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散文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虎克 2016-11-19 16:53:31

    看到最前面的《关于读本》一说很有感触。 捅马蜂窝的悔恨,对快手刘的唏嘘,遛摊的乐趣…这些都让我着迷。 记两句《灵性》摘选: 「树根在地下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树冠的辉煌。」 「能人大多死在自己的能耐上。」

  • 0 秋水 2016-09-19 18:36:01

    新版书评价的人好少……很尴尬,对于这种文风,天真的,乐观的,愉悦的,充满感叹号的文风,一直喜欢不起来。

  • 1 韦🔥 2016-03-07 00:23:38

    里面的《珍珠鸟》在语文课本上学过,原来是冯骥才写的,现在知道,以前读书时对作者都不太留意,除却是特别原因导致印象深刻的。还有《挑山工》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课本上的那一篇,这样看来我也算是早已读过冯骥才的人了…

  • 0 脆脆鲨 2018-11-19 09:44:18

    随笔文章,每一篇都很有趣,很喜欢关于童年的那几篇随笔散文。能这样用笔和文字记录生活真的很美好。有一句话说的特别有诗意:雨水打不进窗,在玻璃上哭泣。

  • 2 幼齿飞仔 2018-07-01 18:05:16

    刚看完苦夏这章。其中有一句是:“但谁能像它(夏)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很fantastic。老实说,春夏秋冬里唯有夏的漫长近乎以焚烧的形式结束,而后又带给人无尽的炽热与旺盛的坚忍。

  • 3 清聊淡写 2017-03-31 21:09:05

    作家、画家、中国民间文化思考者、守望者的多重身份,冯骥才在平凡的生活小事中,寻找温馨与感动,探索复杂、多元、深刻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价值,文字具有丰富的意味、坚韧的精神、深沉的情感。

  • 0 张校铭 2018-08-05 23:04:07

    冯骥才的童年趣事、现实反省,以及对往事的留恋都蕴含其中。仔细说来,《书桌》中沧桑骤变的生活给人制造的虚无感,《歪儿》中童真的友情,《花脸》中孩子情有可原的胡闹,《快手刘》中人面对“物是人非”之境时的无力,《书架》中读书人嗜书如命的特点,《珍珠鸟》、《麻雀》、《捅马蜂窝》中冯骥才老师对大自然怀有的敬畏与热爱...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