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
译者: 梁小民 / 梁砾
出版年: 2015-5-1
页数: 918
定价: 128
装帧: 平装
丛书: 经济学原理(第7版)
ISBN: 9789900161998
内容简介 · · · · · ·
《经济学原理(第7版):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引进版经济学教材之一,其最大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它更多地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而非经济学模型。第7版在延续该书一贯风格的同时,对第6版作了全面修订和改进。大幅更新了“新闻摘录”“案例研究”等专栏,拓展了章后习题。
作者简介 · · · · · ·
N. 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他讲授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等课程。曼昆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合作研究人员,国会预算办公室、波士顿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顾问,以及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的经济学先修课程考试研发委员会成员。2003—2005年,他曾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
目录 · · · · · ·
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第3篇市场和福利
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第4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外部性
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12章税制的设计
第5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生产成本
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第15章垄断
第16章垄断竞争
第17章寡头
第6篇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18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19章收入与歧视
第20章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第7篇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22章微观经济学前沿
第8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第9篇长期中的真实经济
第25章生产与增长
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第27章金融学的基本工具
第28章失业
第10篇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第29章货币制度
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第11篇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第12篇短期经济波动
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13篇最后的思考
第36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
术语表
索引
……
《经济学原理(第7版):宏观经济学分册》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前言:致学生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物的学问——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学习经济学的原因: 1. 有助于你了解你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有许多经济问题会激起你的好奇心。 2. 它将使你更精明的参与经济,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3. 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第一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一个家庭面临这许多决策,它必须考虑到每个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以在其各个成员中配置稀缺资源。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社会资源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稀缺性】(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上的每个人不能达到他希望的最高生活水平。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做出投资,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最后经济学家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缺失,包括平均收入的增长、找不到工作的人占总人口比例,以及价格上升的速度。 经济学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但可以用几个中心思想把这个领域统一起来。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从个人做出决策引出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作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经典案例:”大炮与黄油“,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 社会面临的另一种权衡取舍是在效率与平等之间。 【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equal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再设计征服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为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本身也变小了。 人们只有了解他们面临的选择,才有可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笔记 -
经济学十大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像效率和平等之于社会所面临的一种权衡取舍,我们个人也面临很多的权衡取舍。然而我们很多的“取”往往是不经意做出来的,而“舍”又往往为我们无意中忽略掉了】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在选择决策时,要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当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价格歧视似乎是蕴涵着边际考虑】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也就改变了激励,对应的人们的行为也会发生改变。 【一个事件或一个政策发生时,相对来说人们会容易判断其带来的直接影响,其隐含的间接影响往往不那么显而易见】 5.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因为“比较优势”的存在,贸易往往带来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专业化影响】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所谓“看不见的手”,主要是价格的变动指引着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欲调动使用别人往一个方向努力,需要先刺激别人的利己之心,并告诉他们,为我做这些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往往要容易的多。故决策者欲使自己的政策得以施行,要先考虑到他人的利益点之所在】 【尽管如此,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也同时告诉我们,人们也具备一定的利他心理和行为。且除了利益之心,人们在做决策还会受到各种其他的心理和文化影响】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市场行为有时会因为“外部性”和“市场势力”的影响而失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经济学原理(第7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经济学原理(第7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经济学原理(第7版)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经济学原理(第7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89 条 )



(原创)经济学理论在男女博弈中的运用

-
Marble Dream (锐意进取,奋发有为)
如果你问一个普通人为什么通货膨胀是坏事,他会告诉你,答案是显 而易见的:通货膨胀剥夺了他辛苦赚来的美元的购买力。 当物价上升时, 每一美元收入所能购买的物品和服务戴都减少了。 因此,似乎通货膨胀 直接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进一步思考你就会发现这个答案存在一个谬误。 当物价上升时, 尽管物品与服务的购买者为他们所买的东西支付得多了,但同时,物品与 服务的卖者从他们所卖的东西中得到的也多了。 由于大多数...2022-04-18 15:03:33 2人喜欢
如果你问一个普通人为什么通货膨胀是坏事,他会告诉你,答案是显 而易见的:通货膨胀剥夺了他辛苦赚来的美元的购买力。 当物价上升时, 每一美元收入所能购买的物品和服务戴都减少了。 因此,似乎通货膨胀 直接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进一步思考你就会发现这个答案存在一个谬误。 当物价上升时, 尽管物品与服务的购买者为他们所买的东西支付得多了,但同时,物品与 服务的卖者从他们所卖的东西中得到的也多了。 由于大多数人通过出卖 他们的服务而赚到收入,所以收入的膨胀与物价的膨胀是同步的。 因此, 通货膨胀本身并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 引自 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问题可能在于多出来的货币并不是平均到达人们的手中,如果多出来的货币首先到达某些大集团和富人阶层,那么这实际上意味着对普通民众财富的大规模掠夺,而越是贫困的人,受到的冲击将越大——因为他们手中货币主要是作为食物的购买,每一枚硬币对他们生活的意义都是重大的。这将是人道主义灾难,或者可以作为定期剥削人民的隐蔽工具——人们的贫困将归因于他们自身。同时他们因为困难将不得不低价出售重要资产,这些资产对他们未来提高收入是有用的,或者出售不可出售的东西,如身体。对于富人来说,有影响的前提是增发的货币没有首先到他们手中,当然,这是很糟糕的事情,这实际侵犯了私有产权。
从现实来看,增发货币通过直接把钱平均给到每个人手中并未发生过,这种改变财富分配格局的做法实际上必然影响经济的运行,货币中性不可能成立,货币剥削性到可以成立。
所以说,美国这种说法是不好的,不对的。当然对其他国家(中国经济政策也没追踪过)不熟悉,也不评价。
回应 2022-04-18 15:03:33 -
酒神 (体胖还需勤跑步,人丑就该多读书)
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 生产成本 13.1 什么是成本?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当经济学家提到企业的生产成本时,他们包括该企业生产其产品与服务的所有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间的区别强调了经济学家与会计师在分析经营活动时的重要区别。 13.2 生产与成本。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这个思想是理解企业决定雇用多少工人生产多少产量的关键。 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 ...2021-09-24 23:49:25 2人喜欢
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 生产成本
13.1 什么是成本?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当经济学家提到企业的生产成本时,他们包括该企业生产其产品与服务的所有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间的区别强调了经济学家与会计师在分析经营活动时的重要区别。
13.2 生产与成本。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这个思想是理解企业决定雇用多少工人生产多少产量的关键。
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
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和减少的特征。
13.3 成本的各种衡量指标。
固定成本: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可变成本: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平均总成本:总成本除以产量。一般呈现U型。
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除以产量,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除以产量,一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
边际成本: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下降;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上升。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相交,该点称为有效规模。在产量水平很低时,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总成本,因此平均总成本下降,两条曲线相交以后,边际成本增加到平均总成本之上。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规模经济的产生,是因为较高的产量水平允许在工人中实现专业化,而专业化使工人更精通某一项工作。
规模不经济的产生,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大型组织中固有的协调问题。
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14.1 什么是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特征:
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许多卖者,
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上是相同的,
企业可以自由的进入或退出市场。
边际收益:每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引起的总收益变动量。
对于所有企业而言,平均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
对竞争企业而言,边际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
14.2 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
要使利润最大化,就要选择使利润尽可能大的产量。通过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来找出使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价格线是一条水平线,因为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对一个竞争企业来说,企业产品的价格既等于其平均收益,又等于其边际收益。
通过生产使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产量,企业实现的利润最大化。
第15章 垄断
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垄断企业是价格决定者。由于垄断企业不受竞争限制,有垄断的市场的结果往往并不符合社会的最佳利益。
15.1 为什么会产生垄断?
垄断产生的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垄断企业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
进入壁垒,有三个主要形成原因:垄断资源,政府管制,生产流程。
15.4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利润最大化垄断者的一种理性策略。
价格歧视要求能根据支付意愿划分客户。
价格歧视可以增进经济福利。但是价格歧视带来的福利增加,表现为生产者剩余更高,而不是消费者剩余更高。
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利润。
例子:电影票,飞机票、折扣券,数量折扣。
15.5 针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努力使垄断行业更具有竞争性,
管制垄断者的行为,
把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变为公共企业,
不作为。
第16章 垄断竞争
16.1 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
垄断竞争具有以下特征:
许多卖者,
产品相似但存在差别,
自由进入和退出。
16.3 广告。
当企业销售有差别产品并收取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时,每个企业都有激励以做广告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买者购买自己的特定产品。
对广告的批评:企业做广告是为了操控人们的爱好。许多广告是心理性的,而不是信息性的。广告创造了一种本来不存在的欲望,广告抑制了竞争,广告向消费者夸大各产品之间的差别,通过增加产品差别意识和促进品牌忠诚度。
对广告的辩护:广告促进的竞争,广告使新企业更容易进入。
批评者认为,品牌让消费者感觉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差别。
辩护者认为品牌是消费者保证他们购买的物品,高质量的一种有用方法。品牌向消费者提供了在购买前不易判断的产品质量的信息;品牌向企业提供了保持高质量的激励。
第17章 寡头
寡头分析引入了博弈论,博弈论研究在策略状况下人们如何行为。
策略状态指,当他在不同的行为之中做出选择时,必须考虑其他人会对他采取的行为做出什么反应。
17.1 只有少数几个卖者的市场。
由于每个寡头只关心自己的利润,因此有一种强大的激励在起作用,使得企业集团很难维持合作的结果。
卡特尔:联合起来巡视行事的企业集团,相当于垄断。
纳什均衡: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其他主体所选择的策略为既定时,选择他们自己的最优策略的状态。
17.2 合作经济学
即使合作使每个博弈参与者的状况变好,要维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参与者可以解决囚徒困境,是因为他们的录音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的。《合作的进化》
17.3 针对寡头的公共政策。
通过政策限制合作。
回应 2021-09-24 23:49:25 -
盛世未眠客 (欧罗巴&爱因斯坦研究中…)
人均真实GDP是判断一国经济繁荣程度的良好标准,真实GDP增长率是判断经济进步与否的良好标准。二者在世界各国差别很大。 通货膨胀率被高估意味着真实经济增长率被低估。由于巨大的技术进步,后人的经济福利远高于前人,尽管标准经济统计未包含这一事实。 生产率是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它决定了一国的生活水平。生产率取决于人均物质资本、人均人力资本、人均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对应的生产函数为:Y/L = A...2021-03-26 00:26:39 2人喜欢
人均真实GDP是判断一国经济繁荣程度的良好标准,真实GDP增长率是判断经济进步与否的良好标准。二者在世界各国差别很大。
通货膨胀率被高估意味着真实经济增长率被低估。由于巨大的技术进步,后人的经济福利远高于前人,尽管标准经济统计未包含这一事实。
生产率是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它决定了一国的生活水平。生产率取决于人均物质资本、人均人力资本、人均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对应的生产函数为:Y/L = AF ( 1, K/L, H/L, N/L )
技术进步可以打破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限制,大多数自然资源(长期看稳定或下降的)市场价格可以证明这一点。
能够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政府政策包括:鼓励储蓄和投资、鼓励来自国外的投资(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国有价证券投资)、促进教育、促进健康、维护产权与政治稳定、允许自由贸易以及促进技术研发。
资本积累受到收益递减的限制: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额外投入单位资本的产量减少。长期中,储蓄率上升会引起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上升,但不会引起这些变量增长率的提高。由于追赶效应,初始时较穷的国家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富的国家经济增长得更快。
除了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和消费者,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具有多重影响;一方面,增加自然资源供给压力,稀释人均资本存量,从而降低生产率;另一方面,出现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而加快技术进步。
回应 2021-03-26 00:26:39 -
盛世未眠客 (欧罗巴&爱因斯坦研究中…)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方法,经济学家也像其他科学家一样运用理论和观察,但他们难以进行自主实验。为了寻找实验室实验的替代品,经济学家关注历史和社会提供的天然实验。 经济学家使用模型了解世界,比如循环流量图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实证表述是描述性的,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它;规范表述是规定性的,对它的评价既涉及事实也涉及价值观。经济学家站在科学家的立场上做出实证表述,站在政...2021-03-09 23:23:50 2人喜欢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方法,经济学家也像其他科学家一样运用理论和观察,但他们难以进行自主实验。为了寻找实验室实验的替代品,经济学家关注历史和社会提供的天然实验。
经济学家使用模型了解世界,比如循环流量图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实证表述是描述性的,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它;规范表述是规定性的,对它的评价既涉及事实也涉及价值观。经济学家站在科学家的立场上做出实证表述,站在政策顾问的立场上做出规范表述。
凯恩斯在1935年写道:“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无论正确与否,实际上都要比一般所想象的更有力量。事实上,这个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的。那些自认为能够免于受经济学家思想影响的实干家往往是某些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那些当权狂人信奉的其实也不过是若干年前某些末流文人狂妄思想的零碎而已。”
经济学家提出不同的政策建议,既可能是因为对经济问题的实证观点不同,也可能是因为价值观不同。事实上,经济学家之间的共识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
经济学是一门门槛不高、却需要运用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学问。凯恩斯认为,经济学研究似乎不需要任何极高的特殊天赋,但杰出的经济学家应该具有各种罕见天赋的组合。
回应 2021-03-09 23:23:50
-
1.政府的两个工作重心:效率和公平。并且两者是矛盾的。 个人的目标也是多重的,其间的关系也常常是矛盾的。 2.因果关系的确定有两个困难:忽略变量和因果倒置。 3.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所有人类合作关系。此中也隐含着个人日常的任务取舍。 共同体内存在不同的小共同体,他们的利益是矛盾的。 共同体和其包含的小共同体、个体在利益上也常常存在矛盾。 因为上述矛盾,比较优势理论未必能得到实施。 4.十大原理: 人们面临权衡取...
2018-04-06 21:48:42
1.政府的两个工作重心:效率和公平。并且两者是矛盾的。 个人的目标也是多重的,其间的关系也常常是矛盾的。 2.因果关系的确定有两个困难:忽略变量和因果倒置。 3.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所有人类合作关系。此中也隐含着个人日常的任务取舍。 共同体内存在不同的小共同体,他们的利益是矛盾的。 共同体和其包含的小共同体、个体在利益上也常常存在矛盾。 因为上述矛盾,比较优势理论未必能得到实施。
4.十大原理: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成本是机会成本
应考虑边际效用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贸易可以使每一方获益
市场是组织经济的好方法(价格调节需求)
政府有时可改善市场结果(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它的生产率
发行货币过多,则价格上涨。
社会面临通胀和失业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回应 2018-04-06 21:48:42 -
经济(economy)来自于希腊语的”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决策。 边际变动是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改变。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如果购买一件东西所付出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所付出的代价小,就永远不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
2019-04-07 20:36:39
经济(economy)来自于希腊语的”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引自 1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决策。
边际变动是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改变。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如果购买一件东西所付出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所付出的代价小,就永远不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
你要指派每个人从事他比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作。这与你做每一件事都有绝对优势并没有关系。如果你在洗衣服上非常非常棒,而在清扫卫生间上只略好一点,你就应该让你的配偶去清扫卫生间。你告诉他,这样是有效率的!
回应 2019-04-07 20:36:39 -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稀缺的资源。 1.1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1.1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1.1.2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1.1.3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收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决策。 1.1.4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1.2 人们如何互相影响 1.2.1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2017-07-18 09:59:18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稀缺的资源。
1.1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1.1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1.1.2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1.1.3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收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决策。
1.1.4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1.2 人们如何互相影响
1.2.1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1.2.2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1.2.3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1.3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1.3.1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1.3.2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
1.3.3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回应 2017-07-18 09:59:18
-
p207预示了碳交易市场的产生,是利用市场的力量使污染权最有效配置。 p197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为何闭关锁国,不对外开放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是限制了市场力量;也解释了为何苹果要Desiged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 p160也解释了重庆天价停车位是为了把资源分给更有需要的人,而收费是有涨有落的,停车费也会有用于公共交通。 p135告诉你,当对一个物品征税,税收往往会更多的落在缺乏弹性(更无法替代)的市场方上。 ...
2022-05-05 09:54:42
p207预示了碳交易市场的产生,是利用市场的力量使污染权最有效配置。
p197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为何闭关锁国,不对外开放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是限制了市场力量;也解释了为何苹果要Desiged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
p160也解释了重庆天价停车位是为了把资源分给更有需要的人,而收费是有涨有落的,停车费也会有用于公共交通。
p135告诉你,当对一个物品征税,税收往往会更多的落在缺乏弹性(更无法替代)的市场方上。
p125在讲,国家最低工资虽然数值上提高了最低工资,改善了低收入人群的收获水平,但也促使了更多青少年辍学上班,也导致了教育水平得不到保持。
p111解释了为何农民要主动空置天地,国家还会给其经济补贴,使其生活水平变好。
回应 2022-05-05 09:54:42 -
Marble Dream (锐意进取,奋发有为)
如果你问一个普通人为什么通货膨胀是坏事,他会告诉你,答案是显 而易见的:通货膨胀剥夺了他辛苦赚来的美元的购买力。 当物价上升时, 每一美元收入所能购买的物品和服务戴都减少了。 因此,似乎通货膨胀 直接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进一步思考你就会发现这个答案存在一个谬误。 当物价上升时, 尽管物品与服务的购买者为他们所买的东西支付得多了,但同时,物品与 服务的卖者从他们所卖的东西中得到的也多了。 由于大多数...2022-04-18 15:03:33 2人喜欢
如果你问一个普通人为什么通货膨胀是坏事,他会告诉你,答案是显 而易见的:通货膨胀剥夺了他辛苦赚来的美元的购买力。 当物价上升时, 每一美元收入所能购买的物品和服务戴都减少了。 因此,似乎通货膨胀 直接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进一步思考你就会发现这个答案存在一个谬误。 当物价上升时, 尽管物品与服务的购买者为他们所买的东西支付得多了,但同时,物品与 服务的卖者从他们所卖的东西中得到的也多了。 由于大多数人通过出卖 他们的服务而赚到收入,所以收入的膨胀与物价的膨胀是同步的。 因此, 通货膨胀本身并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 引自 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问题可能在于多出来的货币并不是平均到达人们的手中,如果多出来的货币首先到达某些大集团和富人阶层,那么这实际上意味着对普通民众财富的大规模掠夺,而越是贫困的人,受到的冲击将越大——因为他们手中货币主要是作为食物的购买,每一枚硬币对他们生活的意义都是重大的。这将是人道主义灾难,或者可以作为定期剥削人民的隐蔽工具——人们的贫困将归因于他们自身。同时他们因为困难将不得不低价出售重要资产,这些资产对他们未来提高收入是有用的,或者出售不可出售的东西,如身体。对于富人来说,有影响的前提是增发的货币没有首先到他们手中,当然,这是很糟糕的事情,这实际侵犯了私有产权。
从现实来看,增发货币通过直接把钱平均给到每个人手中并未发生过,这种改变财富分配格局的做法实际上必然影响经济的运行,货币中性不可能成立,货币剥削性到可以成立。
所以说,美国这种说法是不好的,不对的。当然对其他国家(中国经济政策也没追踪过)不熟悉,也不评价。
回应 2022-04-18 15:03:33
论坛 · · · · · ·
阅读进程 | 来自青呱 | 3 回应 | 2022-04-14 00:45:20 |
请问零基础可读性高吗?或者有推荐给零基础但想要... | 来自 | 5 回应 | 2022-03-03 19:09:23 |
第四章第87页是不是有错呀 | 来自禁止内卷 | 1 回应 | 2022-03-01 12:34:38 |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衡量标准存在的偏差 | 来自never灰灰 | 2021-08-18 10:52:28 | |
hxd们课后习题的答案在哪找 | 来自穷鬼准备当裤子 | 1 回应 | 2021-05-19 18:06:3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7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9.1分 31797人读过
-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 (2003)9.3分 379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9.4分 16361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9.3分 584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含英咀华——总有一本适合你 (99.9%)
- 有源好书『偏门书籍杂烩』 (马克爱马克)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37°暖书单(一) (37°暖)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经济学原理(第7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长尾 2020-09-21 14:14:52
买了两本收藏了,多看看,别总是拘束在自己学科的公式和题海里
14 有用 寄居者 2020-04-13 11:15:26
如果你对于新闻上的QE、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诸多纷扰的概念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网上政客一拍脑袋想出来的种种政策会对你的实际生活造成什么影响,以及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你个人的经济决策应该如何结合社会走向而作出,那么你必须要看这套书。
148 有用 阿源 2016-11-12 21:35:50
教科书般的讲解,很细致,还带习题,想起之前自个儿琢磨的一句话,会思考的人,饭后散步都是一场旅行。诸多概念和效应还需慢慢去感悟,这两本书还是很充实,不错!
121 有用 Yeats 2020-02-12 11:11:49
微观部分深入浅出,条理清晰,但到了宏观部分就有点相形见绌,你问我为啥2年都没能读下来的书这个寒假能读完,那这个故事就要从一只蝙蝠🦇说起了
41 有用 Shu 2019-01-29 10:47:53
跨学科阅读的一个好处是可以让你原本2d的思路变成3d,甚至更多维度,从而让原本已经堵成狗屎的脑子变得畅通,视野和思维更开阔,世界变得更有趣。说实话,也是没料到这个书还是很容易读的,很建议文科生也看一看。。。
0 有用 -christofferyu 2022-05-21 19:03:41
经济学启蒙书 用在应试教育还是有点勉强了
0 有用 追影子的人 2022-05-20 00:07:21
最棒的经济学常识入门教材,每个人走入社会必看
1 有用 gaosi 2022-05-19 15:30:29
微观+宏观啃完,能把经济学理论以教科书形式讲这么通俗易懂,不简单
1 有用 情绪杂烩 2022-05-19 10:12:12
书中所说通货膨胀时,打工人的工资也会上涨,但结合现实生活,工资的上涨可远远跟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美国的书在中国也许水土不服吧
0 有用 夏田甜 2022-05-18 17:42:31
断断续续看了一年……看完了 写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