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
一直很想读这本书,没读之前一直抱着幻想,幻想着一个天堂的世界,一个没有吵闹声 只有温暖的阳光 森林 鲜花 🦋 🐝宁静深邃透澈的湖水
结果读整本书的时候内心的杂音特别多,尤其是前半部的时候内心不停的在对抗,1.作者倡导的生活是竭尽全力的节俭压缩,然后从物质的掌控中脱离出来,为了少工作 少浪费时间 就不喝咖啡和茶,因为喝茶或和咖啡会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为了这笔费用就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工作,以此类推能不买的就不买 能不用的就不用 ,2.想旅行就用最原始的办法:走路,作者认为只要想去哪里然后就直接去,不要先工作挣钱再去旅行,而是想去哪里直接走路去,如果没钱了就走到哪里到哪里打工,挣够几天的伙食费接着走,我真心想说:臣妾做不到啊,我家孩子怎么办,我老公会不会趁机再找个小妹妹😂
梭罗老爷子是位哲学家,还是这么有名影响这么大的哲学家,作者倡导的生活真的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吗?如果我为了省钱告诉一个朋友我买了一块布缝成了床单,他会怎么说,他会不会当面说一些很好听的话,背后就开始给其他人说并嘲笑看她多会节俭(感觉节俭是小气的代名词),由于不经常出来吃饭会被说成“会过日子,这样会比较省钱”,现在忽然明白不是怕被说成小气,而是怕被说成穷,穷了就容易被嫌弃,被嫌弃就被嫌弃呗,被不重要的人想法支配着过活,真是太太太太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可是现在我虽然这么说,可还是逃不开他们的眼光和态度,我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态度过生活呢?这是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更迷茫了!
后半部分对瓦尔登湖描写的很美,但是受前部分影响后半部分也没能彻底的欣赏[汗][汗]
非常欣赏这种结合自身的读后感
> 我来回应