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ristian Wolmar
/
克里斯蒂安·沃尔玛
出版社: DK
副标题: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Railroad
出版年: 2014-4-21
页数: 400
定价: USD 30.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465419538
出版社: DK
副标题: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Railroad
出版年: 2014-4-21
页数: 400
定价: USD 30.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465419538
豆瓣评分
The Iron Road的创作者
· · · · · ·
-
克里斯蒂安·沃尔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英] 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Christian Wolmar)
英国铁路历史学家,知名记者。他长期为《泰晤士报》《独立报》《卫报》撰稿,并为铁路领域的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
沃尔玛尔拥有丰富的铁路历史学识,他笔下的铁路史往往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影子。他关注铁路与现代社会的构建,主要研究铁路与资本流通、技术、国家、战争的关系。沃尔玛尔的作品有《铁、血与金:铁路如何改变世界》《战争的引擎:铁路如何改变现代战争》《烈火与蒸汽:英国铁路史》等。
他不仅精于研究英国铁路,他也熟知中、美、俄、印等许多国家的铁路发展历程,尤其对于铁路技术如何推动现代化进程,有着独到的见解。英国《卫报》称他为“了不起的铁路历史专家”,2007年,他被授予政府级别荣誉“年度国家交通运输记者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所有工业革命时代的伟大创举中,铁路的发明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在铁路出现以前的世界里,不论远近,只要踏上旅程就意味着一场艰巨的冒险。即便是法国或英国等领土面积较小的国家,国内的旅行时间也可长达7天;而想要横跨美国、中国或俄罗斯等大国,则可能需要数月之久。直到19世纪早期,许多人终生都未能走出其出生的小镇或农村,也绝没有人能够拥有快过奔马的本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旅行实在是太过艰难且奢侈,这反过来也限制了思想和技术的传播。 流动性的缺乏成为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与丰收之地相隔仅几百公里,人们却有可能因为交通不畅而遭受饥荒;易腐食品无法在缓慢的马拉小车或运河船只中得以保存;寄送国内信件需耗时数日,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实则都是旧闻。战争时期,人们往往在几个月之后才能收到亲人的消息,发生在邻近地区重大事件的传播速度也极为缓慢。 旅行的受限还转化成社会意识的局限性。由于鲜有机会结识村子以外的适龄青年,人们选择配偶的范围小得可怜。当时的时间概念也完全不同于今日,人们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即使两个村庄相距仅数千米,但东西方位差异将会导致其采用的作息时间各不相同。 铁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时间,列车时刻表将会一片混乱,各国被迫开始实施国内和国际时间的标准化。或许因此之故,才诞生了作为当今世界通用标准的格林尼治时间。而美国四大时区的划分也同样受此影响。尽管通往海参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了7个时区,但这条世界上最长的线路仍然按照莫斯科时间运行。无论是在铁路运营还是生活的各个方面,准时和守时都变得极为重要。铁路出现以前,白天的时长为10个小时,而它的到来定义了今天8小时的标准时间结构,换言之,正是铁路创造了「朝九晚五」的常规生活。 铁路推翻了关于距离和时间的一切固有概念,引发了社会的剧变。铁路使得远距离工作成为可能,人们不再依附于土地生活,最后的封建遗迹被...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引言 -
世界首条铁路「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于工业革命末期的1830年在英国开通。作为几十年来轨道、货车和发动机相关实验的成果结晶,它向人们证实了铁路才是陆路运输的必然发展方向。铁路技术其实源于远古的科技,早在7000多年前,车轮就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轨道也随即产生。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600~公元600年),为了防止下雨天车轮打滑,人们开挖出特定通道,以便装有车轮的客货车通行。类似的轨道也出现在庞贝古城和西西里岛遗址中。在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正是在这类通道上与父亲相遇,并在争夺通行权的过程中将其杀死的。 最早用于运输的木制轨道可以追溯到1350年,它的原型现存于德国弗莱堡的一座教堂里。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德国和英国境内修建了数不胜数的马车道(或用类似轨道铺成的小路),用以运送矿区里的重载货车。这些道路最先出现在萨克森州,14世纪,该州成为德国主要的锡矿和银矿开采区。随着「挖掘车」(一种高效的四轮采矿卡车)的发展,州内的采矿活动在16世纪达到顶峰。这种卡车的底部装有一根突出的铁条,行进时插入木制轨道中间的槽内,以防止车辆偏离轨道。但无论司机的驾驶技术如何高超,交通事故仍然频发。然而,正是在采矿卡车的助力之下,大量矿石得以运上地面进行冶炼,德国的矿产行业也由此步入飞跃性的发展阶段。这种原始的运输体系起初完全依赖于人力,不过后来马匹很快被引入,取代人力来运送更重的货物。 接着,人们又开发出专供卡车行驶的轨道。最早出现在德国境内的这类轨道由木头制成,被称作「车行轨道」。到了18世纪早期,德国煤矿产区鲁尔境内的铁轨上已经配有L型凸缘,后来进一步发展为直接安装于车轮的轮缘,这种配置由此成为现代铁路轮轨的标准形式。 在轮缘发明的同时,英国也在开发一套基于德国,但范围更为全面的马车道系统。作为工业革命的摇篮,英国的车道把不断壮大的煤矿网络与新兴工厂连接在一起,并直通水路,将矿产资源运往更远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从马车道到轨道
> 全部原文摘录
The Iron Road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铁路的历史也是现代的历史
本书的作者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是一位权威铁路史学家,他的几部著作几乎都是关于铁路史的,《铁路改变世界》之前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本书应该是他的第二部引进著作。相比《铁路改变世界》,本书图文并茂,全彩色印刷,用纸排版都非常考究,封面也采用布面精装。 ...
(展开)

中国的高铁时代,是人类铁路史的继承和发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电影《让子弹飞》一开始,县长带着夫人和师爷,坐着马拉的火车赴任。火车竟然是用马拉的?当时觉得非常神奇。后来看了影评,知道清朝洋务派刚开始修铁路的时候,由于朝野内外的普遍反对,不得已采用了“马拉火车”的办法,替代蒸汽机车。直到看了《钢铁之路》一书,才发现在铁... (展开)
游戏与书,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小时候就是个火车迷,这本书买来躺在书架上很久了,最近沉迷玩起了游戏《铁路帝国》,就想起了翻出这本书来读,这一看才发现游戏简直是照着这本书的内容来做的啊,游戏的设计师们肯定是研究过铁路史才开发的游戏,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上的各大经典场景游戏里全都有再现,比如世界...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信出版集团 (2021)8.1分 106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7)7.7分 12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企业转型为赛博物理社会系统---数字化抓手Ⅱ (小毛叔)
- DK book bibliomania (夏洛克福尔马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The Iron Road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寻日玉京 2019-04-20 03:29:10
看插图本太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