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四合院的北京风情味儿足,与江南民居俱令人神往
可能将来有机会住一住四合院才算是真正进入老北京的生活吧……(住得起么)
昨儿非特意地去了茅盾故居,二进的小四合院。因此又发了痴梦,不知道这本有插图没?想给我“房产证”升个级。我那本八十年代版无插图,好像还是从家带来北京的…
按需。“民俗学家邓云乡先生所撰写的关于北京四合院的种种,四合院的标准、变化、花木布局等逐一解读,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四合院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风韵。”
蛮可爱的小书。先生对四合院简直是如数家珍,让我从四合院里畅游了一遍,读完恨不得住进去,但也只能停留在恨不得了()从整体布局到构造细节再到居住感官,简直丝滑衔接,又掺杂了一些宅第趣闻,比如那桐的拼接宅,看完前面的王府的没落后,看到这里便觉得可笑又可叹。哎,四合院啊,到底承载了多少东西在其中。 另:由于小四合初始设定没带茅厕一项,庚子年歪果仁三令五申禁止大小恭事,帝都当年卫生状况脑补一下可想而知…要是在此之前…感觉比“干净又卫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总感觉没啥实质性的内容,文字不算很好,不如直接去找个视频看直观。虽然是散文集但是略枯燥,看着不带劲。
细致、考究,当得起“如数家珍”。
学习一些从未涉猎的知识。
文章五颗星,编辑只能给一颗星。这样专业和文采兼备的书,如果配上合适的插图,该多好!比如讲到顶棚的时候配个顶棚,讲到照壁的时候配个照壁。北京四合院现在还保留着一些,编辑自己跑一跑,拍点照片,配上完全可能。或者可以交给懂古建的人来配图。然而全书的插图,不仅少的可伶,甚至还出现一幅图用两处的情况。只能说明插图大概是百度上找的,以及编辑的懒惰程度。
信达雅
说的是北京四合院的规制、历史、配件、四时、现状与未来,也是京朝生活的风貌。就像文中说的:“四合院”只不过是一种建筑形式,它同人事联系起来,才有了情感,才显示了独特的生活情趣,淳厚的文化气氛,敏锐的春夏秋冬四时之感。几百年中,它与北京融为一体,与历史融为体。没有它,又如何显示北京的生活呢?
作者自己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但讲述建筑形制还是要多配一些图,不然读者真叫一个云里雾里
前半部分写建筑构造,由于空间感想象力有限,读来觉得枯燥乏味。但后半部人文历史内容,很好读也很有趣。
一本讲北京四合院方方面面的书,内容亲切、清淡,有童年的味道,适合三上之时阅读。
是看了豆友推荐看的。邓先生是一个博学大家。善于观察,阅历丰富。讲了四合院尤其是北京四合院的样式、分类、建造。可以看出老辈子人老北京人的性格,社会风气。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成一方城。看书就像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这样的,那样的,信手拈来,娓娓道来。书中有一些配图,便于理解四合院的结构,有些我还是无法想象,也许是学识和心境的缘故吧。读此书要心静,读了此书也心静了。
> 北京四合院
0 有用 宏天义隐 2016-04-18 19:57:15
四合院的北京风情味儿足,与江南民居俱令人神往
0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20-08-28 09:01:47
可能将来有机会住一住四合院才算是真正进入老北京的生活吧……(住得起么)
1 有用 Sep. 2018-11-11 15:35:08
昨儿非特意地去了茅盾故居,二进的小四合院。因此又发了痴梦,不知道这本有插图没?想给我“房产证”升个级。我那本八十年代版无插图,好像还是从家带来北京的…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9-10-20 15:59:44
按需。“民俗学家邓云乡先生所撰写的关于北京四合院的种种,四合院的标准、变化、花木布局等逐一解读,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四合院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风韵。”
0 有用 狄公崔阁老 2022-04-19 20:41:39
蛮可爱的小书。先生对四合院简直是如数家珍,让我从四合院里畅游了一遍,读完恨不得住进去,但也只能停留在恨不得了()从整体布局到构造细节再到居住感官,简直丝滑衔接,又掺杂了一些宅第趣闻,比如那桐的拼接宅,看完前面的王府的没落后,看到这里便觉得可笑又可叹。哎,四合院啊,到底承载了多少东西在其中。 另:由于小四合初始设定没带茅厕一项,庚子年歪果仁三令五申禁止大小恭事,帝都当年卫生状况脑补一下可想而知…要是在此之前…感觉比“干净又卫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0 有用 Roc Li 2024-02-14 16:12:28 山东
总感觉没啥实质性的内容,文字不算很好,不如直接去找个视频看直观。虽然是散文集但是略枯燥,看着不带劲。
0 有用 椴。落 2023-01-26 01:03:06 江苏
细致、考究,当得起“如数家珍”。
0 有用 bhflj 2023-04-09 20:25:30 北京
学习一些从未涉猎的知识。
0 有用 huaiyinghou 2018-09-02 13:54:00
文章五颗星,编辑只能给一颗星。这样专业和文采兼备的书,如果配上合适的插图,该多好!比如讲到顶棚的时候配个顶棚,讲到照壁的时候配个照壁。北京四合院现在还保留着一些,编辑自己跑一跑,拍点照片,配上完全可能。或者可以交给懂古建的人来配图。然而全书的插图,不仅少的可伶,甚至还出现一幅图用两处的情况。只能说明插图大概是百度上找的,以及编辑的懒惰程度。
0 有用 miss_forward 2021-10-09 20:37:58
信达雅
0 有用 饮马恒河 2021-08-20 09:31:32
说的是北京四合院的规制、历史、配件、四时、现状与未来,也是京朝生活的风貌。就像文中说的:“四合院”只不过是一种建筑形式,它同人事联系起来,才有了情感,才显示了独特的生活情趣,淳厚的文化气氛,敏锐的春夏秋冬四时之感。几百年中,它与北京融为一体,与历史融为体。没有它,又如何显示北京的生活呢?
0 有用 一鲟 2024-07-10 18:28:42 湖北
作者自己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但讲述建筑形制还是要多配一些图,不然读者真叫一个云里雾里
0 有用 以惟 2024-08-15 16:10:50 安徽
前半部分写建筑构造,由于空间感想象力有限,读来觉得枯燥乏味。但后半部人文历史内容,很好读也很有趣。
1 有用 滑铁卢之桥 2017-03-14 11:09:41
一本讲北京四合院方方面面的书,内容亲切、清淡,有童年的味道,适合三上之时阅读。
0 有用 高山仰止 2016-04-26 18:09:34
是看了豆友推荐看的。邓先生是一个博学大家。善于观察,阅历丰富。讲了四合院尤其是北京四合院的样式、分类、建造。可以看出老辈子人老北京人的性格,社会风气。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成一方城。看书就像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这样的,那样的,信手拈来,娓娓道来。书中有一些配图,便于理解四合院的结构,有些我还是无法想象,也许是学识和心境的缘故吧。读此书要心静,读了此书也心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