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简单的事情认真地说,感恩作者。非常清晰明确。
有声书,听得较粗略。抑郁的去污名视角(非病理),如严寒中躲藏山洞等待春天,有自我保存意味;自杀命题的象征解读,“自我死亡”——杀死自我中有害的部分,而非错误地非杀死自己的肉体;案例中的荣格象征解读,梦境中的阿尼玛/阿尼姆斯、自性、阴影原型、象征物、治疗关系......;终章结合埃里克森终身发展论解释有意思;另,假设我们生存在不那么友好(有自我毁灭倾向)的世界中,抑郁(意义丧失)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交互结果,一种外投内射的心解派之悟。
没啥意思,其实就是延续了荣格的意象分析法,挺玄学的
道理不新鲜但细思极恐,“牺牲自我,成全自性这一更高的原则”vs高山寺梦僧的割耳……就,类献祭吧
刚开始读的时候还颇为惊喜,认为他与其他的心理学书籍,起码于我读的上一本,大相径庭,质量比较高,但是后来发现是头重脚轻,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基本在前面就已经叙述完毕。或许是我耐不下性子的原因,我实在不知道三到四个特殊的个例有什么样的价值。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作者是专门的心理学家,通篇的论述比较科学或主流,受益颇多。
对抑郁的理解,对自杀的另一个视角,以及绘画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都让我很受启发,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行了实践,但坦率地说,效果不明显,我想,问题在于,还是不能照搬别人的套路,而是要把别人的思想与自身的经验相整合,再形成自己的风格吧。
自我死亡这个概念对理解自杀非常有用。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抑郁者,这本书都会有所帮助。 翻译流畅,唯一遗憾的是注释不应放在全书的最后,应该放在每一页下面或至少每一章的结尾处。
关于抑郁症,罗森提出了一种荣格心理学派治疗抑郁症和自杀倾向患者的方法,即实施自我死亡——象征性的放弃或杀死心灵中破坏性的部分,如阴影、消极人格面具、虚假自我、消极的内向投射等;然后转化与超越——重新整合更为强大的自我。 一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象征性死亡)! “如果有足够的人和国家经历了自我死亡和国家死亡与转化这一象征性的死亡—重生经历,人类整体就有希望了。”——David H.Rosen
书是不错的,但把doctor翻成博士而不是医生,机翻嫌疑。
我倾向于把抑郁想象成精神上的癌症【自杀的念头就是癌细胞般的存在】来理解抑郁是什么以及抑郁症者本人与其家人朋友们面临着的是什么。
作者看似是说象征性死亡的向死而生,但其实用了很多不同概念。例如诊断里分了生理心理社会存在;治疗里用了无条件积极关注下的治疗联盟/去阻抗/退行后的自我治郁力/生的本能/再整合、解梦/自由联想与绘画疗法/积极想象;个案里的大量分离个体化;各处所见存在主义的意义寻求、焦虑与抑郁的意义。本质上内容太符合理论了,没有让人恍然大悟的东西,特别是促成转化的点。詹姆斯的《宗教经验种种》加入书单。莎伦的画让人眼前一亮。
还蛮不错的,把生命中的低谷当作转化的机缘,充满了东方智慧的洞见~
“自我死亡”法,区分并找的想要杀死的自己的内在的那部分,从而救活自己。
没读完,前面介绍作者采访自杀生还者部分很有意思,“自杀生还是转化抑郁的机会,因为觉得自己是被选中的人,多了很多价值感”
> 转化抑郁
2 有用 庄小小 2016-04-19 21:49:07
简单的事情认真地说,感恩作者。非常清晰明确。
2 有用 BM 2019-01-02 23:12:42
有声书,听得较粗略。抑郁的去污名视角(非病理),如严寒中躲藏山洞等待春天,有自我保存意味;自杀命题的象征解读,“自我死亡”——杀死自我中有害的部分,而非错误地非杀死自己的肉体;案例中的荣格象征解读,梦境中的阿尼玛/阿尼姆斯、自性、阴影原型、象征物、治疗关系......;终章结合埃里克森终身发展论解释有意思;另,假设我们生存在不那么友好(有自我毁灭倾向)的世界中,抑郁(意义丧失)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交互结果,一种外投内射的心解派之悟。
0 有用 砚栖白 2016-01-29 09:43:15
没啥意思,其实就是延续了荣格的意象分析法,挺玄学的
0 有用 盛开了 2022-01-26 21:02:24
道理不新鲜但细思极恐,“牺牲自我,成全自性这一更高的原则”vs高山寺梦僧的割耳……就,类献祭吧
0 有用 scandal 2023-08-18 09:53:50 山东
刚开始读的时候还颇为惊喜,认为他与其他的心理学书籍,起码于我读的上一本,大相径庭,质量比较高,但是后来发现是头重脚轻,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基本在前面就已经叙述完毕。或许是我耐不下性子的原因,我实在不知道三到四个特殊的个例有什么样的价值。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作者是专门的心理学家,通篇的论述比较科学或主流,受益颇多。
0 有用 土拨鼠jerry 2022-08-09 16:05:12
对抑郁的理解,对自杀的另一个视角,以及绘画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都让我很受启发,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行了实践,但坦率地说,效果不明显,我想,问题在于,还是不能照搬别人的套路,而是要把别人的思想与自身的经验相整合,再形成自己的风格吧。
0 有用 海鸥食堂 2019-12-20 11:48:17
自我死亡这个概念对理解自杀非常有用。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抑郁者,这本书都会有所帮助。 翻译流畅,唯一遗憾的是注释不应放在全书的最后,应该放在每一页下面或至少每一章的结尾处。
0 有用 至隐隐于书 2019-07-23 07:41:27
关于抑郁症,罗森提出了一种荣格心理学派治疗抑郁症和自杀倾向患者的方法,即实施自我死亡——象征性的放弃或杀死心灵中破坏性的部分,如阴影、消极人格面具、虚假自我、消极的内向投射等;然后转化与超越——重新整合更为强大的自我。 一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象征性死亡)! “如果有足够的人和国家经历了自我死亡和国家死亡与转化这一象征性的死亡—重生经历,人类整体就有希望了。”——David H.Rosen
0 有用 ෴ 2021-02-18 17:34:05
书是不错的,但把doctor翻成博士而不是医生,机翻嫌疑。
0 有用 查无此人💬 2021-03-28 11:25:48
我倾向于把抑郁想象成精神上的癌症【自杀的念头就是癌细胞般的存在】来理解抑郁是什么以及抑郁症者本人与其家人朋友们面临着的是什么。
0 有用 殇空定慧 2025-01-05 21:42:42 四川
作者看似是说象征性死亡的向死而生,但其实用了很多不同概念。例如诊断里分了生理心理社会存在;治疗里用了无条件积极关注下的治疗联盟/去阻抗/退行后的自我治郁力/生的本能/再整合、解梦/自由联想与绘画疗法/积极想象;个案里的大量分离个体化;各处所见存在主义的意义寻求、焦虑与抑郁的意义。本质上内容太符合理论了,没有让人恍然大悟的东西,特别是促成转化的点。詹姆斯的《宗教经验种种》加入书单。莎伦的画让人眼前一亮。
0 有用 韦FAN 2020-07-01 11:09:31
还蛮不错的,把生命中的低谷当作转化的机缘,充满了东方智慧的洞见~
0 有用 临心心理 2022-02-11 22:05:30
“自我死亡”法,区分并找的想要杀死的自己的内在的那部分,从而救活自己。
0 有用 (ღ˘⌣˘ღ) 2018-04-28 18:31:30
没读完,前面介绍作者采访自杀生还者部分很有意思,“自杀生还是转化抑郁的机会,因为觉得自己是被选中的人,多了很多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