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北京风土 短评

热门
  • 2 亱白 2024-09-15 10:27:19 湖北

    ①张之洞《书目答问》,掀起一股买书风。清末普通地方志、清代官书只有日本人买,文友堂搜求《永乐大典》以卖给日本人。②张之洞花两千两买古鼎也有打眼的时候。③广和居所藏何绍基欠条不知安在否。④看周作人吐槽会馆春秋公祭迅哥总是早早起来逃往琉璃厂不觉一笑。⑤读鲁迅日记「傅增湘之父寿辰,其徒敛钱制屏,与一元。」“一字之贬,严于鈇钺。”

  • 1 clovergreen 2015-12-08 17:15:27

    旧书新刊,装帧印刷较河北教育版为佳。以鲁迅的京华游踪为线索记述北京风土,此种写法令人心仪。字里行间,隐隐浮现的又是知堂的面影,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2 编辑部牛小姐 2020-04-03 08:32:12

    从鲁迅的个人生活入手,跟着他吃住游逛,近距离看老北京的风土生活,是了解民国时期北京的方便法门,邓云乡先生好选题。佩服鲁迅日记记得这样细但又用词俭省,多用古文写日记有助于节省时间又记得更多。大先生爱吃北京的鸭梨,冬日晚间吃了三个,夜半肚子疼,还记下来,真是可爱。

  • 0 柳营 2015-09-27 15:51:38

    此书为新出的邓云乡文集之一种,以鲁迅日记为脉络,梳理出民国北平的风土人情。

  • 1 blueshadow 2021-10-18 17:40:35

    想当年北京还是有意思的,市民社会,有吃有玩,市集茶棚

  • 0 三周華不注 2019-12-03 13:42:59

    借鲁迅日记来谈北京掌故。

  • 0 杮生 2022-02-03 23:14:53

    很好看。好看是因为淹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国文功底,但窃以为作者其实是不甚措意于文字的。八一年写成的东西不免有时代烙印,比如明显地避开周作人的名字,又如对鲁迅是极仰望的态度,但其实做到“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就足矣。另外,书名里的“鲁迅”其实是招牌和广告,重点和价值在于后面的“北京风土”。

  • 0 红朝杜少卿 2023-05-21 09:36:59 湖北

    鲁迅只是配角。一部民国北平风土志。这种体例,这种写法,这种杂学,后人应该都无法为继了。这套有过全面核校,也有少量增补,看过一遍未发现有疑问的,应该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 0 大只 2023-04-18 23:13:06 广东

    恐怕再难找到如此熟稔北京风土又熟读鲁迅日记的妙人了,也再难出现这样融史实、体验、雅趣、情怀于一体的妙书了。一路看下来,仿佛回到鲁迅客居北京那十五年,跟着他淘好书、访古碑、买笺纸、逛厂甸、下馆子、上茶楼、开堂会、遛公园、玩古城、赶庙会,看着他月下骑骡、包月打车、穿街走巷、数度搬家、红白喜事、同乡聚会、吃吃喝喝、购物不停。原本颇为枯燥的日记因此立体、鲜活、有了质感,许多本易忽略的细节就此跳出、高光、多了趣味。如果有看鲁迅日记或是想对鲁迅的真实生活有更切实之了解的,这本书不能错过。 距离此书问世已过去四十余年。邓云乡感慨当时的北京已非鲁迅在时的模样,若起他于地下,见之该有多么慨然。而如今的北京也不再是邓云乡熟悉的味道了。故都如烟,故人已远,幸好还有这么一本书,能让我们如行故径,重温故实。

  • 0 滔滔孟夏 2023-05-27 17:41:51 湖南

    其实是想说北京风土,但对鲁迅研究也是一个好的补充,就是鲁迅在当时具体社会中的情状,看鲁迅研究的书较少,不知有无与此类似而更详细的著作,当颇可观。个别地方,校对不精,双引号至于只有一边者,也有引语和正文字号弄反的,不一而足。

  • 0 摸鱼居士 2023-11-29 13:40:43 内蒙古

    鲁迅先生只是个引子啦

  • 0 阅微草堂 2023-02-03 07:05:16 江苏

    阅读鲁迅是为了能站在鲁迅的高度去思考世界。

  • 0 雨天去追游隼 2023-03-02 11:25:52 北京

    走马观花读了读。以前的纸有叫冷金笺、雨雪宣的,花名有叫海棠擎润、藕丝魁、迟芍的,民俗耍货有叫水生花、风葫芦的。看到酸梅汤的制作方式,好想喝信远斋的酸梅汤,一搜发现已经成瓶装饮料了。现在还想寻找老北京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 0 饮马恒河 2023-02-28 19:54:13 江苏

    邓云乡先生对北京风土极熟,以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活动为引,详述北京上世纪初吃穿住行的风土人情。文字很有滋味。

  • 0 人间别久不成悲 2025-04-29 00:06:08 新疆

    搁现在可以做成短视频

  • 0 老芒麦 2019-09-05 17:53:35

    最喜读这类掌故随笔类的书,每天读一点,遥想鲁迅先生生活和工作过的北京风貌,也是一种享受。

  • 0 Alba_W 2016-08-17 15:57:22

    P1 水印木刻高手艺人:板儿杨、张老西;P5-6 琉璃厂书铺对联;P8 琉璃厂鲁迅常光顾的书铺及购买书籍举例+书铺经营分类;P9 书铺营业方式;P10 书籍装裱师傅王仲华;P1216- 书价分析;P17 琉璃厂碑帖铺;P18 根据鲁迅日记,鲁迅从1915年开始买拓片;P20 鲁迅抄碑目的日记中古钱写作“古泉”;P21 琉璃厂广文斋古钱铺;P22注释:琉璃厂鲁迅常光顾的古玩店——松云阁;P24 拓的过程;P26 琉璃厂拓钟鼎彝器的名家薛学珍;P29 南纸店;P30 《北平笺谱》收集;P33 同古堂——琉璃厂著名墨盒图章铺(创始人:张樾臣);P34 琉璃厂裱画铺、笔铺;P36琉璃厂外为琉璃厂服务的;

  • 0 虾饺仙 2019-05-21 14:23:17

    翻过,堪为鲁迅日记中日常生活部分的注疏…这样做,周二与北京也可写

  • 0 绿禾 2017-03-01 08:59:07

    以鲁迅日记为线索,介绍北京买书,买古玩的风土人情。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