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民俗学(包括民俗史、民俗学史、民间文学史) (南池子)
- 让阅读成为习惯(存档) (无心恋战)
- 学稗存目(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相关) (一笑阁主人)
- 风俗,民俗 (隐名)
- 来讲故事 (sicksadweird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0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宇宙世G 2019-12-19 08:20:21
普罗普本土化
0 有用 Rottentail 2022-02-08 11:56:09
已购
0 有用 becharing 2021-08-25 15:38:51
感觉就是广义上的语料研究,将这些故事元素换成语料 研究方法也不是不可行
0 有用 FantasticMai 2021-02-01 13:13:43
有趣的是,类型故事看多了就会发现古今中外相似很多。从侧面也证明历史上我们一直是别人学习的范本,都是套路。
1 有用 Dynamo 2021-12-23 05:32:26
颇值得一读的作品。其意义不仅在于应用普罗普的故事形态理论到中国民间故事中,还在于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修正,进一步厘清了故事形态理论与普罗普诸多假设的适用范围。如果说普氏的理论把“人”带离民间故事,此书则旨在辨明,人可以在故事的哪些地方发挥作用,而哪些地方是故事难以更易的骨架所在。对于“核心功能”和“基本功能”的区分是必要而有价值的。若前者变化,故事性质必然变更;但讲述者却可全然自由地在后一领域进行创新... 颇值得一读的作品。其意义不仅在于应用普罗普的故事形态理论到中国民间故事中,还在于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修正,进一步厘清了故事形态理论与普罗普诸多假设的适用范围。如果说普氏的理论把“人”带离民间故事,此书则旨在辨明,人可以在故事的哪些地方发挥作用,而哪些地方是故事难以更易的骨架所在。对于“核心功能”和“基本功能”的区分是必要而有价值的。若前者变化,故事性质必然变更;但讲述者却可全然自由地在后一领域进行创新甚至现场加工。书中提出的从功能的“承载者”对功能对应关系以及整体叙事的影响来分析,也是有价值的。最后提出的“单一/复合+五大核心功能”的故事分类法,是我目前了解的故事分类方式里较可行的一个。此外,作者分析过程清晰,推论过程流畅,使此次阅读体验极佳。附录中的影评亦有趣。美中不足是存在部分错别字。 (展开)
0 有用 momo 2022-11-28 17:26:12 上海
过誉了。综述比主要内容要好。主体太形式主义了。
0 有用 树安比 2022-03-29 19:28:13
由于年代和各地对文化重视度不同的关系,其故事搜集得应该不算全面,我小时候听的许多故事没在此被唤醒。冲着看民间故事之纷繁的,会是失望的,我之前就有一半这个心态,要跟着学理论的,那么要做好付出多于阅读时间的准备。
1 有用 苏州谁几 2022-03-24 15:11:31
将这本书输入程序,ai也会写故事。如果接着讲,可以继续研究中西民间故事中功能出现频率有差异的原因,这一点看到最后李扬老师自己也说了。下一本读普罗普神奇故事历史根源,先了解一下西方故事形成的原因。图书馆竟然没有《故事形态学》,嗯。。
0 有用 Rottentail 2022-02-08 11:56:09
已购
0 有用 Dynamo 2021-12-29 17:16:23
2021-12-23 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