拉尼奥的文笔非常,非常美,正是那种绝望而苍凉的拉美风格(尽管这个故事并不发生在田野中)。整个故事比较连贯,没有断续的情节,而是一个人死前持续的、长久的对自我和世界的怀疑。那些以高尚和正义之名所进行的画面,那些以自由和更好的世界之名所进行的故事...  (展开)
补特伽罗 2020-06-05 09:41:59

我喜欢波拉尼奥,尤其喜欢他失败的一面

苏珊·桑塔格的赞誉,对于《智利之夜》来说,无异于一种捧杀。 在谈到波拉尼奥的这部二流作品时,她一惊一乍,说它充满了“令人惊叹的情感之河,聪明的沉思,迷人的幻想”,并十分冲动地下了一个定论:“这是一本注定要在世界文学中拥有永恒位置的当代小说。” 这番作态就如同...  (展开)
燕京书评 2021-01-22 19:09:01

隔离与超生:波拉尼奥和他的《智利之夜》丨燕京书评

撰稿丨许志强 「一」 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专爱写文坛三事:文学评论、文学奖项和文学沙龙。前两者作为小说的取材,作家通常是不喜欢的,因其显而易见的无趣和专业化的归口,而文学沙龙是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宠儿,普鲁斯特之后的小说对它不大有兴趣了。这些波拉尼奥都爱写...  (展开)
卡布奇诺花蜜 2018-12-19 17:40:48

波拉尼奥有他那位“业已衰老的年轻人”陪伴。

你们说波拉尼奥的文字内涵音乐性,我没有读到;你们说波拉尼奥的文字是全景式小说,我没有发现;你们说波拉尼奥的文字随性不经雕琢,我没有触摸过;你们说波拉尼奥在智利书写阿连德,探索自由及生活,我没有看到囚笼;你们说文学被创造出,就消亡了,我没有看到文学。 《智利之...  (展开)
程智 2021-08-12 16:42:12

波拉尼奥|“她说:在智利就是这样创作文学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什么在我们身上发生了最终在我们身上所发生的这一切。 我很想把书放下去弄一杯咖啡,但是我没有动,此时的我就像是磁极的一端,书中的文字就像磁极的另一端,但是文字先动手,它们一个个的钻进我的眼睛,我不能动,连意识都在想去弄咖啡,每次读波拉尼奥的文字我的身体都会有...  (展开)
oscure 2021-01-22 08:45:41

在智利就是这样创造文学的

《智利之夜》让我看到了波拉尼奥的天才,同时让我意识到通过文学理解政治和历史是困难的。 《智利之夜》是波拉尼奥的一部中篇小说,写于2000年,最初的名字叫做《屎风暴》(Tormenta de Mierda),后来在出版人豪尔赫·艾拉尔德的劝说下改名《智利之夜》(Nocturno de Chile)...  (展开)
周上上 2019-01-06 18:27:40

恍如隔世的《智利之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年跨年阅读的一本书,今年的大雪来的很突然,30号一直下到2019年。本打算去外地一个透明民宿里看雪读书过年,面对鹅毛大雪,开车转了一圈后视线实在不佳只能放弃。在家对着取暖器看这本由著名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书写的《智利之夜》,罗贝托·波拉尼奥40岁才开始写作,50岁...  (展开)
米来福 2018-11-01 17:16:34

人类的追悔在音乐中回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智利之夜》最让我赞叹的是文字内在的音乐性,似乎只有在诗歌中才会出现的深沉、优美的旋律,但又不同于诗化小说,波拉尼奥并未对文字进行刻意雕琢,在一气呵成的“屎风暴”里,小说与诗体奇妙地混合了起来。 “它们就像神秘的玫瑰花一样,第一朵向第二朵绽开它的花瓣,而后者...  (展开)
笑笑遙遙 2023-07-28 14:10:38

《智利之夜》笔记与读后感

看小说简介并不完全明白里面的内容,整本书就是一个主业教神父(也是有名的文学评论家、二流诗人)在病重发热以为自己将死的夜晚回忆自己一生拷问自己灵魂。看简介很容易会联想到同样以主人公回忆视角写的《长日将尽》,两书风格却极为不同,然而都很契合各自主人公的身份。 本...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6条)

订阅智利之夜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