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黎先生的细说明朝,共99篇,若加上自序,整一百回。白话行文,比孟森的明史讲义要好读一些,议论方面的个人色彩也更浓厚。缺点是,商务印书馆这一版的错字太多太多了!20170908
读史令人智
同济医学院图书馆
配着《大明王朝》读的…
流水账,观点也太老,可以作一大致了解
先粗略过一遍
好读的细说体
文笔不错的靠谱明史普及读物,传统知识分子眼中的大明朝野众生相,作者的主观性强了些。
私货很多啊,不过北元的部分整理得赞,涨姿势了
细说了人物与事件的维度,可能从一些史料中找到的人物故事,用白话的形势转述出来。入门读物,细字也谈不上,至于治学方面也没有什么参考意义。应该是简说明朝一二吧。
买错了,本来想要宋朝那本的。黎东方的书好在史实梳理得清楚,可称一目了然,明初制度那几章写得很不错。//方才知道作者祖籍是敝豫之驻马店。
应该叫明朝简史,系统且粗略的梳理一下,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对北元终于有个大概的轮廓了(之前一直搞不太清楚,他们名字太像了)
从流氓到帝王的刘邦, 从和尚到皇上的朱元璋, 两个平民出身的人, 最终能龙袍加身, 领导力确实不一般. 除了北元部分章节略过外, 其余还算仔细阅读, 也算是对明朝历代有个初步了解.
太难了,读完一遍就记住了一点儿😭
这套书需要水平高一些再来看,虽然叫细说,但不适合对这段历史零基础的读者
非常详细的阐述了明朝276年间发生的大小事,依稀还记得,唐伯虎,王阳明,郑和,张居正,刘基,宋濂,胡惟庸,于谦……还详细阐述明朝政治制度,文官系统,内阁,六部,还有布政使,巡抚,总督等等官职。明朝朱元璋朱棣的惨绝的酷刑,以及勤政为民,永乐盛世,永乐大典,郑和七下西洋……
如果说读元朝时因为我不太了解,所以还是觉得挺高大上的,那读完明朝这本我真是觉得不过尔尔。确实,一个朝代的历史不应该只围绕王侯将相,但这些人毕竟左右了王朝的兴衰啊,一百多章读下来,还是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观点,有点太潦草了。感觉作者对北元的兴趣都比对明朝大……
名为细说,其实不然。 不如称其为简说,以人物传记的形式作为连接明朝发展史的时间线,略有些混乱,每一章节里涉及的人物太多,又无前后介绍,比较适合很了解明朝历史的读者,反之读起来会觉得云里雾里,这是谁,那个又是谁?
作者在开篇提到,因为我们对于近的比较亲切,对于远的比较陌生。先把比较亲切的加以分析、了解,然后再去分析、了解那比较陌生的,于是陌生的也就渐渐地变成亲切的了。或许对明朝了解的挺多的,很多部分大体知道,但收获也是蛮多的。比如北元的存在呀。知古鉴今,感谢作者。
> 细说明朝
2 有用 Ex 2017-09-08 16:14:36
黎先生的细说明朝,共99篇,若加上自序,整一百回。白话行文,比孟森的明史讲义要好读一些,议论方面的个人色彩也更浓厚。缺点是,商务印书馆这一版的错字太多太多了!20170908
1 有用 园 2016-04-29 13:56:19
读史令人智
1 有用 苦行僧 2016-10-02 14:35:59
同济医学院图书馆
0 有用 小簟轻衾 2022-02-10 22:08:47
配着《大明王朝》读的…
0 有用 生铁万 2022-10-18 00:04:25 贵州
流水账,观点也太老,可以作一大致了解
0 有用 Maxif 2023-11-17 22:42:33 黑龙江
先粗略过一遍
0 有用 weiser 2015-11-23 10:40:16
好读的细说体
0 有用 蕴华 2017-05-02 14:41:42
文笔不错的靠谱明史普及读物,传统知识分子眼中的大明朝野众生相,作者的主观性强了些。
0 有用 Galois 2018-01-28 12:37:27
私货很多啊,不过北元的部分整理得赞,涨姿势了
1 有用 Momo 2018-12-27 14:55:54
细说了人物与事件的维度,可能从一些史料中找到的人物故事,用白话的形势转述出来。入门读物,细字也谈不上,至于治学方面也没有什么参考意义。应该是简说明朝一二吧。
0 有用 鹤林 2019-09-17 20:35:22
买错了,本来想要宋朝那本的。黎东方的书好在史实梳理得清楚,可称一目了然,明初制度那几章写得很不错。//方才知道作者祖籍是敝豫之驻马店。
0 有用 sugar 2025-01-11 20:53:52 北京
应该叫明朝简史,系统且粗略的梳理一下,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对北元终于有个大概的轮廓了(之前一直搞不太清楚,他们名字太像了)
0 有用 老实和尚666 2019-06-22 15:15:26
从流氓到帝王的刘邦, 从和尚到皇上的朱元璋, 两个平民出身的人, 最终能龙袍加身, 领导力确实不一般. 除了北元部分章节略过外, 其余还算仔细阅读, 也算是对明朝历代有个初步了解.
0 有用 平谷一丈红 2020-08-20 09:08:01
太难了,读完一遍就记住了一点儿😭
0 有用 今亮 2018-12-27 22:27:16
这套书需要水平高一些再来看,虽然叫细说,但不适合对这段历史零基础的读者
0 有用 聪哥 2021-02-23 08:58:29
非常详细的阐述了明朝276年间发生的大小事,依稀还记得,唐伯虎,王阳明,郑和,张居正,刘基,宋濂,胡惟庸,于谦……还详细阐述明朝政治制度,文官系统,内阁,六部,还有布政使,巡抚,总督等等官职。明朝朱元璋朱棣的惨绝的酷刑,以及勤政为民,永乐盛世,永乐大典,郑和七下西洋……
0 有用 echo 2018-12-10 10:13:43
如果说读元朝时因为我不太了解,所以还是觉得挺高大上的,那读完明朝这本我真是觉得不过尔尔。确实,一个朝代的历史不应该只围绕王侯将相,但这些人毕竟左右了王朝的兴衰啊,一百多章读下来,还是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观点,有点太潦草了。感觉作者对北元的兴趣都比对明朝大……
0 有用 张煲仔 2020-05-12 18:06:15
名为细说,其实不然。 不如称其为简说,以人物传记的形式作为连接明朝发展史的时间线,略有些混乱,每一章节里涉及的人物太多,又无前后介绍,比较适合很了解明朝历史的读者,反之读起来会觉得云里雾里,这是谁,那个又是谁?
0 有用 等一树花开 2016-03-06 12:06:59
作者在开篇提到,因为我们对于近的比较亲切,对于远的比较陌生。先把比较亲切的加以分析、了解,然后再去分析、了解那比较陌生的,于是陌生的也就渐渐地变成亲切的了。或许对明朝了解的挺多的,很多部分大体知道,但收获也是蛮多的。比如北元的存在呀。知古鉴今,感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