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有此生 短评

热门 最新
  • 42 ㄩㄣ 2015-08-23 10:54:12

    文章很感人,角度也很新,但放到背景下去理解,却又很熟悉。作者文风透露一股稚气,回忆童年回忆出孩子味儿,这样便好。然而他毕竟不是史家,也非思想家、作家,不能苛求其有多深刻的洞见,大政府下的小人物心态虽然通篇,然刻画生活真实可感,这就够了。作者的文字功夫,现在看来似乎是不脱其中小学时的作文范式,然而情节难得这样感情真切、笔思连贯,三联李昕说他中文比一些中国人还好,大概确有所指。方言掺杂其间倍感亲切,比翻译腔强太多。

  • 26 akuma。 2019-02-20 00:09:30

    来福赶上了最坏的时代,却遇上了最好的人。

  • 13 小飞行 2015-08-13 23:56:56

    不能作为文学作品来读,可怜一个老人的心愿,真是平实感动

  • 17 城下夏花 2016-01-19 22:52:51

    朴素,感人,看到后面一直在哭。只不过,16岁的作者就这么离家而去,最伤心的应该是养母吧。

  • 11 闻夕felicity 2017-02-18 00:44:13

    和平最坚固的理由

  • 15 白井黑子阿尼娅 2018-03-25 12:22:02

    日本留东北的遗孤在年老之后用通俗质朴的文字记录了在中国成长到十六岁的故事。书底的照片从童年一张张翻到成为老人家,人生啊真是谁也不知道下一页剧本是什么。回日本后坐火车的一幕描写有意思“日本人怎么都把饭盒垃圾随便丢火车上,在中国我们的火车是很干净的。”很魔幻吧。

  • 9 D 2017-11-20 11:40:44

    看多了抗日神剧,不如来读读这本书吧,我们都是时代洪流中的一介尘埃,除了南京大屠杀,日本平民也是二战的受害者。中岛记忆中的给他无数温暖的大东北,帮他回国的红十字会,才是人性温情的模样

  • 3 惊蛰@KM 2019-11-23 21:06:52

    看完之后感想很多,这和中国60年代自然灾害时期江浙孤儿被送养到内蒙等地、知青上山下乡留下太多孽债那样的故事一样,因为历史造就太多遗留问题。吕秀菱曾经主演的电影云南故事也差不多是这样的题材,让我非常感兴趣。菜菜子的电视剧红十字:女人们的入伍通知单也是一样的故事。其实现实比电影更让人不忍卒读。实在佩服这些养父母的宽厚胸襟,那时真是人情味浓厚的年代,也难怪犹太人对唯一能接纳他们的上海一直感恩铭记。中岛先生是个实诚、谦卑且懂得感恩的人,尤其自费出书写出这段历史也真是不容易,只可惜因为中日时好时坏的关系让他和恩师、养父母、挚友亲朋联系一度中断,尤其跟第三任养父和养母最后没能再见,这实在让人唏嘘。垦荒团团长石井也是个好人。只希望这样的历史不要再次重演。东北农村的风土人情读来很有意思,比小姨多鹤有意思多了

  • 4 白玉京 2015-11-09 16:24:58

    本书的价值在于真实记录日本遗孤这段真实的历史,同时看到那个年代东北乡村的生活片段,感慨良多。

  • 3 lalala三只小猪 2018-10-17 10:14:56

    以诚动人,可以了解建国初东北寻常人家的生活。

  • 4 沁云 2017-07-31 10:32:42

    很特别的一本书,文字素朴,情感却极其真挚。所涉及的东北日侨历史我是头回读到。从中国底层百姓那里感受到的真实而宽厚的人性不但支撑作者从事了几十年中日友好工作,也是写作这本书的源头。除了一些有年代感的生活细节,作者本人人生观确立的过程也体现在了书中,值得一读。

  • 4 迩喆 2017-02-03 11:39:32

    很可惜回国后的个人经历语焉不详,但前半部分读来很是亲切,由于政治原因,东北地方史研究水平一直很低,只能靠这类回忆录补足。

  • 1 笨笨兔 2017-03-23 10:10:17

    生母要跟开拓团回日本时,去跟养母讨回孩子,养母不给,两人争孩子,最后生母落败,黯然留下孩子回日本,这一段印象深刻,感人。

  • 3 胡氏烧饼 2019-10-03 13:05:39

    书名起的真好啊

  • 3 冰山 2019-03-08 10:07:58

    爱奇艺上有同名纪录片,精彩感人,推荐大家去找来看看,这是链接: https://www.iqiyi.com/v_19rqt0u8gw.html

  • 2 芻狗 2018-09-10 11:05:22

    关于小时候的事情写的活灵活现,记忆力强大……但是关于政治的部分由于个人不认同所以不太喜欢。但还是非常推荐这本书,因为第一次了解了一点关于日本遗孤

  • 0 三部曲 2015-09-10 17:56:11

    挺有意思的,文笔稍显平淡。贵在情感真实。

  • 3 英恩 2019-01-09 14:53:07

    正因为情感朴素、克制,反而非常悲伤。所以什么国家啊、民族啊,都是虚伪的,只有人和人之间的牵连才是真的,那些随着大时代漂浮的无可奈何,旁观者反而比当事人更加感到遗憾。

  • 4 icedlanguage 2015-11-23 18:30:22

    意义大于内容。在国人还沉浸于对日的仇恨之中, 这样一本书也算是另一种声音。70年未能和解也是悲伤。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的出生和经历,而是他在中国的生活,比如放牛的快乐、林场的乐趣。也给了我另一个角度看看当时的中国,各种运动和百姓的生活。终究还是觉得有些交代不清,他继母为何送他到林场,他回国的理由。日本国内的斗争是绝没想到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