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形式 短评

热门
  • 5 Pakchenko 2019-10-29 15:45:15

    我哭了,你为什么要用下一个阶段的卢卡奇来拆青年卢卡奇,你明明在阿多诺篇说了文学(小说)的形式批评容易从形式滑向内容,为什么还要在卢卡奇篇证明这句话的正确?

  • 4 咩咩蚌 2022-07-13 15:13:31

    像这样的作者,不要试图总结他,而是要被他启发

  • 3 Lisssssssa 2019-04-06 10:48:30

    我居然开始能读懂了,开心~只读了“关于乔治•卢卡契”这一章。卢卡奇的思想也渐渐开始懂得了。(接触了好几年,居然才开始真正明白“总体性”的概念。)

  • 1 麟甫 2019-08-12 07:45:05

    关于多元论和“农民马克思主义”的争议值得研究。

  • 1 Erho 2021-12-29 22:46:58

    会读第二遍

  • 1 zbe599 2022-05-23 21:04:10

    意思是挺简单的,只是句子太长。

  • 1 西木 2022-12-12 09:03:33 北京

    卢卡奇篇

  • 0 巴别塔 2024-03-16 12:42:36 北京

    对卢卡奇的阐释和解构都很到位,看完之后再读卢卡奇关于历史和阶级意识的论述才多少更清楚了一点。而且,文笔不错。

  • 0 一瓢道人 2023-12-30 14:12:12 四川

    大二的时候看的第一遍,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因为杰姆逊才搞了文艺理论…总结了文艺批评的三类型,历时型(反思或静观,黑格尔),共时型(卢卡奇,参与式),乌托邦型(朝向未来,本雅明 布洛赫),大概率还会来看第三次。但也有些问题,比如过于强调文学对于社会经验的依赖,至于很难解释经典文学的永恒性,但的确可以理解为什么杰姆逊这么爱卢卡奇,的确是历史和总体化的拥护者hhh

  • 0 不宣 2023-09-19 14:27:49 北京

    面对一首晦涩的诗,普通的读者会试图破译它,而掌握辩证思维的批评家会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晦涩的质地。文学批评的任务是揭示作品背后矗立的终极现实。当我们谈论现实时,就必须在主客观两个维度及其辩证关系中思考。黑格尔描绘了世界图景是如何在一个精神主体内部发展和变化的,而其局限是唯心主义与生俱来的局限,即个体对外在于自己的世界的盲视。马克思主义并不只在历时性,而主要在共时性的方面,去揭露作为作品背景的主客观情境。这种情境不是静止的,比方说,某个孤立的阶级的生存状态,而是一种动态的斗争形式,是进步与反动、赞许与嘲弄、进攻与撤退的统一。“叙事”是理解现代文学及围绕它的批评的重要概念。叙事意味着情节的发展、立场的选择、外在的评价......

  • 0 Willionvii 2022-06-19 00:34:35

    某些见解真的不错,比如说对新批评割裂历史封闭文本的批判,又比如最后提到辩证法有否定的对象,还有的地方感觉就有点滑,很多概念感觉都在绕圈圈,卢卡奇的那部分写得还挺不错。

  • 0 泽漆 2023-07-28 22:47:42 上海

    近期读过最好的书,前四章只是评述,第五章才是精华,詹姆逊70年代工作的源头和纪念碑。可以看到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学界80年代以还新动向和关于“文学社会学”的讨论的奠基性的母体。读聪明人写的东西有个体验,就是在阅读过程中的多数困惑会在之后得到解答。译品尚可,但必须参照原作,不然有些地方是看不懂的。

  • 0 等待野蛮人 2025-04-23 18:39:38 北京

    詹姆逊,詹明信。他不是一个形而上学家,但他呈现了健谈的言说,关注对事物的运作,创造一种深刻的叙述与语言,这种叙述对思想文本和人物作了一次性质和意义运作的考察。他不是马克思福柯那样开创新的言谈领域或拓展言说边界,而是在一种深刻的思想下对事物健谈

  • 1 俱往矣 2019-06-25 12:34:20

    第三章 关于乔治·卢卡契 写得也太好了吧!

  • 0 黄克思 2020-12-09 01:54:11

    真的 很努力地翻译和读

  • 0 雪鹅 2024-07-03 19:36:32 河南

    大手子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