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会有的 短评

热门 最新
  • 29 malingcat 2015-07-14 07:21:29

    苗师傅新作,两个有关食物的中篇。蘑菇篇写的是美食饕餮后面的匮乏与餍足感,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土豆篇写明末东西文化的交汇对于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超现实主义手法为主。两篇都有深刻的末世感,这不是舌尖上的中国,这是它的反面。

  • 23 judetheobscure 2015-07-21 21:26:57

    苗师傅也算把这个“吃”字写到极致了。第二篇尤其有趣,简直可以说妙趣横生。。。

  • 9 林愈静 2015-07-17 11:30:20

    太赞了。迷人的,自信的,冷静的叙述。

  • 8 长亭 2015-07-27 13:09:08

    《土豆烧熟了》挺好看的,挺喜欢千年一饭的错位。但整体掩饰不住硬给自己塞灵感、塞爷们语言、塞趣味的逃避问题的疲劳感。不灵动。像个会吃烧鸡的急于表达的泥瓦匠。

  • 5 朱尔赫斯 2015-07-23 10:00:28

    一部老饕的悔过书。

  • 5 seren 2015-07-12 21:51:00

    苗师傅新作,两个故事都是与美食有关。所以拿饮食来比较的话,第一个故事就是眼下发生的,中产阶级饮食男女那点子琐事,虽微不足道但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就如同我们每天吃的下饭菜;第二个故事则天马行空打乱一切却又一本正经,颇像近年来高端餐饮流行的分子饮食,读完(还是吃完)余香缠绕舌尖却又说不上到底好在哪里。反正好就是了。以文字为食材的话,苗师傅是个好厨师!

  • 6 周成莞 2015-11-23 13:58:57

    怎么写吃饭这件事?写体验一定是挨过饿的人,比如莫言刘震云汪曾祺还有我母亲;生活优渥如苗炜就得写体验之外的事情了,例如吃饭的历史感,本书第二篇小说《土豆烧熟了》就特别典型,我很喜欢,完全在吃想象力,想象力在我眼里是最好吃的。

  • 3 走马 2015-08-09 20:09:14

    主题写作的典范,“食物”这一主题在两篇小说里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首篇食物所占的权重非常大,吃的背后是人存世间的终极问题;次篇是个很有趣的历史小说,薯条,炸猪皮,天妇罗这些食物和牛顿,笛卡尔一起,被以历史表征的方式写入小说,并被人物巧妙的串联起来,也不知是信口虚构还是背后有相关考据,总之后者更妙。

  • 5 解忧公主 2015-07-22 13:19:21

    食物是人类永远的情愫,吃这件事情上被赋予太多的意义,男欢女爱,家国天下,人生哲理,都与口腹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 2 Yeidb$/6R)) 2015-08-30 10:45:00

    一本性感有趣的书,我喜欢朱海伦。

  • 4 成知默 2016-03-25 14:45:19

    2016年已读033:好看,两部与美食有关的小说,最好看的当然还是写口腹之欲的那些段落,苗师傅不愧是老饕。诚如作者在《面包会有的》所说:“纵情享乐的时候,回忆一下苦日子的确能助兴,可她认为,人们不能在享乐的过程中有丝毫的游离。一旦你在享乐之时对自己的命运有所怀疑,好日子就戛然而止,一场欢宴就到头了”,这两篇小说的确有种欢宴到头、好景不常的怅然。让一个资深食客再也无法享受美食,让一个穿越到明末的收藏家偏偏遭遇江山更迭、万物皆毁,也是有点残忍。

  • 1 叶酱 2017-11-26 09:19:46

    本来以为是美食随笔集,结果竟然是两篇和吃有关的小说,介于现实与超现实之间,挺有意思的。

  • 3 王二青 2015-07-23 17:49:35

    忍不住打个闪亮亮的五星~~~

  • 1 囧之女神daisy 2015-09-04 16:04:40

    很妙!另一种叙事的“人和食物是平等的”。

  • 2 基基 2016-05-18 22:22:38

    满满肉体的味道,都要从书里溢出来了。#想吃蘑菇#

  • 0 Amberose 2016-03-29 18:22:34

    超好看,五星推荐

  • 0 2koo 2016-02-16 14:09:22

    多出来的那一星是给El Bulli的。

  • 1 Amorphous 2015-08-10 10:06:41

    人很帅,加一星。道理我们都懂,陪他聊一段这个过程。

  • 1 Homly 2015-09-14 13:37:04

    余八,我们该走了。

  • 1 sekosa 2015-07-23 22:17:49

    人类啊,生生不息地吃。除了吃,这本书还讲了历史、当下、活着、生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