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亲近》的原文摘录

  • 我告诉她,她得了一种叫意识过强的疾病。她同意她总是过于关注自己。她一直充当着观众的角色,而很少去参与演出。 (查看原文)
    葛紫苏 3赞 2012-10-22 23:27:05
    —— 引自第156页
  • 金妮继续表现得对生活毫无动力和方向,她的声音细若游丝。她如同被一个巨大的磁铁吸进虚空里去了,她将虚空全盘吞入,又在我面前吐了出来。 (查看原文)
    葛紫苏 1赞 2012-10-11 00:44:25
    —— 引自第47页
  • 在治疗中,我仿佛是个筋疲力尽的人,出于习惯而马不停蹄地做着阅读,但目光只盯着那些打印在纸上的笔划上,而并没有读懂那些字里行间所包涵的意义。 (查看原文)
    葛紫苏 1赞 2012-10-11 00:44:25
    —— 引自第47页
  • 我于是针对这些焦虑发作的内容来工作,这简直就像是行走在流沙上。我一脚踏得太深了,完全陷了下去,接下来的一整个小时都在试图从中爬出来,因为那全是原始的、早期的未成型的东西。 接下来,我做了个比较愉快的选择。我索性变得具体而精确。我说:“让我们从头来过,将你昨天一天以及昨晚上是怎么过的仔细回顾一遍。”我经常要我的病人这样做,也建议我的学生试着用用这一办法,在治疗的困境中,这种方法常能让你重新找到一个立足点。 (查看原文)
    葛紫苏 1赞 2012-10-11 00:44:25
    —— 引自第47页
  • 我不能让她以“脆弱之花”的姿态来控制我,让我变得温情而无能。...... 我问生活中什么对她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她真正看重的;什么是她要坚持的。我很想问她有什么是她会誓死捍卫的,好在我克制住了。 (查看原文)
    葛紫苏 1赞 2012-10-11 00:44:25
    —— 引自第47页
  • 我怕被他人抛弃,因为很久以前我将自己抛弃了。所以当我一个人时,其实什么人都没有了。 (查看原文)
    葛紫苏 1赞 2012-10-11 00:44:25
    —— 引自第47页
  • 我想将她沉溺在内观中的凝视调转开,提示她的本质可能并不存在于她那无边的内在的空洞中,而是存在于那个外在的她,甚至存在于跟他人的关系中。...... 我必须避免的是用皮革马利翁的期待来填补她内在的空洞感。 (查看原文)
    葛紫苏 1赞 2012-10-11 00:44:25
    —— 引自第47页
  • 只有上天知道我所说和所感之间的区别。 (查看原文)
    葛紫苏 1赞 2012-10-11 00:44:25
    —— 引自第47页
  • 在某个时刻,我很坦白地问她是否可以谈一些更深层的东西,譬如她的没有能够表达出来的感受。但她拒绝接受我的探问,而坚持说已经没有什么没谈到的事情了。...... 这一类对过去的重建、解释与澄清并不能帮助金妮。跟她一起重返过去是一个具有诱惑力的、迷人的旅程;但她对这块领地太了解了--每一次都把她从现在带到过去,也将消除所有我对我们之间发生的一切的理解以及带给她的帮助。所以我将话题转到了现在。...... 我建议她主动地担当这个声音的角色,随时唤起这个声音,以便让她控制这个声音,而不是被这个声音所控制。 (查看原文)
    葛紫苏 1赞 2012-10-11 00:44:25
    —— 引自第47页
  • 而她只有这一生,她唯一的一生,不可能延期。.......“金妮,你现在正在经历你的生活,无法将之推迟到另一个时间”。...... 我要她停止这种弗洛伊德式的简化论(译者注:譬如将慷慨行为理解成是对内在罪恶的防御),并接受慷慨与温和是她具有的积极重要的品质,而且不需要进一步地对此分析。 (查看原文)
    葛紫苏 1赞 2012-10-11 00:44:25
    —— 引自第47页
  • 如果她不让一些事情发生的话,那么,什么都不会发生。......事实又确实如此,除了她内心发生一些变化外,别无希望可言。 (查看原文)
    葛紫苏 1赞 2012-10-11 00:44:25
    —— 引自第47页
  • 跟以前一样,我将那些坏事情一一过了一遍,并指出他如何过度地分析了每一件事情。为什么她不能满足于一份简单的好心情或是觉得自己对他人有益,却总要将每一件事情变成是坏事情呢? (查看原文)
    葛紫苏 1赞 2012-10-11 00:44:25
    —— 引自第47页
  • 我想,当我谈着我的想法时,一直都是诚实的。但我只是停留在花尖上,从未匍匐在尘土中挖掘出花的根来。我的真诚漂亮而肤浅。 (查看原文)
    葛紫苏 1赞 2012-10-11 00:44:25
    —— 引自第47页
  • 我问她,为什么很多人会喜欢你,很多人觉得你有价值呢?有没有可能他们对你的判断要比你自己的判断好呢?她没有应声,但我知道她在想什么。“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我;没有人能够看到我内在的那份空虚。” (查看原文)
    葛紫苏 1赞 2012-10-11 00:44:25
    —— 引自第47页
  • 我理解了思考与我长久以来一直从事的事情--担忧的区别了。在担忧中,我只是考虑最坏的可能。思考则是向前伸展的。 冰川般的眼泪依旧存在,它们缓慢融化要经过几个月时间才能流到我思维中。。。 如同我常常蜷缩起身子,你常常让我舒展。 (查看原文)
    葛紫苏 2赞 2012-10-23 00:13:44
    —— 引自第299页
  • 让我们从头来过,将你昨天一天以及昨晚上是怎么过的仔细回顾一遍。 在治疗的困境中,这种方法常能让你重新找到一个立足点。 我不能让她以“脆弱之花”的姿态来控制我,让我变得温情而无能。 我提醒金妮,她天生就比较焦虑,她的父母都很焦虑,所以不难想象她可能在遗传上就有焦虑倾向,甚至性紧张。 我支出天生的那些多余的焦虑与性紧张(我用很具体的词来描述之,譬如不能很好地代谢肾上腺素)并不等同于她这个人。她,金妮,远远高于这些外在因素。我开始检查她基本的价值观。我问生活中什么对她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她真正看重的;什么是她要坚持的。 我试着让她探讨我对她的期待 她觉得妹妹比起她来显得更有主见,对跟某个特定的人一起生活的信念更为坚定。我努力试着让她明白,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姿态;我问她这是否意味着她的妹妹真的比她更有责任心,或者意味着她妹妹能够在某些情境下忽视一些消极的情绪,或者干脆就是对自己矛盾情绪回避和自欺呢?对这样的“积极”究竟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金妮,你现在正在经历你的生活,无法将之推迟到另一个时间。 我们谈话围绕着对他人的愤怒或厌恶感如何会转变成内在的那种麻木。在后来的讨论中,我担心她将我的建议误解成不要对人友好,并将她所有的怒气都发泄出来,对此我特意让她知道,她不用为了自己对别人的友好和慷慨感到羞耻——这些是弥足珍贵的品质,但她有必要在某些情况下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我问她希望我如何看待她。 我指出,她不想写作的背后可能跟她对我的感觉有关。 我问她是否觉得比以往更想取悦我。她说是的。我问她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告诉她我并没有同感。我很高兴,她能更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抵抗或否认它。只要她对自己真实,我并不在乎我吗所谈论的话题本身是否愉悦。 你将自己当女人看待吗? 我问她“伤感”是指什么? 我问她,为什么很多人会喜欢你,很多人觉得你有价值呢?有没有可能他们对... (查看原文)
    左麓 2赞 2021-03-22 11:16:15
    —— 引自章节:Ⅰ 第一个秋天(10月9日-12月9日)
  • Everyday it's getting closer Going faster than a roller coaster A love like yours would surely come my way Everday seems a little faster All my friends they say go on up and ask her A love like yours would surely come my way Everyday it seems a little stronger Everyday it lasts a little longer Come what may do you ever long for true love from me Like I longed for yours baby Everyday seems a little closer Going faster than a roller coaster A love like yours would surely come my way A love like yours would surely come my way Everyday (查看原文)
    ミナミ 2014-03-17 15:50:23
    —— 引自第313页
  • 由于不表达愤怒和其他深刻的情感,她成了一个线性的、毫无深度的人,别人无法在她那里找到深度和平等。 (查看原文)
    永丰 1赞 2018-09-19 10:07:21
    —— 引自第130页
  • 你可以凭自己的智谋来让它们消失。你会知道,只要你倾听自己,深深地关注自己,那些事件和你对它们的反应都是你的奴仆——是你制造了这个世界、这些事件和这些反应。它们的存在完全依赖于你。 (查看原文)
    灵林玖玖 2020-02-29 14:47:40
    —— 引自章节:雅罗姆医生的后记
  • 从迷离、恐惧、幻想和痛苦的挣扎,到逐渐变得清晰、沉稳、从容和自我接纳。 对待生命的人性态度和探讨生命存在的思考方式。 在治疗关系中,治疗师就是一个对患者移情反应的客观的解释者。 亚隆的治疗记录,呈现出的不是教诲、不是指导,不是被分析和被治疗;而是对话。对话是两个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交流,这体现了治疗师的态度,就是承认患者的自主性和内在建设性力量的价值,也承受治疗师并非万能主宰者的现实局限。 改变是建立在患者这一真实存在的人的心理资源基础上的。 这个世界上会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愿意以一个“优秀心理治疗师”的身份去死。所以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去做心理治疗,去做督导,去做自我体验,去参加五花八门的培训,去阅读琳琅满目的书籍,去学英语法语德语,去修行道家佛家儒家。他们认为在浪费生命的八万四千种方法中,这是最正确、最高贵的一种。 你会在你的墓碑上写什么?难道就写……,一下子将活着的意义摆在了病人和读者的面前。 关系理论认为,人一出生就是一种寻求建立相互依存关系的过程,人的自我也是在这种相互的关系中得以诞生。 他的最大武器就是真诚和爱。 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就是帮助一个人和他的家人共同对待成长与分离的烦恼;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在一个人造的环境中重现童年的成长现场,帮助来访者重新过一个健康的童年。 这个过程就像行走在雨夜的山路上,双方都可能一次次跌倒,有一次次地爬起来,就这样互相搀扶着,直到在某一个不其然的时刻到达山顶、见到曙光。 心理治疗师跟教师的区别是:后者给人指导、教给人理性层面的知识,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给予和接受的关系,一方有问题,另一方提供解答,情感层面的纠葛即便有也相对来说比较少;而前者是给人提供一种关系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来访者一方尽情展现他的可供观察、分析和修正的爱恨情仇,不可避免地,治疗师爱恨情仇也会深深地卷入其中。而且更大的区别在于,治疗师并不掌握来访者... (查看原文)
    左麓 2021-03-21 18:53:51
    —— 引自章节:推荐序三——瞬间对话
<前页 1 2 3 4 5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